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计划以利率手段控制经济增长

 胡琳柟 2007-04-06
中国计划以利率手段控制经济增长

 
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行长助理易纲表示,中国将加强利率在控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资产价格上涨中的作用。他的讲话令央行近期进一步上调利率的可能性提高。

易纲在周五刊登于中央政府网站的访谈中重申,央行将通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窗口指导等工具着力加强流动性控制。他表示,央行还将研究新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但他未对此作详细阐述。

易纲称,央行将加强利率在放慢和抑制经济过热以及资产价格膨胀中的重要作用。他补充称,央行还将研究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对流动性的合理吸收力度。

易纲的讲话与央行近期的声明形成呼应。声明指出,央行将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采取更具前瞻性、力度更大的政策来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他表示,央行将把加强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

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贸易顺差激增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从而使中央政府对投资快速增长以及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潜在的资产泡沫的担忧加剧。

2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较上年同期增长17.8%,增速快于预期。为收紧流动性,央行3月份将基准存贷款利率上调27个基点,而且今年以来已经三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央行周四晚间表示,将从4月16日起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多数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由10%上升到10.5%。

易纲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他称,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仍较突出。他说,央行将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及其可能蕴藏的风险。

易纲表示,央行还将加强流动性管理,将货币信贷增长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中国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从上年同期的1,491亿元升至4,138亿元。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2.4%,在政府所设定的今年通货膨胀率低于3%的目标内,但高于2006年1.5%的升幅。

易纲重申,中国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人民币币值维持在合理水平,并在2007年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使之更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力量对比。

中国今年1-2月份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增长两倍以上,达396亿美元,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而截至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07万亿美元,排在世界首位。中国2006年的贸易顺差增长74%,至1,775亿美元。

易纲表示,中国并非有意追求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他补充说,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可能导致国际贸易争端增多,而资本流入可能造成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高涨。

他表示,全球主要货币的波动,特别是美元的波动,将会影响到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和回报,提高继续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他补充说,中国将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种类,以更好地利用外汇储备。中国之前曾经表示,准备成立一家专门利用部分外汇进行投资的机构。

当被问及中国何时将会采用浮动汇率机制时,易纲表示,这将取决于中国的需要以及宏观经济环境。他表示,目前来看,人民币适度波动是比较适宜的。他补充说,人民币汇率在缓解中国的收支平衡问题上已经起到一定作用,而中国的企业也已经开始适应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