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隆一个 Twitter 能不能在中国火起来?

 黑传说 2007-04-11
最近唠家常用的Twitter在国外很火,国内相关的讨论也很热烈,刚看到飞猪的一篇介绍 Twitter 的文章
        Flypig 觉得" Twitter 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国内应该有不少胸怀致富梦想的同学已经开始伟大的克隆工程了"。

        首先说说 Twitter 是否革命性的东西。和其它的 web2.0 应用相比,我觉得它有一定的革命性,不过也不是很突出。
        Twitter 能干的事就是:你把你正在干的事、你的心情状态、或者乱七八糟杂七杂八的事和想法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通过网页、IM或者手机将发布到 Twitter 上,记录下来,同时和朋友们分享,你也可以随时了解朋友们一天中的活动和状态。
        Flypig 说得很有道理,Twitter 独特的定位和与众不同之处使它准确地找到了细分市场。Twitter 是在即时的交流(IM)和长篇的文章(博客)、比较长篇的讨论(BBS)等沟通方式之间取了一个阴暗的无人注意的中间地带:和 IM 一样每次说得很少,不是文章和讨论;但又只是偶而自言自语,不是即时的交谈。
        Twitter 象一个 IM 和博客的杂交品种,可以称它为“留言博客”。博客出现之前大家都是在 BBS 之上讨论,没有自己的地盘,后来把文章都发到自己的地方就成博客了;Twitter 没出现之前大家都是在别人的博客或者个人空间上留言,Twitter 出现之后大家就有了自己的留言空间了,既可以自己喃喃自语,也可以唠叨给别人看。
        为什么说 Twitter 的革命性不是那么突出?因为 Twitter 走的是 IM 和博客的中间路线,既然是两面派就有可能两面都不讨好。例如做 IM 的如 GTALK 完全可以搞一个类似 Twitter 的唠叨服务,没事你就在 GTALK 上唠叨,愿意听你唠叨的朋友就可以从 IM 上收听了;做博客的如 Blogger.com 也可以增强一下,除了写长篇文章之外再增加一个“唠叨空间“服务,别人看你的文章时也顺便看看你在忙啥,如果也想唠叨的话就发布在自己的”唠叨空间“里,然后通过唠叨 trackback 服务和对方的唠叨空间对接...
        所以说 Twitter 虽然想法好,也刚在 SXSW 上拿了个奖,却未必能成 MySpace 这样的大气候。

        再说说国内的克隆和致富吧。连正宗的 Twitter 都未必能有多富,国内克隆的就更别想了,除非腾讯克隆一个。

        顺便说一下,twitter 还真是火,连 IM 唠叨服务都 DOWN 了。

硅谷新潮:手机博客Twitter堪比YouTube

【搜狐IT消息】3月2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硅谷正在热烈谈论一项新型手机迷你博客服务Twitter,一些人预计,该服务将获得巨大的市场,达到YouTube或MySpace那样的影响力。

  过去两周,Twitter吸引了硅谷为其下一代互联网宠儿保留的那种夸张措辞——尽管这种“自吹自擂”也曾导致了网络狂热。

  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首席执行官乔纳森?施瓦兹(Jonathan Schwartz)上周认为,Twitter是后YouTube时代“病毒式”互联网应用程序中的最新热点,这些“病毒式”互联网应用程序具有吸引大量在线受众的潜力。

  施瓦兹表示,互联网已“变得非常消费者化,以至于社会现象能像闪电一样出现”。他警告称,不要认为Twitter是昙花一现:“YouTube曾令人感到可笑,直到它对某人的价值达到了16.5亿美元,”他这里指的是谷歌(Google)去年收购YouTube的交易。

  硅谷一位创业人士罗斯?梅菲尔德(Ross Mayfield)将Twitter与颇受欢迎的照片共享网站Flickr进行了比较,他表示:“自Flickr出现以来,这是首个让人兴奋的应用系统。”雅虎(Yahoo)于2005年收购了Flickr。梅菲尔德表示:“我认为它不会成为下一个YouTube,但我确实认为它将被广泛采用。”

  Twitter的用户贴上短信帖子(最多140字符)后,这些短信可以通过网站或手机浏览。梅菲尔德补充称:“在博客之前,Twitter可能不会出现,博客出现时,人们才学着变得更透明。”

  虽然Twitter在去年夏季已经公开推出,但它的火爆应用却是在今年3月中旬、参加得克萨斯“南南西音乐节”(South by Southwest)的科技类博客作者采用它之后。随着像梅菲尔德一样的人在他们的博客上赞美这项服务,对它的兴趣迅速在硅谷主要的舆论制造者之间蔓延。
 

