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探析

 子仝 2007-04-25
沈丽芳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各类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若要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势,应重视人才的培养,这是教育领域所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在该工程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是其初始乃至根本的内容。养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是否能全面地、健康地成长。本文对我国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养成教育     现状     原因      对策
 
  1987 年 1 月, 75 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于巴黎。会中有人向其中一位获奖者提问:“你是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获奖者回答道:“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会的。”“那么您学到了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地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认为他学到的最主要东西就是日常行为方面最基本、最普通的内容。可见,良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且从小事培养,所以小学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地说,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把他们培养成“既善于合作,又敢于竞争,能追随时代、适应社会”的现代人。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须拥有新时期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力争贴近生活,强调基础,内容要具体丰富。
  “子不教,父之过”和“棍棒底下出孝子”乃我国古代的两句俗语。现实生活中,从某种角度看,很难否认“孩子是其父母的折射”这一现象。由此可见,小学生的后天习惯培养很重要,它将关系到其成长和未来的命运。乌申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如此看来,上面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似乎是出人意料的,但仔细一琢磨,颇有哲理。
  针对养成教育,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过少年儿童个体发展中的所谓“最佳期”理论,认为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好阶段。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教育者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少年儿童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乃至影响其一生。因此,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把对“祖国的希望”的养成教育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并常抓不懈。
一、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简述
  有件事令人顿足:公交车上有一老一少两位女同胞在抢座位,少女得胜,老者不服,连连质问:你家有没有老人呢,你会不会老啊?一点教养都没有。少女倒不脸红,不慌不忙反唇相讥:老了在家呆着,别到外面碍事。众人听后无语。一位较胖、面无表情的售票员安坐不动,不去劝解,只评价一句:中国人的素质就这么差。众人光顾着欣赏“斗鸡”,没注意汽车点不上火,抛锚了。这时只听见前面司机传来一嗓子“赶紧推车”,售票员便招呼大家下去。有座的怕丢了座自然不动,没座的怕站不着好位置也不积极,售票员便边推边嚷开了:现在人的素质怎么这样,不推谁都别想走。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乘客心有不服,跟人嘀咕:这帮人出车前也不知道检查车况,刚跑几步就动弹不了,耽误别人时间,也太没职业道德了。车终于走了,大伙算歇了口气,不料那售票员又开始抱怨了:这破车三天两头出毛病,也不知怎么造出来的,瞧这工人的素质。
  到底谁的素质差?动一动嘴皮子是容易的,抱怨是容易的,如果一个民族不是积极建设,而是不停抱怨,其危害相当大。这种抱怨使人心涣散,进取心弱;既影响情绪,又削弱智慧。虽然该例子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无直接关系,但身处此“大染缸”的小学生难道能够出污泥而不染?那是不可能的。
  “孩子是其父母的折射”可能得不到普遍的认同,但家庭教育范畴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有可能产生对小学生巨大负面的影响。虽然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但在公共场合,却争先恐后地在公交车上与人抢占座位,甚至为了争教室中的前排位置而大动干戈;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为孩子盛饭、端水,恨不得连作业也帮他做了;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孩子破坏公物、在公共场合撒野、无故欺负同学等严重的品行发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甚至为孩子占了上风,抢了便宜而自鸣得意……对此,有人很形象地将其总结为“5+2=0”定律,即学校训练有素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一天教育所抵消。当然,对大多数家长而言,首先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子女在班上的成绩排名;子女放学回家,家长首先检查的是学生的作业,辅导的是学生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做的是大量的练习;与他人谈及的也只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唯上大学才是人才”的人才观,“重智轻德”的教育观,让年幼无知的孩子失去了最佳的人格教育期。
  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固然重要,但认知与技能不是万能,它解决不了道德和非智力因素问题。实践证明,道德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较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复杂。同时,道德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存在着促进和延缓智力因素发展的制约功能和作用,存在着不可补救或难以补救的“不可逆性”的教育内容。现实生活中,重分数轻行为习惯培养现象还非常严重。其中一方面就表现为学校的养成教育操作实践先行,理论指导滞后的状况非常明显,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不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且随意性很大。这可能与教育者对养成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关。教育活动中也就自然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发生在新加坡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几个细节。
[镜头1]在新加坡学校工作的第一天中午,学生进教室的铃声尚未响起,只听见礼堂里传来阵阵歌声,我循声而去,三个年级的一千余名学生席地而坐,跟着音乐老师的节拍引吭高歌。我看到这里,皱起了眉头,地上不脏吗?
