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2、第一次心脏手术

 白发年轻老头 2007-02-12

与病魔的终生搏斗(二)

2、第一次心脏手术

195629到哈尔滨医大二院门诊看病。经黄吉人医生检查,说我有手术条件,后来又请傅教授会诊确定我的心脏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我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生圈。喜出望外,一心想及早办好住院手续,接受手术治疗。

回校后,我把情况报告班长。班长向系党总支副书记作了汇报。副书记考虑的很周密,他说这事要和系主任、支部书记研究,还要了解手术医生的技术和经验。第二天班长告诉我,为了慎重起见,党支部特意派一位同志带着支部介绍信去医院党支部了解情况。我很受感动,在日记里写道:“党对我是这样的支持关怀,叫我怎么能不深心地感谢党呢?”

220我住进沙曼屯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内科病房,26日经外科医生会诊,确定我可以转外科进行手治疗。

38得知原安排39做第一例心脏手术的老曹同学,因有风湿活动暂时不能做手术,医生准备313提前给我做手术。医生让我请家属为手术签字。这下可麻烦了。

我的父母远在三千里以外的江西九江,我连住院做手术的事都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在千里之外为我担忧。我以为党支部已为我了解了医院的技术条件。知道为我做手术的教授是刚从美国回来的心脏外科专家,在国外成功地做过这类心脏手术,医术上不会有问题。我还考虑到一旦发生手术意外,父母的生活还能得到弟弟妹妹的照顾,我就自作主张了。

为了尽快解决家属签字问题,系党支部给我父亲发去电报说明情况,请家属决定是否同意做手术。父母相信党组织,发来电报同意为手术签字。并给我在长春的叔叔发电报请他到哈尔滨在做手术期间照顾我。就这样学校代替我的亲属签字同意做手术,并承担一切后果。

38的日记里,我作了如下的安排:

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可将身体献给医院;

我的书籍可送给缺书的同学;

耳机(矿石收音机用的)请给北京的弟弟寄去,日记本后面有通讯处;

箱子里的旧纸币、旧钱币及存放在XXX处的集邮册送给三弟卫民;箱子里的瓷器(景德镇的那些精美瓷器)就送给班上吧!

希望同学们安慰我的父母,并向他们解释我自己决定动手术是对的,因为:

1、如不动手术我能工作的时间不长久,且又易得神经衰弱,不能发挥能力,对国家是很大的损失;

2、这里的大夫很好,他们对病人很负责;

3、动了手术成为健康人,在生命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我将更加努力,更有效地为祖国工作。我的雄心很大——要取得学位,对祖国的建筑事业作出贡献。

我不事先告诉家里,为的是不使父母在几千里外担忧,还因为我已能正确解决问题就不用父母操心了(取得了党支部书记的意见,党组织还帮助作了了解)。

                          作者注:这篇日记是50年来第一次向任何人披露。

 

1956320赵教授为我成功地为我做了手术。

多年以后,经过查阅资料和通过病人介绍,我才知道以下情况:

*我大概是我国第二个接受心脏二尖瓣闭式分离术的病人,是赵教授在国内做的第一例心脏手术;

*那时是用手指经心耳切口伸入狭窄的二尖瓣口,用指甲尖做的瓣膜简单分离手术。分离的程度不大,创口容易再度粘连;

*那时赵教授是在撑开肋骨的情况下做手术,手术沿左胸肋骨切开,从前胸到后背,切口很长。上海早期的二尖瓣分离术要切掉一根肋骨做,刀口虽短,可惜要卸掉一根肋骨。

术后,因为曾感冒发烧,为控制风湿活动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530才出院。出院以后在学校的医院里休养三个多月,每天注射青霉素以控制风湿活动和避免心内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