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谷歌看GOOGLE的本土化距离

 linda1168 2006-12-07
GOOGLE在中文搜索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百度。

  百度借用其中文拼音BAIDU作为域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易予识别、记忆。

  而,域名对一个网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GOOGLE在这方面处于劣势,也是理所当然。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在所有的环境中占尽优势。

  然而,GOOGLE为了弥补这一劣势起用中文名字“谷歌”,我认为并不能达到目的。

  其一、“谷歌”和GOOGLE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里是很难把它们自然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做根本无助于GOOGLE的拼写和记忆,只会造成宣传效果的分散。

  我们学汉语都是从拼音学起,所以BAIDU和百度在互联网这种特定条件下完全可以等同视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中文品牌的树立,在于其中文名字与英文发音有一定的关联性,而更重要的是它们经营的是一种实物,一种可以喝的饮料。而中国人能够记住的,也许只是它的中文品牌和这个品牌代表一家美国饮料公司而已。

  它的英文品牌在中国只是一种辅助作用,辅助中文品牌的建立、发展。

  GOOGLE是不可能在中国重新确立“谷歌”这个品牌的,虽然微软不久就可以支持中文域名。GOOGLE在中国的知名度已经很高,根本不可能放弃一个这么好的品牌,再重新建立谷歌这个品牌。即使是起用双域名,也只不过是分散品牌注意力罢了。

  其二、GOOGLE是一家代表新技术、新文化,给人一种前卫、时尚感觉的互联网公司,而GOOGLE这个名字完全符合这种感觉。

  GOOGLE要做的就是强化这个名字在人们心中的记忆。

  可以利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用联想、象形等方法让人们记住这六个字母的拼写;也可以通过举办活动来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在Google的崛起过程中,不是靠营销或是业务团队,而是靠工程师提供创意,将自己想开发的应用服务当成工作内容,使得Google这几年来,创新服务能源源不断地推出。无论是2Gb的免费信箱Gmail,还是让网友能上网找到全球各地卫星照片的GoogleEarth,相片编辑软件Picasa等服务,都能不断创造市场期待与惊奇。Google正是以自己创造的工程师创新文化而取得辉煌的成就。

  GOOGLE是一家以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公司,而技术正是GOOGLE成长的根本。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的边际效应就会很快下降。

  二战时候,德国潜艇有一种有名的战术叫“狼群战术”。虽然技术等一切未变,只是改变一下组合,就可以发挥更大的战斗力。

  而,盟军运输船如果有护卫舰护航再加上一定的编队,就可以把战损率从85%降到15%。

  百度的“贴吧”和“知道”我相信并不需要什么太难的技术上的要求,而只是基于对客户的了解,对市场的把握,就取得了姣人的成绩。

  短短一年时间,“贴吧”就做到了论坛第一,而“知道”也越来越显示其价值。

  我认为,相对于竞争对手百度,GOOGLE很难在技术上取得阶段性的优势,所以营销、市场的重要性会得以体现。

  根据2006年市场调研报告。GOOGLE的市场份额下降十多个百分点,而百度却是上升十多个百分点。虽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考证,但GOOGLE市场份额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马太效应”可知,只要GOOGLE没有有力的措施来争取市场,百度的占有率会越来越高。而且还是不用费太大力气。

  用户习惯在门户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GOOGLE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市场,而GOOGLE中国的动作相对于百度的成长速度显得有点慢。

  GOOGLE现在失去的市场将来也许要花费数倍的代价来挽回。

  另外,GOOGLE在中国做的也并不是十分完美。比如其中的“网页快照”功能。

  我不知道GOOGLE的“网页快照”不能用究竟是什么原因,但在这种情况下还让它显示出来我认为是一个败笔,是对品牌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