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企业预算管理

 伊莲 2006-12-07
 
 1、概述
       
 

    从我作为一名管理顾问接触到为数不少企业的情况来看,不管名气多大、规模多大,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其中有销售额超过10亿的民营企业,也有投资覆盖全中国的港资企业,等等。这些都是笔者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所了解到的。实际上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牵涉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中收支财务目标的制定,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的经营控制极其关键,众所周知,国内企业常常在毛利率高达30%以上的情况下亏损,而欧美许多经营成熟的企业最后的净利润率预算往往精确到百分之零点几,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使国内企业尽快从“洗脚上岸”的“粗放式管理”走进准确量化的“精细化管理”。

 
   
   2、什么是预算管理    
       
 

    预算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量化安排。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通行的管理模式,它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利用预算为企业内各个部门乃至个人设定细化的目标,相应配置各种资源,并进行过程控制和结果考核,从而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确保完成预算期内的整体发展目标。 

   
       
   3、三种主要预算类型     
       
 

★经营预算:是“牵头”预算,它以企业发展战略和各项业务发展规划为依据,结合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设定年度业务量收目标,制定经营活动方案,并提出对成本、资金和投资等资源的配置需求,是其他各项预算的基础。 
★资本性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和对外投资预算。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以实现合理的投资回报率为原则,权衡业务需求和资金供给,确定投资方向、规模和具体项目。 
★财务预算:是“结果预算”,包括成本费用预算、收支差额(利润)预算和现金预算。在经营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它反映出来的利润和现金结果,如不能达到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则必须对经营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进行调整。 

   
   4、四类预算责任中心      
       
 

    预算责任中心是预算责任网络中具有一定权限,并能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单位或部门,是企业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和投资的发生单位,是预算的责任主体。 按照“权限清晰、责任可控、权责对应”原则,可将预算中心划分为四类,包括: 
 ★投资中心:指具有投资决策权,并能控制成本费用和收入的单位,对收支差额预算目标和资本性支出收益结果负责。  
 ★利润(收支差额)中心:指既产生收入,同时也发生对应成本费用的单位,对收支差额预算目标负责。  
 ★收入中心:是以营收为工作重点的部门,对所分管的业务经营收入预算负责,但不承担或不能控制业务成本。  
★成本费用中心:是成本费用的发生单位,一般没有收入,或仅有无规律的少量收入,其职责是在预算成本费用目标内,完成规定的生产或管理职能,并对作业质量或者管理效果负责。   

 

 
       
  5、七个关键管理流程     
       
 

★制定、下达各项年度预算目标(包括收入、收支差额、集中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现金支出控制数等)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意见。 
★各级各类责任中心编制预算草案,并逐级上报汇总。 
★上下级责任中心讨论、协调,确定预算方案。 
★逐级批复,开始执行。 
★按期分析、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按制度规定的事项、周期、权限和程序调整下级责任中心的预算。 
★期末考核,落实奖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