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6“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综述

 丁冲 2007-01-16
2006“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综述
-----------------------------------------------------------------------------------
文妤 (2007-01-15 17:17:07.0)

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2006年度“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2006 CHINA CMC Annul Convention)在香港浸会大学吴多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2006年会的主题为“数码传播与社会转型:中华社会及其它地区之经验”。在三天的时间里,来自祖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传播学专家、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了此次盛会。牛津大学网络研究院院长William H. Dutton教授,英国西敏斯大学Nicholas Garnham教授,加拿大传播与社会学研究学者Vincent Mosco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新闻资源研究院主任John V. Pavlik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等多位具有全球声望的网络传播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年会围绕着多个相关子议题作了深入而充分的学术讨论,以下,试列举其主要议题和部分学术观点:

一、对网络传播发展进程的宏观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闵大洪认为,2005年,以博客大众化及各类Web2.0网站的涌现为标志,中国互联网传播进入web2.0新阶段。web2.0的本质是“参与式的架构”,因而使互联网上“一人一媒体”及“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简便,使传播内容更加多元、传播形态更加多样的局面得以呈现。他认为目前的Web2.0网站,大致分为六种类型:博客、播客、维客、互动多媒体网络杂志、新型虚拟社区、社区搜索聚合。伴随Web2.0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变化,政府、网站、网民三者间的关系亦变得更加微妙。政府面临着“如何管理”的难题,网站面临着“如何赢利”的压力,网民面临着“如何表达”的选择。在中国目前的新闻体制现实中,Web2.0阶段尚无法实现互联网上的公民新闻、草根媒体的局面,但技术的作用和用户的意识将使今后互联网管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华中科技大学钟瑛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竞争格局进行探讨。首先,她对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阶段进行了梳理,认为对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主体——互联网业界的整体兴衰为标志,即以互联网行业本身的起落为线索,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1月以前,是互联网萌芽到初步成型阶段;第二阶段,1995年初-2000年中旬,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一次高峰;第三阶段,2000年中旬-2003年底,是互联网发展的低谷;第四阶段,2003年底到现在,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二次发展高峰。其次,她认为,我国互联网发展十多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从最初刻意的模仿美国模式,到发现中国特色的网络运营模式,其所显示的主要特色与竞争趋势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商业门户网站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垂直网站在特色定位上抢占阵地;电信运营商进行业务多方位拓展;媒体网站在回归与开拓中努力转型。

河北大学的田建平的论文阐释了网络技术媒介的基本性质,指出网络媒介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潜伏于其背后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以及民族国家的哲学习惯及文化治力。他认为,国家或地区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的网络传播,其实都是一种相对规定下的“自我延伸”与“社会演化”过程。这一规定也必然地限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形式与意义。网络文化是一种工具文化、技术文化,抑或媒介文化而已。网络技术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与社会“转型”,并将更多的世界文化图景展示于中国一般公众的面前。

此外,德国波茨坦大学的李南君的发言回顾了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早期工作;香港树仁学院的宋昭勋回顾了网络新闻学的意义与简史;台湾政治大学的吴筱玫对电脑中介传播的理论做了回顾与梳理,她提出了一个理解计算机中介传播的理论架构,分别从媒体特质方面、互动层面和计算机中介下的自我等层面进行了探讨。

二、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发展研究

作为会议的主题发言之一,南京大学杜骏飞基于中国大陆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基础数据库的统计分析,通过对期刊论文内容、种类、数量、趋势、热点的描述和阐释,定量研究了1994年以来中国大陆在网络传播领域的学术进展、学科间的相关性、外部因素对学术生产的影响力。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的网络传播领域是一个广泛的学科交叉的领域,不同子学科之间是充满渗透性和互动影响的;网络传播学术领域的进展与业界的技术进步、市场景气呈现同步变化;越是应用性的研究,越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数量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规模受到了来自国家权力的“外部因素”的强有力的制约;然而,有关意识形态的制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却引起了较为明显的反弹:制约越是严厉,研究越是趋热;总体分析,中国大陆的网络传播学术发展,蕴涵着“初期繁荣——沉淀和停滞——深度化——进一步繁荣”的周期变化。通过数据,杜骏飞也特别指出了在该领域,存在着某些特别重要、敏感、而目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的学术议题。

清华大学熊澄宇的发言论述了新媒介研究体系的建构思路。他通过考察2005年国内学术期刊登载的有关论文、召开的相关学术会议和一些相关学术著作的出版情况,认为可以这样勾勒中国近年新媒介研究的概况:热潮方兴未艾,质量有待提高;科学研究方法欠缺,偏重宏观论述;聚焦互联网,善于捕捉热点前沿动态,深度仍显不足。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新媒介研究理论体系的建构设想。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乔同舟的发言论述了网络传播研究的一种新可能,他通过研究复杂性理论视野下的互联网涌现现象指出:应该从互联网上最常见的聚集现象入手,探究和总结作为网络传播基本形态的涌现之特点,并且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网络传播中三个最关键的要素——互联网(介质)、信息(内容)、人(主体)——的分析来把握网络涌现现象。他认为涌现现象揭开了网络传播的新天地,应该从涌现开始,重新认识网络传播。

三、网络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

网络发展的十多年间,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一场为世人瞩目的社会转型浪潮。网络已经影响到不同阶层的人群,影响到人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会议围绕网络发展与社会变迁展开了学术交流,

河北大学的王秋菊在分析当代社会阶层现状基础上,探讨了网络传播对当代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她通过剖析某些从业者的特征,揭示了网络传播是影响当代社会阶层变动的因素之一,网络传播对我国当代社会阶层变动的巨大作用力 ,当代社会各阶层对网络舆论传播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南京大学的段京肃通过对宁夏灵武市白土岗乡“首家农民网吧”的出现和消失的背景分析,指出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不能单纯依赖市场化模式,而应该从政府政策性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肯定新技术创新代理人的积极性等诸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入手,切实可行地发展农业信息化,为农民提供有效、实用的信息服务。

