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8),参加调查的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低,有64.40%的被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而只有15.40%的被调查教师的满意度比较高。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当个体的满意度比较低时,他们更有可能会跳槽,他们的工作效率与效果也会大幅度下降。因此,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角度出发,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的满意度。 F、总体结果 为了对被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包括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等)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根据前面的七项指标,包括:教师压力、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心理状况、生理状况与工作满意度。我们还分别以“一项指标存在问题” 、“二项指标存在问题”、“三项指标存在问题” 、“四项指标存在问题”、“五项指标存在问题” 、“六项指标存在问题”、“七项指标存在问题”作为教师生存状况“较好”“一般”“有点差”“很差”“非常差”“严重”“非常严重”的标准,对所有被调查教师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 调查结果表明,如果以“任意一项指标存在问题”作为标准,有96.40%的被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出现了问题;如果以“任意二项指标存在问题”作为标准,则有85.90%的被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出现了问题;如果以“任意三项指标存在问题”作为标准,则有71.10%的被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出现了问题;即使,我们以“任意五项指标存在问题”作为标准,我们发现还有39.20%的被调查者的生存状况出现了问题。可见,被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包括压力、工作倦怠、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虽然,从表面来看这种现状对我国的教育还没有造成什么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我国教育是一个潜在的障碍,因此,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以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注:在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时候,我们以是否有“任意三项指标存在问题”作为衡量教师生存状况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所有相关的分析。 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重点应该关注: *男性教师 A、更大比例的男性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应该会有更大比例的女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调查结果刚好与我们平时的这一经验相反,在所有被调查的男教师中有73.00%的男教师反映有较大的职业压力或者心理健康问题,而在所有被调查的女教师中只有69.40%的女教师反映有较大的职业压力或者心理健康问题。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在关注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关注男性教师,给男教师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B、江苏、上海和山西等地有更大比例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 我们对一些主要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排序,结果发现反映压力较大人数比较最高的三省市依次为:江苏、上海、山西。紧跟其后的依次为:广西、浙江、湖北、广东、天津、山东、福建。排在最后三名的省市依次为:安徽、湖南、河南。 C、不同类型学校教师
![]()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75.60%的被调查初中教师与72.50%的被调查高中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这个比例要明显高于小学与幼儿园、中专与本、专科学校反映有工作压力教师的比例。因此,关注教师生存状况应该重点关注高中与初中的教师。 A、压力源 减压势在必行,管理是出路 教师为什么会感觉压力很大?为什么部分教师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对中国教师来说10种最主要的原因依次为:
![]() 调查结果表明(见上表),造成中国教师生存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可以划分为:薪酬与回报(包括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回报;工作缺乏成就感;经济负担);管理制度与体系(包括规章、制度与要求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被动地适应单位各种改革;工作得不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绩效管理(包括过多僵化的考核与评比;负担过重);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地位不高;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因此,提高教师的生存状况也必须从这四个方面下手,包括:一、对教师的能力与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职位评价与业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教师的薪酬,建立一套总体薪酬回报体系,在提高对教师物质回报的同时,关注教师的工作体验;二、重新梳理学校管理的业务流程,吸引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为教师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三、借鉴企业的做法,在教育系统中引进绩效管理体系,给教师制定SMART的工作目标,并通过适当的指导、反馈来为教师提供支持;四、改变教育的观念,注重学生胜任特征(Competency)的培养,而不要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 B、加大培训力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虽然中国教师的生存状况不佳,存在较大的职业压力与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他们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又缺乏了解;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压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问题”“消极等待”等策略,这就使得教师的生存状况一步步在恶化,要改变中国教师的生存状况,我们就必须去改变这一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与支持。
