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XXWT985 2006-12-16
2OO6年第8期
(总第182期)
教 探 No.8,2OO6 General,No.182
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杨国欣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河南焦作454100)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历经洗礼和实践检验,精华部分和教育智慧仍熠熠
生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将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孔子;孔子教育思想;教师;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一O9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8—0048—0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创立的学说,对我国社会的政
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教育,有着极为深刻广泛的影响,
其教育思想经历过历史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精华部分已
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至今仍闪耀着智
慧的光辉,烛照着我们为做好教育工作不断地探索、研究。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借鉴孑L子的教育思
想,将使我们得到许多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启示。本文试
结合素质教育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论述,以找出孔子
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以及素质教
育与孑L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联系与继承。

、重视品德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旨之一,就是整体性原则,即使受教育者
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
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而
且要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这种思想很多是
对孑L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长期以来从事教学实
践,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总结出许多可贵的经验,他
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教育上注意言行一致。他
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君子不以
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这表明人的言行的不一
致性。由于言行的不一致,孑L子提出对一个人的观察,要通
过他的行动来检验他的话是否真实。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
“行”的方面,强调言行一致性,把它作为判断人的道德修养
高低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反对“言过其实”的人,强调
“行”的重要和多做少说。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
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收稿日期:2006—06—12
作者简介:杨国欣(1965一),女,河南济源人,讲师,从事教育
心理学研究。
“人无信不立”。这些思想,以我们今天的思想教育工作方
面仍有借鉴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十分注意学生获得
全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六经》(诗、书、礼、
乐、易、春秋)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
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在注重教育全面性中,孑L子曾
提出“智、仁、勇”,他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
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
矣。”(《中庸》)
二、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
其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
方法。早在2OOO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了发展学生个性的
重要,提出了“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他非
常尊重学生的品德个性发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子罕》),孔子很
赞美弟子子路在这方面的德性,他说:“衣敝温袍,与衣狐貉
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这种性格无论是环境
顺利或不顺利的时候都要做到这一点。孔子还注意从发展
学生的特长方面进行教育。他的弟子中有所谓德行、言语、
政策、文学四科的区分,这正是发挥其所长教成的。孑L子以
后的儒家在《礼记》的《学记》中提出教学要长善救失,也是
对孑L子教学经验的总结。“因材施教”一语是朱熹对孑L子教
学方法的概括。孑L子确定是这样做的。他首先提出“中人
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
就是说对高才生要讲高深的道理,不要限制他的发展,对一
般学生就只讲一般道理,免得他接受不了。颜回、子项都是
孑L子的高才生,但颜回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实则颜回却
能闻一知十,可见颜回在高才生里是最突出的。因此孔子
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颜回认为听了孑L子的教导,“仰
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
孑L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也体现在孔子对学生的特点很注
· - — — 48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意、很了解上。他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最典型
的例子是孑L子对“闻斯行诸”一句的回答。冉求问孑L子听到
就该立刻去做吗?孑L子回答说当然,听到就应该去做。子
路问同一问题,孑L子却回答,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有父兄
在吗,还应再听取些意见呀!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就怀疑了,
去问孑L子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两样回答。孑L子说,冉求性慢,
力行差一些,所以我鼓励他听了就去做;子路性急说干就
干,所以我要教他慎重一些,多听取意见,这些都是从学生
个性特征出发,以补救学生的不足而进行因材施教的。因
材施教在今天仍是教学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
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国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
好人才,也应创造这些方面的经验。
三、使用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
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
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孑L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
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孑L子的启发是相当成功的,往往不给
学生现成答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常在闲坐时,让学
生随意谈论,然后因势利导,引出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教
育。例如,一次他问子路、子贡、颜渊“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路答日:“智在使人知己,仁在使人爱己”,子贡答日:“智者
知人,仁者爱人。”颜渊答日:“智者自知,仁者自爱。”面对不同
的答案,孑L子没有直接评论,而是给出让学生思考的结论:“子
路可以做仕,子贡可以做仕君子,颜渊可以做明君子”。孑L子
还对如何启发进行总结,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
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
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
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
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
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孑L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
如乐知者。”(《雍也》)孑L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
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
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
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四、重视师生关系,主张互敬互爱
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师生关系。建立必要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关乎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
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孑L子认为在教学中,师
生要建立互相尊敬和爱戴的关系。为此,孑L子说要持“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虚心态度,要采取“不耻下
问”甚至“每事问”的态度,并且拜善人为师。不仅如此,孔
子与学生情同手足,颜渊死,他悲痛不已。他不是把自己凌
驾在学生之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或与学生结伴同行,或
与学生席地而坐,或谈志向报负,或述个人情怀,都能做到
胸怀坦荡心心相印。孑L子的学生用下面的话来述说对老师
的尊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
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子罕》),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呼唤的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
系。
五、善于评价。注重教学效果与过程的完美结合
孑L子早在25O0多年前注重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评价来改
善和提高教育效果,并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积累形成了许
多非常有价值的评价思想与经验。它把教育评价由过去的
终结性转变为过程性,由注重对教育效果的评价转变为注
重对教育效率和教育过程本身的改革和促进。孔子针对弟
子间品德、智能、志趣等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评价。孑L
子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地对其弟子进行多种评价,有的是面
对本人进行,有的评价则是在别的学生面前进行,例如当论
子张与子夏谁是贤才时,孑L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
则有些赶不上。”再如鲁哀公和季康子问弟子中谁最勤奋好
学时,孑L子便对颜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作了一番评论,
由此可见,孑L子早已认识到其弟子各有特长,并存在差异,
为了把握与缩小弟子间的差异,在教育实践中他进行了大
量的教育评价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中庸》明确提出“不可以不知人”的主张。《学记》提出,教
师对学生要“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
其失者也”。孑L子不但在理论上认为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
重要前提,而且身体力行,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
活动中,施行于课堂内外,使评价与教育、生活融为一体,并
由此积累了丰富的评价经验。在长期的教育评价实践活动
中,孔子还注意到了评价的综合性或整体性原则,他说:“有
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反之不然;仁人一定勇敢,反之不
然!(《宪问》)此类辩证而深刻的评价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
评价研究很有参考价值。提倡素质教育更要正确运用教育
评价,孑L子的教育评价思想值得借鉴。孑L子作为一位终生
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
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在古代漫长的年代里一直
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不仅为我们提供
了珍贵的遗产,也是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借
鉴,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孑L子为代
表的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让其在新世纪再放异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