MSN签名一句话心情日记方案(中国版twitter方案)

msn签名一句话心情日记方案(中国版twitter方案)

本文作者:stone2.0,msn:beijinglive@hotmail.com,blog:http://stone20.,写于2007年3月19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一.背景:

这两天我的2个msn的签名都改成了“我很痛苦,我的一个创意被twitter实现了”。
这是因为近日 我看 博客还有一些其他博客,以及互联网业界新闻都在谈论twitter。
一开始我以为是个技术类产品,譬如某种书写博客的客户端,就没加注意,我对那种太过玩乐化的小玩意不感兴趣,比如里面常常介绍新颖的数字设备,我都不怎么有兴趣。
但是介绍的多了,特别是有的博客能把这个twitter讲清楚了,知道了其在alexa排名已经达到了1000左右,知道了其与我的之前的一个创意完全吻合,我才试用了twitter服务,并且痛苦了。

痛苦的是:我的又一个创意被别人实现了。
另外也有些高兴:高兴的是 我有很多原创的想法,与世界上很成功的网站的创始人的想法相同。

但是我的问题是:
我还没有资源能够实现我那么多我很有信心的想法。

于是我认识到:我的价值和优势在于我的想法,我必须把我的想法表述清楚以吸引有能力向我投资的人的注意。
尽管我表述清楚我的想法能够导致我的想法被盗用。

现在我就仔细描述我的 twitter 非常相似的想法.
在我想到这个想法的时候,我非常兴奋,立即就在我的手机中记录下了这样的任务项
:“msn一句话心情日记”

本文作者:stone2.0 msn:beijinglive@hotmail.com  blog:http://stone20.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二.需求:
熟悉msn的人都知道,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朋友习惯于在msn的签名栏里面不断更新文字,以向朋友们表达自己的状态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或是心情等。签名栏已经成了经常使用聊天工具的人群中的一种文化,客齐集的创始人王建硕专门写了一篇博客,关于修改msn签名或名称的问题。甚至有这样的网站专门经营msn签名广告服务。

这就是签名栏的作用:向你的朋友们表达你自己
那么有的人问了,向朋友表达自己的话,直接告诉他就行了啊,为什么写在自己的签名栏里呢?
问这句话的人还是不理解msn和qq的文化。

有这样一需求:
1.有一些消息不需要回复,只需要让对方知道。这样的消息,如果直接发送给朋友,就给对方造成了回复的压力。这种表达正如某篇我很赞同的博客所说的,人们的某种交际心理属于豪猪型的,人们不希望彼此靠的太近造成压力。
2.有一些消息不好意思直接告诉所有朋友,又想让他们知道,这样的消息只是自己的一些小情绪,小心情,小状态,小看法。
3.我们想知道一些朋友的现在的所思所想在干什么,又和他(她)不太熟,不方便问,或者就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方便问。那么你希望看到他(她)不断变换的签名。
4.你想和一些朋友深入交流,但没有切入点。看到他的签名,如果你也对其表达的食物感兴趣,你们就获得了第一个共同话题,就进入了可以聊天的境地,熟悉聊天工具文化的人都知道,正如某篇博客所说,我们在msn和qq上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幸亏有了不断变化的签名,我们彼此才能相看两不厌。
5.通过签名栏,你能找到知己或者同好。世界上人太多,能够彼此认识和深入了解的机会又太少,我们每个人在无意间通过msn/qq的签名栏表达自己的同时,可能就会被人发现你们是多么的有共鸣。假如我通过某网络交友中心认识了10位美女,因为他们都不擅长文字,都不写博客,于是我对她们普遍缺乏了解,也分不出名次。但是通过msn/qq签名,多少能够对他们有一点的认识,能够发现每个人的独特之处。
6.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keso或者韩寒那样出口成章,写出让人赞赏的长篇大论的博客。也许我们只是有一些的很难通过长篇文字表达的想法,我们需要把它表达出来,msn/qq签名就提供了这样的渠道让我们毫无压力的毫不害羞的用一句话来表达
7.我们常常突然有一种灵感、一种想法、一种情绪,我们需要马上言简意赅的表达出来。msn/qq签名能够让我们立即轻松的不需要登录网站也不需要打开很多页面,就能马上写出我们的突然产生的灵感、想法、情绪。