[镜头2] 一男生告诉老师华文书丢了,老师顺手把其他同学拣来的一本华文书递给了他,他连连摇头:“这本书不是我的,这本书不是我的!”老师说:“没关系,先拿去用,老师再帮你找找。”他态度坚决地说:“我不要别人的东西。”
[镜头3]地铁在行进着,人们或窃窃私语,或看报、打盹。车厢中两位小学生为一本书谁先看而争执起来,谁也不让谁。突然男生大声嚷了一句:“我应该先看!”女生“嘘”了一声,随后说了句“女士优先”,男生无言以对,把书给了女生,车厢内立刻恢复了平静。
[镜头4]一母亲抱着生病的孩子要去医院看医生,打车的人很多,可这位母亲还是默默地排着队,还是那么静静地等侯着…
  新加坡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其法制健全、严明。例如: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环境的卫生整洁,专门立法禁止随地吐痰、在地铁上吃东西、上厕所不冲水、从楼上扔垃圾、在钞票上乱写乱画;在办公室、会议室、餐馆、电影院、电梯内以及许多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违者处以高额罚款。若随地吐痰或违禁吸烟,要罚500新元,约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情节严重者罚款可达5000新元,约相当于2.5  万元人民币……
  新加坡政府极其重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由著名教育学家巴尔赫切博士主持编著的《好公民》课程内容,其教学重点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各年级的要求也不相同,如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为中心,二年级是“家庭”,三年级是“学校”、四年级是“邻居”、五年级是“国家”,六年级是“世界”。整个教材内容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每一年段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及品德的要求,按严密的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向外扩展。,
  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会严格、系统地训练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每天一次集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校长小结前一天的情况,布置当天的行为规范要求。对不遵守者采取惩罚措施。如:发现在走廊、楼梯奔跑者,一律请到校长办公室门口罚站;若有打架现象,第一次打电话通知家长配合教育,第二次劝其退学处理……学校没有值日老师,但每一个教师都是行为规范的督导者。因此,不管在教室、饭厅、走廊、操场,图书室,礼堂,学生们都会自觉遵守纪律。校园内外,几乎看不到地上的纸屑,回收桶内的剩菜剩饭;听不到大声的叫嚷声,吵架声……
  新加坡人把他们的自律体现在了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新加坡人严格的自律,一切法规政策对他们来说似乎荡然无存。大人们如此,小孩们耳濡目染,从小就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
二、中国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生成的原因
  前几年,据说因学业过重,导致初中生自杀、高中生弑母等严重问题,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很少人深究其本质原因。难道真的是学业过重吗?笔者认为学业过重非本质原因,而是一个因整个社会忽视养成教育的必然伴生现象。
(一)现代教育中的孩子缺少榜样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我们的家长开始,因为对人生产生了新的思考而导致孩子的世界里缺少了榜样。早些时候的孩子学习的榜样很多,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雷锋、赖宁等众多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就拿笔者自己来说,依稀记得小学教室的墙壁上天天都有一双英雄的眼睛深邃地注视着自己。每当做错了事或受到了批评,总羞于抬头见英雄;每当做了好事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总觉得英雄在对自己微笑。而现在的学校很漂亮,很气派,可是已经没有了那会说话的眼睛了。英雄、榜样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启蒙内容不能只是“呀呀学语”,更多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其最早接触,且影响最深刻的榜样,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他们的修养、学识、人品、阅历无疑会对子女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我们的家长在充当父母角色的同时,并没有注重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影响。某小学开了一天运动会,到了傍晚,百米跑道旁的绿化带,就被踩得面目全非。学校痛下决心要查究,查到了好几个不听话的学生,当教导主任问其中一个男孩为什么要踩绿化带时,他如实回答: “我看到一位家长阿姨给自己刚比赛完的女儿送棒冰时是踩绿化带过去的,而我是想快点到跑道旁给我们班的运动员加油,一时心急才从家长阿姨过去的地方过去了。”当然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那位“家长阿姨”也是“一时心急”才抄了“捷径”的。但“家长阿姨”没想到是,她的行为竟被学生模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可能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人格的塑造。家庭教育虽称之为教育,其实质只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对子女的养成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而那些把孩子讲解题目、辅导功课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的家长,则是实在颠倒了主次轻重。
(二)社会不良导向带来学生可塑性发生偏差    
  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而且这个成长的时段有些因素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魏巍曾经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小学生涯,并写下了《我的老师》一文,读罢掩卷,撩起了我们多少的往昔摇篮后的岁月。事实上,我们也往往在一些小说里发现,那些作者常常会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那段岁月,比如“深刻”、又比如“隽刻”,还有“铭刻”,诸如此类字眼,曾经打动心井多少年!
  2004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原来的相比,在内容和要求上作了一些变动,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其中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但切实实施这些规范有待于整个社会去进一步关心。如果我们带着追究的勇气去再问为什么要修改时,我们就会发现,这是时代所需,防止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影响小学生。
