中国或将缓慢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
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在周二举行的一次外汇讨论会上表示,中国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增持非美元资产,但这一行动可能将会实施缓慢。
在周二由Euromoney Conferences主持召开的会议上,Putnam Investments高级副总裁兼投资组合经理Paresh Upadhyaya表示,中国确实在将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他认为这一过程还会继续。 外汇储备多元化是市场近期热衷讨论的一个话题,因为多家中央银行表示已经或者正在考虑增加非美元储备。最近一家作出类似表态的是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 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耶伦(Janet Yellen)的讲话令美元在周三遭到一定抛售压力。耶伦前夜表示,一些国家在某些时期可能会减少美元储备。 据报导,中国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取代了日本全球第一的位置,因此,中国如何管理其外汇储备的方式也变得愈加重要。 尽管中国并不公开其外汇储备构成,但据分析师估计,其中约70%为美元计价债券,20%为欧元资产,剩余10%为以其他货币计价的资产。一些未经证实的迹象也表明,中国不但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同时还投资抵押贷款债券以及高投资级别美国公司债。 汇丰(HSBC)全球新兴市场研究部门负责人兼首席新兴市场经济学家普尔(Philip Poole)表示,中国官员将继续推进储备资产多元化,其形式并不一定是买进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资产,也可能是购入较高收益率的美元计价资产。 他指出,中国外汇储备的构成将会扩大,但最终,这个亚洲大国将使其储备向美元之外其他资产转移。 NWI Management LP.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哈里哈兰(Hari Hariharan)认为,中国政府在外汇储备组成方面的任何调整都将极为缓慢。 的确,尽管市场对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担忧日益加重,但毫无疑问美元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储备币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的一份报告,在今年第二季度,美元资产占全球外汇储备总资产的65.42%,低于今年第一季度时的66.37%。报告称,欧元资产的比重从第一季度时的24.67%上升至25.39%,其他资产的比重远低于上述两种货币。 针对外汇市场中的另外一种担忧情绪,外汇专家们的看法或许令市场稍感宽慰。他们一致认为,新兴市场货币发生传染效应(contagion risk)的风险在最近几年已经大为下降。 汇丰资深新兴市场外汇策略师沃德尔(Clyde Wardle)表示,这种风险仍然存在,但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表示,许多资金仍保持相同的流动走向,但在选择投资新兴市场时,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他们所更为熟悉的单个市场。 今年早些时候,新兴市场货币普遍遭到压力,因为在担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可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率而将利率上调至远高于预期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占据了上风。但此后这种恐慌情绪有所减退,许多新兴市场货币也因而收复了失地。 参加周二会议的与会人士表示,即便美国经济增长放慢也不太可能会造成新兴市场货币遭到抛售。 Putnam的Paresh认为,新兴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所造成传染反应的敏感性在最近几年实际上有所减弱。 Paresh称,东欧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支撑,而东南亚经济体,诸如对出口需求下降尤为敏感的新加坡和台湾,他们可以依赖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