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使命:引导人的自我认识

 heally 2007-05-22
教育哲学课堂实录          2006年9月25日        星期一
教育的使命:引导人的自我认识
刘铁芳

昨天下午和一个朋友讨论的话题:

朋友要做博士论文,从当前的环境伦理出发,来探讨当前人格发展的出路,怎样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人格。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自古以来,自然带给我们人性的洗礼,我们与自然相互依恋,人与自然是无隔的。所以才会有陶远民的归田园,要从政治的权舆中跳跃出来,回到自然。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依恋。就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诗意,对自然诗意的发现,就是对自我心灵诗意的发现。在这个意义上,人与自然是一体。人筑居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命从根本上是与自然一体的。人与自然在古典意义上是与自然和谐一体的。但慢慢随着技术的发达,随着人类自立能力的提高,人逐渐把自己从自然中隔离出来,人与自然是有隔的关系,人发现自己可以摆脱自然而在自己建构的关系中生活,自然成为了人类的一种工具。从“听取蛙声一片”到“青蛙好吃”,青蛙已经被物化了。出去旅游,如果你把世界看成疗治你创伤的药,你和自然还是相隔离的。这是自然的物化、自然功利化的典型。当我们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自然时,就意味着我们自身的物化、功利化,周围的一切都成了我们的工具,人类创造的防盗门,一切都把生命的空间缩小,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悖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找到生命的真谛,找到人类生命的出路。通过自我生命向自然的敞开,重新找到生命的丰盈。自然是丰盈生命最重要的形式。人从根本上就是自然,生态的失衡从根本意义上就是人心态的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每天可以亲历的事情,我们都生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都可以走近自然,亲历自然,让自然也走进我们的世界,成为我们生命的本原性基础。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在文学、历史、社会、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发现。

怎样写论文的问题?把握现实的基础上提升问题,抓住问题的根与本。焦虑、不安、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人与自然的背离。把人不当自然的人,而当应试的工具。尊重自然、尊重自我生命的自然,这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理念。每个人都是一个人,这是说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只是一个人,这是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的限度。

由于文明的扩张,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与自然隔离,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既带来进步,也钳制了人性,钳制了自我。当我们的身上被越来越重的硬壳所封闭,我们就会与自然越来越远,我们的生命就会象笼子里的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我们的欲望,我们对技术的依赖,就会成为我们人生的重壳,我们的心就会离自然越来越远,心就越来越重。

下面开始本次课的主题:

探究自我存在之谜

苏格拉底说“没有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引导如何过一种审慎的生活,哲学就是引领我们探究自我存在之谜。这是一个多么玄乎的问题,难道不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问题吗?

下面我们就从简单的谈起。早两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个环卫女工,可能是得了小儿麻痹症,腿是畸形的。穿着一件宽大的环卫衣服,衣服都快接近地面了,但是我看见她一丝不苟地清扫着街上的垃圾,当时我的心就很感动。(流泪)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个卑微的小人物,他们完全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发不出任何声音,他们就象一只蚂蚁一样活着,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取生命中最基本的资源,他们因为他们最简单的劳动,找到了他们生命存在的基础与价值,这些人真的是让我们思考。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自己合适的基础之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个清洁工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尊严与自我生命的价值。什么叫安生立命?就是踏踏实实,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我生命尊严的路径。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自己的辛劳之上。这些让我们感觉到踏实,也让我们反思我们自己,生命的根本在哪里?

朋友说自己很惶惑,现在是师大的一个中层干部,博士也快毕业了,可是也觉得生活没意思。肖川有一次也说自己觉得生活没意思,这种虚无感象沙漠的风暴一样袭来。我们今天究竟应该塑造一个自我。怎样在技术的物化、在上帝、宗教离去之后,怎样找到一个人生的基础,找到我们安生立命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知识分子会把更多的体验加到自己身上,惶惑也会更多。哈姆雷特说,“生,或者死,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实际上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会面临哈姆雷特的困境。

人要靠自己来好好地珍惜自己。朋友说又说自己想到麓山寺,有两个地方可以让人思考,殡仪馆和寺庙。人失去了根本,只能在纵欲中达到狂欢,而纵欲后又感到虚无,只能用更大的纵欲来达到更大的狂欢。“上帝死了,大地裂为深渊”人没办法找到精神的依恋了。对死亡和虚无的恐惧,造成了现代的虚无。弗罗姆《逃避自由》,当人在传统价值序列的宰制之中不自由时,人就渴望自由;当人类价值自主提高、个人自由大大增强、以至太自由时,人又开始恐惧自由,逃避自由。人逃避了价值的庇护,人无法真正对自己承担责任,人难以真正地担当自我。帕斯卡尔早就提示现代人,没有了上帝,人能担当起上帝对于人类的庇护吗?传统的伦理确实是有问题,但今天我们找到了我们的生命的价值序列,来妥善安顿我们的心灵吗?我们既不信上帝,也不信宗教,也难真实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只能信钱了。所以经常有人说穷的只剩下钱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本身却不是万能的。钱可以安身,却永远不能安顿自己的心;钱可以带来快乐,却难以带来心灵的安宁与富足。人是被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给放逐了,现代人一步步陷于精神的虚空之中,我们需要靠自己去找寻安顿自己的心灵,找到人生长久幸福的路径,我们却很难找到。我们于是面临着存在的虚无。

