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大学生 黄怀宁 《大学》一书在“四书五经”中字数最少,只有1750余字,分为“经”“传”两部,“经”分明德、亲民、至善三纲;“传”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简称作“三纲八目” ,它作为官方钦定的必考内容被学习了六百多年必有他的道理,今天,每年有近百万的人没有学习它也成了大学生,那么是否有什么新的标准呢?这可是见仁见致的事了。 感谢李开复先生让我有机会与更多大学生交流,也促使我更深入地思索什么是真正的大学生,下面四点可以参考。 我们的教材“专”也许有了,但不一定“大”,不管编的教材是否具备大和专的要求,自己都要深入系统地钻研,有人考研考博,那是向大大“专”迈进,没必要每个人都走这条路,但不考不等于不学,,因为你的标签低人一等,你更要学,十来本的专业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你走到哪里都要让人知道是货真价实的“大专”,你才有希望。而许多人即使在专业里也显得太有限,甚至有人到40岁还没有入门,这样的人能称作大学生么,能称作民之俊秀者么? 除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你还必须“博”,只有这种“⊥”型 的知识结构才能让你的“博大精深”有所成就,让你立于不倒不地,让你不陷入死胡同,也让你的专业有更大程度的发挥,因为大家知道任何事件都不是仅靠专业知识就能解决的。 大学四年不过四十本书,如果你学了八十本书、一百二十本书……“先专后大”,就是清华、北大你都不用怕他,我哪怕是最贱的“三本”,我都无愧于大学生。 第二、大德: 所动物都有一套基本的行为法则:趋利避害。但人是社会化的个体,他的行为准则要复杂得多。个体的价值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并不断受到碰撞、检验和修正,在社会、审美、经济、政治、宗教、理论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些表现不同却非常坚固的东西,揉合情感并表现在行为上,这就是品质。品质是从个性心理特征中磨练出来的更为坚固的心理特征,他是一个人的质地,气质是先天性的质地,品质是后天性的质地。透视一下人的品质不外乎五类: 真假一类的:正直、诚实、忠贞、奸诈、虚伪 每一类里都有优良的部分也有恶劣的部分,它们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品质,不同的性格,它决定着什么样的情感能接受、什么样的事能从自己身上通过,决定着你是卑琐还是伟大人格。外界也是根据品质来评价来造就你的,不是同样粗细的木料都能作顶梁柱,有的只能作锯为椽木,有的只能劈作柴火,有的烂在地上也没人可惜,一切都是因为材质。我在《一生的保证》里提到成功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兴趣,一是被某组织赋予责任,那么组织凭什么委你重任?就是因为你的品质让人相信你能承载组织的重托,通过组织为社会服务,你的力量千万倍地放大。自己创立组织也好,被组织委以重任也好,如果你不具备如之相配的品质,成功只不过是一辈子的梦呓。 但,没有经过磨砺的品质你别想拥有! 磨炼品质完全是个人的事,不是大学教材的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养成恶魔,也可以培养成大德之人。何谓大德之人?当然是有理想大心胸大格局的人,一个大学生何当此任?那就是向自己的负性品质开战的人!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情感升华到高尚的圣贤的境界,立地成佛普度众生,那多少都是笑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哪有你的资格?实际上多少人都在想着改变社会,有几人在想着改变自己啊! 所谓磨砺品质就是痛苦体验,向虚伪向懦弱向懒散向拖拉向狭隘向自私开战!就是像夯实地基一样,它把我们身体内的松散轻浮、虚无漂渺、气泡之类的东西全部驱除,把我们锻成坚不可摧的铸铁,如此才能承担一切不幸和压力,如此你才会有真正的大的心胸大的格局,你就是大学生。 第三、大识: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人终生不能形成辩证逻辑思维,终生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一个大学生是经过层层挑选出来的人了,毫无疑问是能形成辩证逻辑思维的,关键是你愿不愿以辩证思维指导自己的行动,愿不愿意训练自己的辩证思维。有些人一味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自己的优点;有些人一味地挑剔别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有些人一味地看到挫折和困难,却不能从中寻找利益和机会等等。心理学家罗杰斯据此给出了著名的成长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自我的和谐与真实,即一个想、说、做不一致的人他不可能有大的成长;一是移情理解他人,即不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不可能有大的成长;三是积极关注,即总是关注消极面的人不可能成长。 大识其次表现在信念上,是坚定的价值观,即在无所谓对错的情况下你坚持什么?这是让所有人头痛一生的事,坚定的信仰真的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一个大学生就是要向那些成功人士那些伟人学习他们的价值选择! 第四,大为: 许多人学了,但没有成,前三大也还过得去,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在行为模式上锻练自己,他们没有形成行动的习惯,没有形成言出必行的行为模式,没有形成敢作敢为的行为模式,他们跟进大学门前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丧失了几多单纯,他们在行为模式上完全是外界驱动型的,甚至比之从前更加依赖更加胆怯更加畏缩了。要作为,大学期间就可以有作为的,而且从许多行为上就可以显示一个人今后的作为,有个大学生骑自行车去拉萨,有个大学生骑自行车周游世界,有个大学生几乎一年没出图书馆研读《资本论》,凡此种种都是大为之表现 。 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就是开始用行动描绘自己人生的人,就是敢于用行动描绘自己人生的人。要××就在行动上××,这是天字第一号的成功公式,要热情就在行动上热情,要发泄就在行动上发泄,要爱就在行动上爱,要割裂旧生活就在行动上割裂,要致富就在行动上致富……很多人将激励的话语、生津的格言抄了几大本,然而他一条也没去做,想而不做、知而不行是成功幻想者的通病,即使给这些人300年的寿命也难以跻身一流人物中去。所以荀子曰: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只要能行之,不管你能不能说都是大为之人,像毛泽东这样能文能武的国宝当然少之又少,能成为国器也不错啊! 渴望成功的人总在行动,一次次小行动带来大行动,一次次小成功带来大成功,一次次艰难的成功最终带来了容易的成功,他们造就了成功人生—-大为实乃小为也。 何谓大学?四大之学也;何谓大学生,四大之训练生也,四大皆空非民之俊秀者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