综上所述:msn/qq签名是我们人类的情感和交际需求,他是健康、积极、和谐的,能够促进朋友之间的理解、有助于扩展自己的交际圈子,而这种扩展完全是基于情感、认知等精神领域的共鸣而产生的。我曾经看过一个令我感动的报道:某位同事离职,全体同时通过msn签名的文字接龙为他送别。

三.机会:
尽管twitter.com已经在2007年3月份大热,成了alexa排名千位的迅速窜红的服务,但是还是不适应于中国网友,其全英文的操作界面,以及只于国外聊天工具集成的现状,很慢的速度,以及不稳定的服务,不适合中国网民的现状。

腾讯似乎没认识到这个机会,事实上腾讯已经提供了初级的服务,那就是你能够通过选项,把自己的qq的所有签名都保存在qq空间中。于是你历史上所有的心情都得以完整记录,回头看看,虽然没有写博客,但过去的种种心情依然得以完整记录,过去的种种时刻历历在目。

四.实现:
1.表达自己心情的方法:
1.1 开发msn/qq外挂,能够将msn/qq签名提交到 心情日记网站
1.2 开发msn/qq小i机器人,当用户向机器人发送消息时候,自动将该消息提交到 心情日记网站
1.3 用户可以在web网页提交心情日记
1.4 用户可以通过短消息提交心情日记
1.5 用户可以通过发送邮件给某邮件地址来提交心情日记
1.6 开发windows media player外挂,自动将播放的歌曲作为心情日记提交到心情日记网站
1.7 开发ie外挂,用户可以将自己正在浏览的网页,提交到心情日记网站
1.8 开发网站接口,供各大网站在其网站的内容上增加 “提交到心情日记网站”按钮,类似于现在的 “digg me”

2.怎么添加我想关注的人,以及想让其关注我的人:
2.1.开发msn/qq外挂,一次性邀请所有msn/qq联系人或者选择的msn/qq联系人,将其作为自己能够了解其状态的朋友。对方可以拒绝或者对方可以不表达状态。
2.2 可以在任意网站的有用户资料的地方,点击“邀请他为我的心情日记网站好友”,来将其添加为自己能够了解其状态的朋友。
2.3 通过第三方发送短信给某位朋友,朋友回短信即可成为自己的 心情日记网站好友。
2.4 可以通过网站发送邮件给朋友,朋友点击邮件中的网址注册即可成为自己的心情日记网站好友。

3.怎么查看别人的心情:
3.1 可以在心情日记网站,观看自己关注的朋友的一句话心情,就像twitter一样,所有朋友的心情混在一起,最新的放在上面。
3.2 可以在心情日记网站,观看自己关注的朋友的一句话心情,就像msn/qq签名一样,第一屏只保留每个朋友的最新的一条心情,其余心情点击更多按钮查看
3.3 可以通过订阅,通过msn/qq消息接收自己关注的朋友的心情日记。
3.4 可以通过订阅,通过手机消息接收自己关注的朋友的心情日记。
3.5 可以通过订阅,通过邮件接收自己关注的朋友的心情日记。
3.6 可以通过msn/qq,增加虚拟联系人(在联系人列表中增加若干虚拟的非真实的联系人),查看 1小时内 有表达心情的,但不在自己联系人列表的人的联系人和其心情。
3.7 可以通过 匹配功能,匹配此时此刻,我们听同一首歌的人,有同样想法的人,关注同一个网页的人(新浪聊天工具实现过)。匹配的范围可以是任意范围,或者六度或者三度范围内
3.8 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搜索有某种心情的人
3.9 可以像twitter一样,观看所有公开表达心情的人的心情

4.怎样让别人查看我的心情
4.1 只要别人邀请我为其 关注的好友,而我没有拒绝,他就能看我的心情。
4.2 我随时可以屏蔽任何一个人查看我的心情
4.3 我可以对我的心情进行分级,不同心情对不同级别好友发布。

五.盈利模式:
1.关联广告服务:用户在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后,就能在网页旁边看到与自己心情有关的广告
2.心情广告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心情日记推广某项产品或服务。该推广用户和网站都提取广告费用
3.收取手机短信的费用

六.总结:
为用户提供情感表达服务和用心交际服务,是实实在在的为客户创造价值,必将在这创造中赢得回报。
寻找认可这一理念的投资人支持我实现这个服务。

本文作者:stone2.0 msn:beijinglive@hotmail.com  blog:http://stone20.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评:
技术不是什么问题,我有技术搭档,重要的是中移动,因为那还是盈利的源头。于是我专门去中移动的相关部门问了一下,答复是要200W押金,要一个文化局的什么许可证,然后还要排队,排得上排不上还两说呢。
创意只是创意,需要有足够的资源和努力才会成为现实,才会在3个月里从16000的排名杀进前600,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它就只剩下一个过去的创意了。
 