现代社会开出了几条面对虚无的路径:重新回到上帝,恢复对上帝的信心。克林顿曾说,“我们一方面要把飞船送上太空,另一方面要把上帝请进课堂”。这里传达了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问题,技术的进步和精神的安顿上两回事,越是高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越需要为精神寻找信仰的基础。我们当代中国社会怎么来提升文化的基础,文化中很深层的基础。中国文化的浅薄化直接导致精神的浅薄化。作为个人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作为一个整体的浅薄,就有问题了。由于流行文化的宰制,80年代出生的人的生活有着浅薄化的倾向,他们享受了更多的快乐,但是由于精神的根基太浅,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很容易找到快乐,却很难找到持久的幸福感。如果人生没有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人生就永远会处于迷失之中。精神的飘摇导致生活意义的不安稳,难以适应真实的现实,他们真正适应社会还需要更长的人生的历练。80年代的人和我们六、七十年代人比,我们的精神根基要相对深厚,但因为我们接受了社会的变化,处于生活的矛盾和夹缝之中,生活的压力很大,我有时觉得自己象牛一样的生活。与80年代的人有很大的差异。认识虚无。

第二,回到现实的交往。(哈贝马斯)这就是一种无可奈何。只有通过现实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在人与人的和谐共在中,找到生命的温暖。在黑暗来临的时代,大家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但我们期待通过理想的交往形式来解决人类的精神危机,或者说生存危机,实际上还是浅薄的,或者说本身就是浪漫的,因为交往固然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共契,但交往无法缓解个体人生的深层问题,而且理想的交往是以理想的个人为前提的,恰恰个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意味着哈贝马斯的理想沟通情境实际上是很难真正实现的。当前有一种把交往浪漫化,期待通过交往、对话来解决当前人类的问题。教育也是一样的,期待通过交往对话来解决教育的问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人类生命的疑惑,但问题在于如果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相互的温暖又能维持多久呢?与其相互温暖,不如寻找新的光源。第一和第二路径应该结合。最重要的是因为重新确立教育的精神基础。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第三,走向马克思主义,走向历史。保尔的方式,通过对大我的认同,来缓解小我的忧虑。走向个人与他人的共在,走向历史。格瓦拉把个人交付给陌生国度的革命,以获得个体人生的救赎与人格的超拔。中国1949以来的教育很值得反思,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把人心僵化,用那些政治化的、低劣的东西,包括对道德问题,让我们对道德都失去了一个起码的敬意。关注他人和社会,走向历史,走向人类,走向个人与他人、世界的共在,这对于今天拜物教中的个人仍然是一种价值超越的重要的路径。

第四,走向自然也是一个基本的维度。梭罗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人从城市生活中逃脱出来,完全过着一种纯自然的生活,人维持一种纯粹的生活是很简单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把伦理教化完全抬到生命之上,从而以理扼杀人的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这实际上并不同于朱熹的思想,不能不加分别地打朱熹的屁股,作为思想大师,确有他的合理之处。对于今天,我们确实需要辨证分析,合理吸收。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和欲不是截然对立,关键是一个度的问题,只有当欲适中时,理才能显现出来。欲望的泛滥让人看不到生命的理。欲望会遮蔽人对自我本真的认识,人会迷失在欲望的滥觞之中,这或许是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给今人提供的一个有益的启示,这跟柏拉图的思想相通。在美国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社会,恰恰很多人过着一种回归自然、很简单的生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的本真。

这就是当代社会人格发展的基本的路径。塌实、有根基、与人共在、简朴自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当代人理想的生存样式。

什么是教育?教育核心的问题就是引导人去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自我。认识你自己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哲学的灵魂就是怎样把教育引导到认识自我的路径之上。苏说要关心你的灵魂胜过你的任何事物,把认识自我,端正自我,改善灵魂作为教育的核心使命。

既要走进自我,又要走出自我。立足于自我,但必须要走出自我,不至于陷于自我的情感之中,理智地去思考,超越自我。

 

生活中比较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喜欢张靓影是因为喜欢她的阳光,向上,积极的生活姿态,而现在她慢慢走出了普通人的质色,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个人的思考与写作,是为了使自己更成为自己,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于我而言,写文章本身是为了成就自己。讲课也是为了把自我对问题的认同表达出来,说出来的话是经过了思考,是由衷的言说,反对言不由衷的话语。对于个人而言,你的言说是为了什么?