三、小学生养成教育完善的对策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莫克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如果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个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式上实现由传统的人到现代的人的转变,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的。学做现代人又该具备哪些品质呢?莫克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枚举了五大品质:一是准备和乐于接受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二是准备乐于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适应力强;三是具备灵活的头脑和开放意识强的禀性,不囿于传统,敢于向传统挑战;四是能尊重并乐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善于计划自己的现在、将来,愿意吸取新知识。五是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究效率。当然,莫克尔斯所说的这些“现代人”的品质与中国传统的精华相结合时要作客观的、合理的取舍。
(一)从身边小事抓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一些学生对《守则》、《规范》背得滚瓜烂熟,与同学交往时稍不满意却脏话连连;平时,在无人看管的公园、社区,随手乱扔果屑;一些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君子动口不动手”,任由父母忙这忙那。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抓起。坐、立、走、跑、说…..校内、校外尊敬长辈,团结同学、保持清洁……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二)从人生幼儿期抓起
  抓住低幼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此时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竹篮打水。低幼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已经成形,再想改变其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等长大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在家里做“小帮手”,体验家长的艰辛,努力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小公民”,体验公民的责任,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在学校做“好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勤奋学习,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学生”。在社区做“小卫士”,体验劳动的快乐,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独自在家时做“小主人”,体验勇敢、自立,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让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从学生的行为训练抓起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良好的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梅花香自苦寒来”习惯的养成过程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主体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照你这样做”;“你看我的姿势对不对?”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四)需要一定的法规作后盾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整个社会大环境风气良好,行为习惯文明,品格高尚,那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情况就会好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地上纸屑、痰迹斑斑,厕后不冲是常有的事;至于横穿马路、嘴上脏话连连,为一点鸡毛小事争吵不休,拔出拳头就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相应的法规跟上,重罚处置,那么,大人们的那些坏行为习惯肯定会收敛许多。
(五)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体系
  建立学校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党、政、工、团、队负责人组成);家庭→家长学校(热心教育工作的家长、家长学校领导组成);社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校、社区居委会、共建单位负责人等组成),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道德上的规范训练,同进还进行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并根据统一的养成教育的要求去督导孩子。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时常对其行为进行评估监测
四、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里就具体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了系统的要求。也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确的扩展诠释。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由“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因此就使得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搞好学生的养成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的品格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为其健康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看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负责,其实就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