中国传媒大学的段鹏,通过对2005年10月到12月间,中国湖南、四川、海南省的四个贫困县和二十个贫困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得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媒介接触习惯调查结果: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络四大媒介中,电视媒介由于政策的扶持和其自身特点,成为这些地区民众接受信息的首选媒介,广播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有待加强,而报纸和互联网络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接受度受到了使用者性别、知识水平、职业、收入等因素的制约。通过与报纸、广播、电视的对比,他分析了互联网络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及少数族裔生活地区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数字鸿沟的途径及现实意义。

此外,台湾辅仁大学的谢媚如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网络使用对居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中国传媒大学的江宇通过一项关于北京市青少年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家庭和学校环境与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情况;南京大学朱丽丽以南京市鼓楼区幼儿园网站为例,做了网络虚拟社区与幼儿教育的实证分析。

四、数码传播与文化变迁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的金振邦认为,新媒介孕育的网络文学,已经给传统主流文学带来了危机。网络开拓着文学新的生存空间,推动新世纪文学的艺术裂变和历史转型。网络媒介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新媒介带来了新的文学观念、表现手段、体裁样式、审美趣味、批评视角和探索空间。媒介理论是文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它不仅是当下文学研究的科学理论之一,同时将颠覆传统的文学历史,重新描述世界文学的演化轨迹。

暨南大学吴文虎探讨了网络话语暴力现象,通过回顾2006年以来新出现的网络话语暴力现象,全面分析了网络话语暴力产生的原因:内因——网络环境本身的特性具体分析导致网络话语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外因——历时性因素在于“五四”以来话语暴力路线的延续,共时性因素在于网络话语暴力是由当前社会语境所造成的,诸如话语体系的低俗化,与中国处在转型期的焦虑心态,以及后现代主义某些特征在网络上的反应等。他从积极意义上讨论怎样看待网络话语暴力的现象,并且对网络话语暴力的负面效应应该从以下方面看待:正确认识网络话语暴力产生的平台;对新生事物的新生现象,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有关部门可以采用一些软控制来规避网络话语暴力现象。

中南民族大学的陈峻峻研究了鄂西民族地区网络媒介发展,他通过对鄂西土家族的网络与受众状况调查,认为鄂西民族地区受众对网络的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作为第五媒介的网络在少数民族受众中的使用还尚待进一步引导和合理开发。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的谷俊明就新媒体传播和虚拟社会空间问题作了探讨;华中科技大学的牛静在论文中阐释了网络知识分子言说的“启蒙诉求”。

五、其他方面的学术讨论

会议上,学者们还对网络传播的其他学理层面进行了探讨,如关于博客的功能和使用、网络社区与教育、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网络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等议题,都有相关论文发布以及激烈的讨论:

在会议的主题发言中,各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各抒己见,发言精彩纷呈。牛津大学William H. Dutton教授提供了研究网络与社会传播的广阔视角,加拿大昆斯大学Vincent Mosco教授探讨了数码传播时代知识人群的问题,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John V. Pavlik教授论述了数码融合对媒介与社会带来的影响,祝建华教授论述了网络时代的中文发展问题。

上海大学张咏华从上海传媒业的新媒体战略探究了网络时代新、老传媒的互动。她通过对比20年代90年代末上海媒体在互联网崛起的挑战下积极采纳信息高新技术的状况和当前上海媒体运用新媒体战略的现状,从中透视出网络时代新、老传媒互动过程的发展轨迹。在她看来,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中为重新定位而采取种种创新之举,始终是原有媒体在新的社会传媒格局中谋求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就当今互联网时代传统传媒处理其与新传媒的关系的实践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媒竞相上网和当前传统媒体主动形成和实践新媒体战略,就是传统传媒应对挑战的创新实践及其发展轨迹的反映;竞争与聚合/融合,可以说是网络时代新、老传媒的互动之重要特色。

南京大学的秦州对博客传播中的“补偿性”功能与意义做了探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汤允一,论述了博客书写之自我揭露行为对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华金玲,做了中国移动通信媒体服务的亲和力以及在普及扩散中出现的区域化落差的研究;台湾世新大学的黄聿清,对两岸主流电视节目供需与观众收视偏好作了初步比较;武汉大学的肖珺,通过对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评奖的思考,分析了大陆网络新闻价值。

围绕 “数码传播与社会转型:中华社会及其他地区之经验”的主题,代表们共同探讨了我国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旨在通过明晰的比较,借鉴先进经验,使我国的网络传播取得更好的发展。台湾元智大学的左正东通过费城与台北的比较,分析了无线城市的双城经验;香港浸会大学的甄美玲探讨了各国手机拍摄的法律规范;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陈怡廷,从网络社会议题中探求了话语文化圈的消费取向问题;暨南大学的吴非,论述了全俄罗斯广播电视公司的市场化与国家化管理问题。

会议的研究工作坊围绕“学术与发表”主题,祝建华、陈韬文、陈琳、马乘龙等教授讨论了中华传播学国际化问题,并讲解了自己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经验。

在会议闭幕前,还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演讲人沙龙,在李金铨教授主持下,围绕着互联网哲学的若干重要议题,William H. Dutton教授、 Nicholas Garnham教授、Vincent Mosco教授、John V. Pavlik教授、祝建华教授、杜骏飞教授展开了一个多小时的学理讨论,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全场互动。

作者:文妤,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5级研究生

电子邮件:violin-1012@163.com(中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