QQ有个相似的东西,QQ爱墙,不过这个产品已经是QQ一个赚钱的机器了
 

Twitter引发博客圈争论:信息泛滥成最大问题

2007年03月29日 星期四 上午 10:33

  导语:将于4月2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杂志发表分析文章称,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应用,Twitter面世的时间还不长,用户人数也无法同社交网络或视频共享网站相提并论。不过,Twitter已经在博客圈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如果你还没有加入到有关Twitter的争论之中,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到目前为止,这项新兴、免费的网络服务仅仅吸引了8万名用户。尽管已经面世一年的时间,但直到今年3月初,Twitter才真正形成了热度。那么,Twitter究竟代表了网络通信的进步还是后退呢?博客圈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论。

     Twitter是什么

  Twitter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一年前,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Twitter服务。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去年底,Obvious对服务进行了升级,用户无需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而可以通过即时信息服务和个性化Twitter网站接收和发送信息

  从这时起,Twitter引起了博客的关注,甚至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都在Twitter网站上注册了账号,并经常发送类似于“今日华盛顿”的消息。不过,Twitter真正大红大紫还要从不久前举办的SxSw音乐节开始。显而易见,Obvious为这场盛事做了精心准备。

  Obvious在会议报到处附近和走廊里安装了两块51英寸等离子显示屏,当人们走过这里时,就可以通过液晶屏清楚地看到博客发来的各种信息,主要同热门宴会、小组会议和饭店有关。Twitter早期用户纳伦德拉·罗克利(Narendra Rocherolle)表示:“当你走进一间会议室时,会发现有五分之一的人正使用手机发送和接收Twitter信息。”

     为何火爆?

  Twitter满足了很多网络用户的基本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所有琐碎的个性化信息。史蒂夫·鲁贝尔(Steve Rubel)就是一名Twitter忠实支持者,他是一家公司的公共关系高管。尽管有很多读者抗议,但鲁贝尔仍然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很多有关Twitter的文章。他表示,在很多情况下,Twitter已经成为他的第一消息来源。例如,他获知美国副总统切尼的办公室主任路易斯·利比(Lewis Libby)被判有罪的消息就是通过Twitter。

  还有很多Twitter支持者声称,他们通过Twitter在最短时间内获知旧金山发生了中度地震,而当时美国地质调查局尚未公布正式消息。从某种意义上讲,Twitter的出现表明口碑网络的力量正在不断增强,未来甚至有可能改变新闻制作和定义、以及市场营销的方式。不过,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接受Twitter。有些人喜欢随时掌握他人的动态,但还有很多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近况,对他人的信息也漠不关心。

  市场营销顾问戴夫·科特(Dave Cote)近日在自己的博客中称:“我们进入了一个连接无处不在的世界,我对此有些厌倦。别人需要了解我何时穿上袜子吗?”网络创业者马蒂欧·巴尔兹(Mathieu Balez)则在博客中预计,Twitter将于今年底成为历史,因为用户将对无穷无尽的琐碎小事产生厌倦。当然,巴尔兹的说法遭到了Twitter支持者的强烈反对。一名支持者表示:Twitter当然会消失,就同短信、手机、博客和互联网最终也将消失一样。”

     信息泛滥问题堪忧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Twitter开始提供更具价值的服务。维基公司Socialtext的首席执行长罗斯·梅菲尔德(Ross Mayfield)表示,在特定的情况下,Twitter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同学或同事可以通过Twitter获知某人是卧病在床,还是正在吃午餐;还可以通过Twitter向他人解释自己为何没有回电话,或者为何情绪不稳定。

  就目前而言,Twitter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泛滥。要提升自身的价值,Twitter应当加入过滤功能。想象一下,如果用户可以选择性地向特定组群发送信息,而且还可以根据特定主题过滤接收人,Twitter工具将会更快地普及。Twitter也许会于今年内消失,但无论如何,它背后的创意将会延续下去,并产生更高效的应用

 

我也说几句twitter

twitter火暴的程度实在有些夸张。看下面曲线图:

一个创新的应用,可以因为口耳相传加上blog放大这种口碑的力量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互联网奇迹。关于twitter,确实让人有很多感慨。

