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底,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Michael Powell下载并使用了出世不久的Skype后,只有一个感慨:“又一个时代过去了,世界无可避免要再次改变。”
今年9月12日,Skype最终宣布,eBay以26亿现金和股票的方式对其进行收购。如果用户数量的和利润的增长达到预期,到2009年他们还能得到价值15亿美元的奖励。自从被eBay收购以来,这个总部设在卢森堡的网络电话服务公司,目前正以每天17万注册用户的速度吞噬着全世界的通话业务,颠覆着传统的电信行业。目前在Skype的首页上高悬着Skype被下载了2.16亿次的惊人数字,其现在已经拥有了6000多万注册用户,但却没有花一分钱在广告营销上。
两个创始人
对于Skype的创始人Niklas Zennström(今年39岁)和Janus Friis(今年29岁)来说,这一次并不他们的第一次。上一次,他们颠覆的是唱片业。那是一款叫KaZaA的P2P软件。
两人相识是在1997年,那时的Niklas在一家叫Tele2的只有23名员工的瑞典公司工作。一次,Niklas被派往丹麦建立ISP业务,为了建立一个小团队,他在哥本哈根的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于是见到了前来就职的Janus。Janus在16岁的时候就退学,但很快就被年长十岁的Niklas提拔为项目经理。在Niklas往后的几年工作调动,Janus都如影相随。
99年,Janus劝说Niklas辞去Tele2的工作。同年,两人看到了美国在线音乐服务商Napster通过P2P的方式让人们交换文件音乐的巨大潜力。于是并非程序员的两人在爱沙尼亚很快招募了一支优秀的团队。次年,KaZaA诞生并投入运营。随即,美国唱片工业协会以侵犯版权为由对Napster进行围剿,而被迫关闭的Napster的庞大用户群全部涌入KaZaA,使得KaZaA成为了互联网史上下载最多软件之一(被下载了3.7亿次)。当然好景不长,越洋而至的法院传票,让这哥俩不得不放弃了KaZaA。2002年,KaZaA以50万美元出售给位于南太平洋瓦努阿图的Sharman Network。而他们的律师告诫他们最好不要踏上美国的领土。
那段时间应该算得上是Nikalas和Janus最为狼狈的时期。但这两个“捣蛋包”从未停止过颠覆式的思考。2002年一个夏天的晚上,Janus和Nikalas在公园里一直坐着,坐了大约4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决定沿用KaZaA的P2P技术移植入电话,Janus和Nikalas几乎异口同声:“我们要做通信”。于是,两个并不精通技术的人又开始了一场颠覆性的行动。
其实,PC-To-Phone的软件N年前就有了,但只有这两个人把这个东西做得如此地规模。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捣蛋份子虽然并不精通技术,但他们那种敏锐的技术眼光和强大的运作能力,不能不让人感到由衷的佩服。
![]() 电信公司
Skype对于电信业最具威胁的是他的PC-To-Phone、Phone-To-PC,目前以Skype为首的VoIP网络电话通话费用仅是传统电信运营商费用的10%,对于国际长途电话则是1/30-1/40。巨大的差价使VoIP网络电话服务对固话运营商产生巨大冲击。
现在,电信公司在提及Skype时,会用一个词代替:“disrupter(破坏者)”。现在的电信业已经不像当初AT&T那样把Skype视为“玩具”了。英国Vodafone已经将一些保留封锁互联网电话权利的严厉措辞写入新的合同中;美国无线宽带提供商Clearwire,同样宣称保留该权利。今年2月,在北卡罗莱纳的麦迪逊河(Madison River)通信公司,由于封锁Vonage互联网电话服务而被处罚15000美元。更有甚者,有的运营商甚至将Skype的网站封锁,防止人们下载Skype软件,或者在封锁为Skype充值的网页。
而还有一些电信运营商则是采用了积极跟进的姿态。如Verizon推出了Voicewing服务,英国电信也同步推出Broadband Voice服务。这些服务虽然没有Skype便宜,但是相比传统电话已经相当廉价。但这些公司如此做法只会把自己带到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固守自己的阵地,而另一方面他们则拥抱带有破坏固有秩序的未来技术。不知道,这些传统的电信运营们还能再这其中周旋多长时间?
国内电信
在中国,自从2004年11月和Tom.com合作以来,Skype迅速地吸引了340万的用户,使中国成为了Skype的第三大市场。而这也使得中国电信/网通相当紧张,声称要封杀Skype。最俱讽刺的时,国内的法律专家学者正在制定反垄断法,据说明年之内就要出台实施,而我们的电信运营商要Skype的行为岂不要让我们的反垄断法难堪?
而我又觉得中国电信不封杀Skype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他们怎么会容忍自己好不容易刚刚积累起来的底子就这样被毁了。运营商容忍,国家也不容忍!当然,我们会拿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封杀”,比如在交换机上做点手脚,让Skype到电话的话质变得奇差无比。或是伙同Skype在中国地区实行高收费,从而一同瓜分中国市场,或是别的更为恶心的什么。这一点,我们经历地还少吗?
一些感触
在这样一种颠覆性的大浪面前,许多东西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就目前这样的形式来看,还是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1)一些并不精通技术的人却能找到颠覆性的技术力量。这说明了什么?
2)敢想敢做,39岁的Niklas和29岁的Janus给我们带来的并不只是他们那传奇般的故事。
3)Skype的成功是否也在证明着“打破约束、让人自由”是当前Internet的主旋律?
4)Skype是否昭示着经过了网络冬天后的Internet变得越来越成熟?
5)Skype是否也在显示着曾被人们认为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现实世界?
6)传统行业正在受到的巨大威胁,而我们传统的观念也正在经受着考验。
不管怎么说,这个世界是一定要变了!!!您感觉到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