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史考特·亚当斯在《呆伯特法则》提出“白痴当道”的精辟见解。自此之后,呆伯特一族便成为上班族的最佳代言人。亚当斯在幽默中包裹事实,辛苦的办公室众生则透过阅读与分享;甚至书写email提供作者更多无厘头笑话,形成一种集体文化。在全球经济成长趋缓甚至下滑的今日,亚当斯的新作品更是安慰了无能为力的平凡上班族。当工作不能带来成就感与合理报酬时,借着亚当斯的书来嘲笑虚构的他人之恶,反而可以纾解自己在职场上活生生的苦闷。亚当斯式的幽默是有后劲的,这股后劲让读者看到人性不甚完美的一面,但是因为笑醉了,所以不会太在意。不景气的年代,这个社会更需要幽默感。 其实我觉得呆伯特不算很好笑,是冷幽默来的,而张小盒更草根一些,思想性不算强。 ![]() 我的漫画“呆伯特”谈的都是职场的情况。我照例会添加一些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元素,例如虐待成性、会说话的动物啦,长得像妖精的会计啦,被抽光生命力变成一块抹布的员工啦。但我最常听到的评语却是: “我们公司就这个样子。” 不论我的漫画多荒谬,都无法超越一般人的亲身职场经验。举几个来自所谓真实世界的例子: ●一家大规模科技公司推出两套新计划:(1)随机抽查员工有无暗中吸毒;(2)“提升个人尊严”。 ●一家公司采购笔记本电脑供员工出差时使用。主管担心这批电脑会失窃,于是想出一个妙招:把笔记本电脑固定在员工的办公桌上。 ●一家货运公司为了界定职务内容、厘清目标而改组,老板下令各部门制作花车参加“品管大游行”,让大家了解公司的改组新政策。 ●一家电子通讯公司的主管希望加强所辖部门的“团队”观念,于是召开会议,告诉与会的“队员”,从此以后他随时会带一根球棒,而每个团队成员上班时要随身带颗棒球。有人设法把棒球挂在脖子上,省得一直用手拿;有人幻想从主管手中夺来球棒,让它好好发挥作用。 ●有家公司决定,如果公司的七大目标达成五个就发红利,以此取代加薪。年终时员工被告知,七个目标只达成四个,所以没有红利。他们未达成的目标中有一个是“员工士气”。 不下几千个人告诉我比上面的例子更荒诞离奇的职场故事(大部分是透过电子邮件)。最初听这些故事时感到很困惑,但经过仔细分析,我现在可以用确切的理论解释这些离谱的行为:所有的人都是白痴。 包括我在内,人人都是白痴,不光是大学入学性向测验(SAT)没考好的那些家伙而已。唯一的差别不过就是各人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事成为白痴。不论你有多聪明,一天之中还是有相当时间在做白痴。这就是本学术巨著的中心议题。 强迫自我贬值 我骄傲的把自己包括在白痴类里。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白痴状态不会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存在,但是每人每天都会陷入这种状态好几次。人生太复杂,不可能随时随地保持耳聪目明。 聪明才智之为用 我不知道经济如何运作,可是我确定它能运作不是因为有聪明人在管理。我猜如果把主管的各种荒谬活动全部加起来,白痴行为可以互相抵消,并生产出一些大家乐于购买的酷商品,例如叫Nerfballs的海绵状软球玩具、号称不含人工添加物的Snapple天然果汁饮料,一推出上市就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一时。再加上市场供需率,经济理论的全貌也就大致齐备了。 百分之九十的商业新投资都会失败。由此可见,走运的机会只有百分之十,这样就足够撑起现代经济。我打赌人跟其他动物的差别就在这儿,动物只有百分之九的运气。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每次我跟我的猫划拳脱衣,它几乎没有赢过。弄到现在,它们一听见我的电刮胡刀响,就像胆小鬼般一溜烟逃跑。 世界变得太复杂,每个上班的日子我们都得装腔作势的度过,只巴望不要被拆穿面具,露出愚昧的真相。在我看来,这世界是一场规模庞大的荒谬奋斗,住满了每分钟都在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自己做的蠢事合理化的人。 商业活动并未使我们变痴呆,不过痴呆现象在商业场合格外明显。私生活中我们会容忍古怪的行径,甚至觉得它正常(不相信,你不妨多看看自己的家人。)。但工作时,我们觉得每个人都应该遵守逻辑,理性思考。企业环境里,荒谬的行为就像死在雪地里的修女一样醒目。我相信职场上荒谬的现象不见得比日常生活里更多,但职场上的荒谬更一目了然。 每个人都自以为自己很正经,我觉得这实在有意思。我们难得察觉自己有多愚蠢,但别人的愚蠢我们却看得一清二楚。工作上的紧张就因此而起。 指望同事或任何人的行为要讲理性是徒劳无用的。一旦承认周围全是白痴,就会发现反抗是白费工夫,紧张的情绪就会消散,你可以舒舒服服靠在椅背上嘲笑别人。所以本书对健康有益。 接下来本书会就“我们都是白痴”这个议题继续发挥。我确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足以说明企业为什么那么荒谬,不过我想不出来。如果我想到,会为读者再写一本书。我承诺,在各位把钱花光之前,会继续努力寻找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