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财团巨头如何整体作战

 昵称23024 2007-03-24
2007年03月02日 11:32  


  “总经理会议”、交叉持股、综合商社……日本财团以其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手段展现了其强大的综合作战实力

  文/白益民 袁璐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全面崩溃。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的竞争力远远比不上美国和欧洲的企业。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世界100家大企业中,日本只有4-5家;在包括美国企业的世界100家大企业中,日本还榜上无名。

  为了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50年代,大企业之间合并、协作以及产业再组织论,成了当时日本政策思想的主流。日本政府认为,小企业体制是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迅速改变这种现状,扩大企业规模,扶植主导产业,就成了日本政府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培育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日本政府和经济团体联合会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3年,日本政府修改了《禁止垄断法》,放宽了持有竞争关系的公司的股份及兼职的限制,三井、三菱和住友三大旧财阀在美军占领时期被分割出去的企业又重聚起来了。同时,战后的一些“新财阀”也相互结合,形成芙蓉、第一劝银及三和三大新型财团企业集团,这就是日本著名的六大财团型企业集团。这些集团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以金融机构为中心,集团内各企业环形持股,即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交叉持股。

  此外,日本政府还鼓励大垄断企业相互之间通过相互持股、系列贷款、人事互派等纽带结成企业集团,以增强团体对外竞争能力。通过放宽对企业相互持股、系列贷款、人事互派等方面的限制,直接促进了日本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了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三和、第一劝银等“六大企业集团”和日立、丰田、新日铁等若干“独立系企业集团”。这些大集团横跨各产业,构成日本经济的基础,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网状生存

  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三和、第一劝银是日本著名的“六大巨头”,前三者是直接继承二战前财阀谱系的集团,大约在50年代前后形成;后三者是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主办银行为中心于六七十年代形成。

  战后六大财团和战前金字塔型的财阀在组织结构上迥然不同,财团内各个成员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在财团企业中,有一个连接各个成员企业的直接纽带经理会。这个名为“总经理会议”的会议是各个成员企业总经理定期聚会交换信息(情报)和交谊的场所,同时“总经理会议”也是各公司领导统一决策和协调财团战略发展的“总参谋部”。日本财团正是以“总经理会议”和互相持股为基础建立起了企业间的联合体,财团的向心力也随着成员企业间合作和资源整合而得到不断加强。

  以“总经理会议”为纽带的战后日本财团,表面看起来松散,而实际上确实联系紧密。在最高领导人的任用上就可见一斑,被称为东芝“重建之王”的前任社长土光敏夫曾经是三井财团另一企业石川岛播磨重工的社长。在东芝经营出现极大问题的时候,时任东芝董事长石板泰三(后出任日本经团联主席)直接任命土光敏夫为东芝社长(总经理)。这种高级经理人在财团内部流动,在当时和现在都是十分普遍的,这种现象比较类似于中国国有大型企业间的高层变动(特别是电信行业)。

  财团的另一核心部分就是综合商社,综合商社是财团的情报机构,同时又是拓展海外市场的先锋,它在财团内部有巨大的协调能力。日本企业最初进入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时候,他们一定会第一时间找到本财团综合商社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寻求他们的协助。各财团为了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综合商社,都不遗余力地提供各种支持。1995年,世界500强的前4名都是日本综合商社,前10名中有6家是日本综合商社。

  以三井财团为例,50年代初,由三井银行发起成立了月曜会(总经理会议),接着以促进三井物产公司的合并为目的而成立了总经理一级的五日会,1960年改名为二木会,逐渐成为三井财团的统筹领导机构。50年代末,原三井财阀直系、旁系公司以企业集团的新形式集结而恢复成为大财团。三井财团的经理会成员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共达150多家。而三井物产则在199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二,并且连续5年以上进入世界500强前三名。

