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新闻集团就收购一事与Digg.com谈判,Digg.com开价1.5亿美元。不管谈判成功与否,必须肯定的一点是digg.com在美国是成功了。 回观国内,digg模式的网站层出不穷,但只需浏览一下他们的首页,看见digg的数字基本都是个位数,就应该看得出,digg在国内开花都还算不上,更枉谈结果。为何blog从0到10000只用了短短1年时间,而digg从0到100都如此漫长呢? 究其原因,以笔者的拙见,总结了以下论题,欢迎讨论: 1、内容模式单一,纵观国内各类型的digg网站,绝大多数都是简单抄袭www.digg.com,基本没有创新,没有创新自然没有吸引力。值得一提的倒是最近看到的投吧网(http://www.),这是一个一个以用户提交社会热点话题或争议话题西,然后让用户参与投票与评论的网站,真正让用户做主的社会性网站,虽然形式上也属于digg.com的模式,但至少内容上有了创意,这种类型的网站应该相对比较看好。此外,还有laikee(www.laikee.com)。 2、即使是毫无新意的digg.com的中文版,也应该不至于目前这种凄惨状态。难道真应证了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调查显示公众对教授老师法官信任度排前三位”(http://news.163.com/06/ 3、国内digg网站推广工作做得差,缺少资金,大多还属于个人网站的运作模式。这点倒是基本没有异议,至少国内目前还没看见过大张旗鼓的digg模式网站。话说回来,digg.com刚起步时也不知道怎么走到现在的,至少应该靠的不是钱。 4、国内作假的太多,大家都已经疲倦,没有利益的事情都懒得动手。这是个原因,但应该不是主要的。digg网站如何满足用户的成就感的确也是个问题。 5、中国人看帖不回帖的恶习实在难改,这涉及到国人品性问题,讨论起来就麻烦了,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至于怎么解决,不知道,总不能没回次帖就发1块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