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型机身是个很好的基础,你要想把载客量从200 百人提高到300 人,相对来说不需要投资做什么新的设计,只要把筒型机身拉长罢了。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它很有效,飞得快,机身内空间很大,从客运转成货运也很灵活方便。" 推倒重来,彻底革命 在英国剑桥大学,一组由英国和美国航空专家组成的设计小组利用风洞试验,彻底抛弃了传统的筒型机身加机翼的设计,推出了革命性的新一代客机的蓝图,SAX 40。它比现在的客机噪声要小的多。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耗油量比现在的飞机减少三分之一。 英国小组的负责人安.多林教授: "从噪音和油耗来说,如果仍然以现在的设计为基础,要取得不断的改进已经越来越难。所以,打破传统,来个革命性的新设计就显得很有必要。" 传统是绝对打破了蓝图上的SAX 40 跟现在的客机模样完全不一样。它又宽又扁,一头薄一头厚,机翼从飞机身后伸展出去。飞机引擎包裹在机身内。 "飞机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因为我们利用宽大的机身挡住部分噪音。而且,机身本身就能产生升力,而不是只靠机翼,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我们估计,它的油耗可以降低35%, 这也就意味着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把引擎藏在机身内并不能说是 全新的思维 早在商业客机开发初期,英国的COMET航空公司就有这样的设计,但最终是波音公司的外挂引擎式设计胜出。 原因很简单,它的维修和更换相对要简单容易的多。波音公司在设计上一直态度谨慎,修修补补,而不做激进的变革。原因只要回顾一下波音747 的推出就明白了。尽管波音公司的巨型客机过去40 年来一直独占鳌头,但开发 747 几乎让波音公司破产。 眼下,空中客车公司因开发巨型双层客机A 380 而陷于财政困境。 被迫从改良到革命 对制造商来说,建造全新的客机既花钱又冒险。不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几天,一些专家相信,我们会看到它将对飞机设计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卡迪夫大学的约翰.菲尔丁教授 "我认为,你要问,进行革命性的新设计的迫切必要是什么。环境问题就是这样的动力。如果我们每天听到的都是航空飞行污染环境,如果对航空燃料课以重税,人们就会被迫从改良到革命。" 话虽如此,一觉醒来,满天飞的都是怪莫怪样的飞机的可能性不大。一架波音747 造价超过两千万美元,这就意味着,航空公司要让它飞至少几十年才能有利可图。换句话说,要想坐上SAX 40,最少要等到 2030年以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