  主办银行和综合商社在财团内进行资金融通及集团内交易,同时也组织成员企业参与巨型项目、共同投资和拓展海外市场等,这些集团进攻的案例在中国市场也屡见不鲜。但是现在的日本财团不存在上下支配关系,因此我们把财团称为“横向集团企业群”。成员企业间互相持股,谋求股东的长期稳定,是财团的一个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纵向集团企业”也是日本大型企业所必备的一个特征,这类集团企业是一个在母公司一元化、垂直领导下活动的有机的事业集合体。日本的几乎所有大型企业作为母公司在其系统中拥有大量的关系公司。所谓关系公司是指包括母公司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和持股超过20%以上的相关公司,在中国就有大量这种日本企业的关系公司。母公司不仅对关系公司投资,而且还向其派遣高级管理人员直接参与经营。关系公司的数量按集团(group)不同有所区别,通常在100-200家左右,当然也存在像东芝、丰田等那样拥有1000家以上关系公司的集团企业。

  这些关系公司在母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和垂直性整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有通过资本参与,将现存的交易对象作为关系公司纳入集团旗下的,也有将母公司内部组织(部门)作为独立公司分离出去的情况。另外,随着日本经济国际化而出现大量海外子公司,已经占据了关系公司的相当部分。

  日本企业这种“做大做强”和中国企业的“做大做亡”形成了鲜明对比,其自身培养企业的方式与那种靠资本运作发展企业有本质的区别。没有强大的管理和技术基础,通过资本运作壮大企业,得到的企业成长是不稳定的,甚至会葬送企业。

  不过,应该强调的是,这两种集团并非各自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例如,三井物产是三井这一“集团企业群”(二木会)的重要成员企业,但同时又形成在其系统中拥有数百家关系公司的三井物产集团。事实上,日本企业的集团是由这两个层次的重叠构成的。

  日本的集团企业,通过母公司持股、派遣高层管理干部等手段开展经营活动。然而集团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并不仅限于集团内部,许多制造业企业将集团外部的中小企业群作为长期、经常性交易的对象,即“外包公司”,实际上将它们纳入自己业务经营的内部范围。“外包公司”有的朝着水平方向延伸,如三菱公司拥有190家成员公司,年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有的朝着垂直方向发展,像丰田汽车公司,拥有175个初级供应厂商和4000多个二级供应厂商。

  此外,在主要的制造商(像松下公司)和全国几千个零售商之间还存在着销售联盟。局外人要想打入系列内部,真是比登天还难。这样一来就将大量的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轨道,在互补、互利的基础上,增强抵御外国资本和产品的能力。它与富有日本特色的法人交叉持股体制一起,形成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复杂自我保护网。

  “法人资本主义”与“民有国营”

  日本企业的股份所有结构非常独特,其集团企业股权结构和欧美企业完全不同。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前,日本集团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长(会长)、总经理(社长)在内的董事会由40人左右的董事组成,同时他们又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

  2000年以后,日本有些集团企业,如索尼等,都开始改变股权结构引入外部股东,但是根深蒂固的交叉持股和企业间长期积累的关系并没有轻易改变。日本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和美国那种大众持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析的方式不一样。日本公司的持股结构主要是由金融机构、事业法人、个人和外国投资者四类组成,其中一个特点是金融机构、事业法人、个人持股比例较高。例如,1992年,日本全部股票上市公司持股主体的持股比例为:金融机构持股为41.5%,事业法人持股为24.5%,个人持股为23.2%。这种相互持股的主要好处是有了共同利益的关系,企业间可以相互支持,互通情报,同心协作,共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董事会成员的持股比例非常低,虽然部分日本企业开始引入期权机制,但是大多数传统的日本企业董事会成员的持股依然变化不大。1992年三井财团的东芝公司,董事会成员36人,持股合计51万股,其比例仅仅为0.016%。当时被认为比例较高的松下电器,董事会成员为32人,持股合计1790万股,比例为0.85%,这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在代表日本的这些巨型企业中,经营者几乎并非具有实际意义的所有者。

  日本巨型企业的主要股东几乎为法人所有,因此这种资本主义被欧美国家称为“法人资本主义”。日本政府和财团对经济的影响和干预很大,而且企业管理者调动和任免一般都要服从财团和政府的安排,各个法人股东的持股率并不足以进行单独的支配企业,而且董事会大部分都是内部董事,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就落入职业经理人手里了。