读大学时,食堂的一个师傅,壮壮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他打饭的姿态很潇洒,始终忘不了他打饭的姿态,体现了生命的本色。何谓敬业?敬业就是把自我生命投入到职业之中,把职业看成是实现自我的方式,惟其如此,职业生活才真正可以内在的焕发自我生命的活力,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规训与命令,才能让人感觉到职业的价值与尊严。对于职业人生而言,职业是形式,生命是内容,只有让你的职业显现出你生命的一种本色,职业成为你生命的一个平台,职业与人生才真正合而为一。

《英雄本色》中的张国荣演得很好,栩栩如生,把张国荣本身的生命品质演绎得充分而细腻。大陆的电影没有把人的生命底色显现出来,人好象只是在演一个与演员生命本身并无多大关系的角色。大陆人的生命姿态其实是很单一的。要么就是悲苦,要么就是张狂。

张国荣、周华健、谭咏磷、童安格,四种不同的个性,生命要有自己的根基,注意你的人生发展,最好是两手握一只苹果。这四个人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忧伤。

从民歌到创作歌曲,民歌有三大内容,忧伤,叙事,爱情,三个关键词。民歌的根在哪里?在民众的生活,爱与美是生命的本真。而生命的底色是以忧伤作为基础。民众是生活在底层,以底层作为基础。人类最优秀的诗歌,有很多是爱情歌,而且大多是在失恋时写的。想象扩张了生活的空间,艺术就是弥补了生命的缺陷。生命本身是有缺陷的,生命的欠然乃是忧伤的本源性基础,民歌恰恰就是显现生命的欠缺。超越民歌之上,就是宏大的社会颂歌,民歌贴近个体生活,贴近生命,爱与美,而颂歌是远离生命,是没有我的。我们曾经生活在颂歌的时代。

流行歌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民歌的回归。它回到个人,回到日常生活,回到本色的生命。流行歌和民歌相通的地方就在于关键词的相通。现在的流行歌就是把日常生活显现出来,生活的叙事。流行歌就是承续了民歌的传统。

流行歌和民歌有什么不同呢?从创作的方式而言,民歌是众人的累积,反映了众人共通的东西。而流行歌也想表达这些,但它是个人化的创作,表达的是生活小叙事,是带有个人性的小叙事。有一首歌叫“味道”,“想念白色袜子的味道”,袜子的味道不可能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想象,他只能表达作为一个小女人对于爱的想象,简单的情性之爱的描述。流行歌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更多诉诸人的情绪,唤起人的倾听欲望,和民歌的整体性的生活叙事大不相同,不是表达的一种普适化的生活想象。民歌相对自然而单纯,没有情绪上的强迫性。他不断刺激你对爱的依恋、对生命本真的回归,但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小叙事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有些事物很快就不再流行了。

流行歌有时会让人沉溺在一种弥散的忧郁之中。有时候可以听听宏大的歌曲,缓解忧伤,比如歌剧、交响音乐。他提供我们一种启示,人需要走出小我。

忧伤的类型分析。周华健很典型,爱到尽头覆水难收,他是一种明亮的忧伤。张国荣的忧伤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忧伤,是生命本身的忧伤,而周只是一种生命表层的忧伤,调侃的忧伤。张的忧伤更能够深深的打动人。童安格是属于那种很精致的人,他是一种雅致的忧伤。他属于生活的很幸福的人,他的忧伤是对别人忧伤的体会,是体验的忧伤,想象中的忧伤,张国荣的忧伤是属于生存的忧伤,是无法至少是难以排解的忧伤,他把自我扎在忧伤的河里面。童不完全是日常生活,有时候走民歌的路子,不一定都是狭小的叙事,写的都比较大。听童的歌就感觉是一个精致的男人写给你的歌。

谭咏麟的忧伤是一种无我的忧伤,谭的唱歌没有停留在个人的叙事之中,传达的是忧伤本身,完全是在演绎歌里的忧伤,歌人合一。谭正因为是无我的忧伤,所以他唱歌很大气。只有无我才可以尽情演绎歌曲本身,而不是演绎自我。这也是我欣赏王菲的原因。

为什么时时有我的张国荣也能达到这样一种很高的境界呢?他的忧伤是沁透生命的忧伤,把我的忧伤扩大来唱歌,是完全用生命来演绎歌曲,而谭是用歌曲来演绎生命。张的人生注定了上悲剧色彩,很难在人生找到幸福的依托。

无我的忧伤,有我的忧伤;想象的忧伤,生存的忧伤。这是从两个角度来看忧伤的类型。他们各自演绎出了自己忧伤的品质。与之相关的是,忧伤从何而来,艺术的形式说白了是生命形式的表达。艺术的品质乃是生命品质的表达,是一个人生存品质的表达。你就是你自己。提升一个人的实践和行为的品质,最关键的还是要提升一个人的生命的品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教育就是要引导人生、培养人生、提高生命的品质。一个人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所谓性格即命运。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不断的回到自我,回到人生,认识自我,是教育对人生引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周杰伦的流行和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有很大关系。这也是代际之间的差异。问题在于不要让年轻一代都喜欢一种类型,不要把你喜欢的强加给别人。我们看待世界看待他人的时候,也要看待自己的心,相互的适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