![]()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14),有21.60%的被调查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不太了解,而只有10.60%的被调查教师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就让他们很难根据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给教师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以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虽然中国教师的职业压力很大,但是并没有正规的渠道教会他们怎么去应对压力。而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压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如何去应对。结果表明(见图15),23.70%的被调查教师并不了解应该如何去应对压力,有67.10%的被调查教师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只有9.20% 的被调查教师是通过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非常不够,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通过正规的渠道与方式为教师提供“如何应对压力”“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帮助教师去有效地应对压力。
![]() 面对压力,中国教师是如何去应对的?调查结果表明(见图15),只有16.80%的被调查教师会去“积极解决问题”,而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要么是“寻求社会支持30.60%”,要么是“逃避25.30%”、“回避问题11.90%”或者“消极等待15.40%”,而这些方式可能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教育部门与学校有必要去教会教师如何去应对压力,以把压力的负面效应降到最小化。 C、提高管理水平 教育管理,切忌杀鸡取卵
![]() 要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必须有领导的重视,实际情况如何呢?调查结果表明(见图16),大部分被调查教师(91.80%)认为,领导并没有重视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很大一部分学校的领导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到头来反而忘记了“学生的分数”取决于“教师”,盲目地关注分数,而不关注教师,最后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学生是学校的客户,教师同样也是学校的客户,只有100%教师满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让社会对教育100%满意。要提高教育的质量,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教师,为他们创造一流的条件与氛围,为他们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稳定”“持续”地发展。 不能减“负”,但可以减“压” 不能减负,但是减压,根据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结果,可以把对人的工作有影响的因素划分为两类:“要求”与“资源”。当“资源”能满足“要求”时,任职者应该可以圆满地完成他们的工作,而当“资源”不能满足“要求”时,则任职者会产生职业压力,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让“资源”能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资源;使要求更合理化;变“要求”为“资源”等多重渠道来让任职者的“资源”能满足“要求”。 培养出色人才,这是我们对教师的硬要求,这些硬要求我们绝对不能降低,而且会逐步提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为教师提供资源”、“通过管理变要求为资源”与“使要求更合理化”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他们的工作。比如说,很多老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不可否认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但是也有可能是教师的“时间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为教师提供时间管理方面的培训,也许我们可以在不减少工作量的同时,缩短他们的工作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时间管理培训”就是我们向他们提供的一种“资源”。再比如,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学习计算机操作,这是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够给教师提供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培训,给他们配备相应的硬件,等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之后,可以通过网络检索资料,分享信息……,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就可以转化为他们的“资源”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减“负”,而通过“提供资源”、“变要求为资源”、“使要求更合理化”等多重方式与渠道来为教师减“压”。这是我国教育系统改善教师生存状况值得尝试的一条思路。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助力教育改革 选:现在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教师的选拔,或者在选拔的时候仅仅关注候选人的知识、技能是否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忽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候选人是否愿意做教师,是否适合做教师?最终的结果是,选出来的人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并不喜欢教师事业,工作的时候“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去谈为教育做贡献,如何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必要引进现代人才招聘与选拔系统,建立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并采用包括“心理测验”、“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工作样本”等多种方式来提高人才选拔的质量,确保挑选出一批“懂业务”“爱教育”的教师。 育:学生需要教育,教师更需要教育,更需要培训与开发,包括一些技能的培训,比如时间管理,管理上级,人际沟通、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技能;潜能的开发,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教育系统和学校有必要通过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来建立现代化的学校培训体系,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用:我国教育系统长期以来采用的是“经验”管理,整体的管理水平仍然比较低下。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有必要强化教育系统的管理体系,在管理的过程中,借鉴企业的做法,引进现代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目标设定”——“指导、反馈”——“绩效考核”——“奖励开发”的良性循环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留:这几年教师的待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与社会整体水平相比,还是偏低。教育系统与学校一方面应该考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另一方面也应该重视现代化薪酬管理体系的建设,以确保薪酬系统的公平、公证性。此外,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学校有必要通过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氛围建设、精神奖励等多重渠道来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回报。 调查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