  我们把这种公司治理称为“民有国营”经济。日本和韩国把那些本国的巨型企业称为“社会型企业”、“国民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有特定的股东,但是普遍的观念是这些象征国家的企业是全体国民所有的,并非个人财产。这些企业的兴衰存亡直接影响到“国运”。

  二战后日本经济急剧增长、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股票所有广泛分散,形成了从“按所有权支配”到“不按所有权支配”即“经营者支配”的结构。法人股东更多情况下与其说是为了“支配”本身,不如说是为了反映企业的关系程度,特别是稳定的交易关系。银行和金融业为财团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这些法人股东几乎从来没有干涉过持股企业的经营活动,甚至不要求过高的分红,这些为日本的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走出“失去的十年”

  日本以财团机制进行国家经济管理是历史(战时)、地理(资源)、文化(儒学)和战略(反殖民)等各种综合因素的产物。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世界中团结全民的力量,迅速获得有效的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原料、技术和市场。日本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前后采取的政策,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对抗外国列强经济统治的意志和手段。

  正是这一时间开始,日本采取“稳定股东工作”的措施,重新组建主办银行和综合商社为核心的、聚集大型企业形成的以相互持股和外部董事为特征的财团体系。与此同时,国家经济命脉真正掌握在这些财团企业内部培养起来的、高度忠诚的、具有责任感的、实践型的职业经理人(穿西装的军队)。这种由财团机制建立起的日本模式,或由此形成的东亚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迅速跻身于经济强国,并形成持续发展能力的成功典范。

  在日本企业融合和形成新型财团时,有一个集金融、产业和商业的结合点——综合商社。日本财团的本质就在于“财团”二字,财代表“金融”、团代表“商帮”。金融中的企业间相互持股被称为日本财团的“舰队护航体制”,而综合商社则是现代商帮的体现形式。财团的存在在日本看来是历史的选择,是生存的选择,也是日本经济发展阶段性的体现。

  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和期间的亚洲金融危机,人们普遍认为是日本经济体制的问题,但是这实际上仅仅是日本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应对新经济所做出的转型。拉美国家经济和东南亚国家经济之所以受到跨国公司的操纵,最终引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政府不得不听命于外国势力的安排,关键在于其国家和政府为赢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放弃了国家经济主权,没有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建立起自主的财团体系。

  所谓财团体系,实际上就是将现代战争中以集团军组织结构为基础的多兵种合成作战体系引入到了经济活动中。一般人都感觉“战略”这个词通常是军事领袖使用的术语。但是,在日本综合商社的工作过程中,每当遇到投资项目时,频繁使用的单词不是“利润”,而是“战略”,还有一个通常使用的单词就是“统合”。另外,我们通常所说的“项目”这个词也几乎都被日本人说成是“事业”。

  事实上,日本现代企业制度来源于二战时期的战时统制经济政策,保留了非常突出的军事体制和计划经济的痕迹,成为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重要法宝。研究日本经济管理千万不要只看到其著名制造业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更多地同时关注日本财团内部的三股力量:综合商社、主办银行、大型制造企业,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综合商社这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在日本社会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综合商社是日本经济的总参谋部,是日本国家经济战略的制定者,同时也对日本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日本政府对世界经济事务的认识和研究几乎完全依赖于财团的研究机构。例如:三井财团的“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和三菱财团的“三菱综合研究所”。实际上,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研究和制定都是来自于对在世界范围内收集的各种情报分析和研究。日本综合商社在经济情报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资源,这也决定了它在国家经济决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目前的现状有很多方面类似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1955年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1964年举办奥运会,整个五六十年日本的经济的平均增长率高于10%。当时的日本制造业属于产业链的低端,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低廉的人力成本和成功的对外贸易。日本企业以上述独特的方式抓住机遇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的快速积累,其“贸易立国”政策带有很强的重商主义色彩,使日本在短短二十年内就完成了追赶老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任务。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政策和发展历程对我们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