一、

在最近一阵子,谈起一些新的web2.0应用,尤其是国内的站点,会说到现在的时期没有一年半前那么好,那个时候出个新的应用,很多人会去尝试,而现在新的站点层出不穷,相对每个新站点获得用户的难度就增高了不少。这个说法我基本认同,但是背后应该还有其它理由。web2.0本质上是发现了一些新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delicious发现书签的整理很麻烦而且无法共享;Flickr解决了图片存储与分享;豆瓣解决了图书、音乐的分享与挖掘等等,事实上,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状况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新的web2.0站点在“发现新需求”上做得不够,或者是无法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twitter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SNS这个大的需求下面发现了细分的需求,并且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所以在国外web2.0站点都已经发展较为充分的状况下,依然能获得如上的发展曲线。

是以,问题不仅仅是大量的新站点分去了人们的注意力。而是,没有足够的创新和需求解决方案来让用户过来和停留。
二、

一些小的需求能够被满足,在满足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而且能将产品做到足够充分,从而使得“需求”能被进一步“创造”。这是delicious、flickr和今天的twitter在做的事情。

twitter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让好友可以以另外的方式保持沟通,分享现在在做的事情。这个需求被提出很久了,但是没有解决完好。在手机上,类似这种需求是较早提出的,比如知道在某个地方附近有哪些朋友在做什么,进而可以邀请朋友一起用餐或者聊天等。

twitter不是仅仅提供一个web平台,它是要将需求充分满足,所以能够快速与IM捆绑,支持利用msn和gtalk这样的IM软件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获取,此外,提供对手机的支持。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收藏某些信息,比较流畅的SNS设计等等。

在国内,似乎一个小的需求很难成长成为一个大的站点,更多的是,将这个功能融入到站点之中。比如v2ex推出了ing和weazone推出了saying。
(欢迎使用维众聊天机器人Gtalk版!
请确认当前邮箱与在维众中填写的一致,注册请到http://
目前支持的命令:
get: 显示我和友邻的最新呻吟(20条)
get andy: 显示指定用户andy的最新呻吟(10条)
list: 显示我的最新友邻(10个)
list andy: 显示指定用户andy的最新友邻(10个)
要添加呻吟直接输入你要说的话即可(70字以内))
 

三、

twitter的应用可以产生出很多想法。事实上,开放API带来了很大的创造热潮,比如将twitter与map结合,能让地理信息进入到sns中,增加twitter的价值。此外还有twitter的firefox插件以及第三方客户端出现。并且也看到rss to twitter的工具。
昨天在twitter上灌水,益发觉得在此基础上潜力很大。

比如rss to twitter,你可以将blog信息和朋友进行分享,如果较多的人这么做,twitter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rss标题和摘要的阅读器,如果和IM、手机结合,意味可以用IM和手机来获取以及分享rss内容。即实现了anothr的部分功能

再比如,现在twitter可以针对个人发送信息,但是如果将好友进行分组,设定可以对小组发送信息,那么价值更高——同时如果几个人用同样的好友设置,就可以实现群组交流,结合IM或者手机就类似QQ聊天或者实现手机群聊
我很喜欢google group,如果twitter和google group有一个很好的结合,那么gmail、gtalk和google group有机会更加捆绑,即实现google group的IM沟通,同时记录存放在group里。

四、

web结合IM本来就会是一种趋势,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趋势被twitter这款热门产品加速和放大了。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可以诞生大量创新型互联网产品的。

比如网络硬盘,如果用IM机器人,实现用msn和gtalk或者skype来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分享和搜索,那么比现在的网络硬盘服务要有价值得多,同时对用户的驱动也会大得多,自然也有和手机结合的可能。

所以,IM+IM机器人+web应用会变成一种主流的服务。失去IM,就意味失去用户,失去桌面和失去可能性。但是从前IM的成本如此之高,而今天,用一个IM机器人,你就可以获得msn的用户、gtalk的用户或者skype的用户——对不起,你可能很难或者无法获得qq的用户,后者相对封闭。
IM的多样化应用,让QQ的丰富功能也可以在其它IM上以其它方式实现,而且,这些功能是机器人,是可以定制的,控制权在用户那里。如果说,blog widget变成争夺用户的战争武器,那么IM机器人也会成为一新轮用户争夺战争的武器。(这对qq是危险的,因为大量的IM应用会让msn和gtalk等获得更好的)

五、

我并不是太喜欢twitter、IM和手机的捆绑应用,大量的信息无处不在紧跟而至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尤其是如果碰上几个我这样心情郁闷就刷屏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