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残”最需要的是尊重

 花甲小猪 2007-05-25

“助残”最需要的是尊重

顾训中

 

       在刚刚过去的“五二○”全国助残日,本市也轰轰烈烈地搞了许多活动。有人说,设计这个“日”、那个“节”,常常是因为所涉及的那些特定群体在平日里被忽略了。此话颇有几分道理。

       据截止去年年末的统计,全国残疾人总数已达829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34%。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据报载,“助残日”那天,本市一些志愿者举行了名为“一米高度看世界”的轮椅体验活动,考察我们这座城市的无障碍设施以及市民爱心指数。虽然来回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且还是在南京西路热闹地段,却已是有着无数的“沟壑”和某些人为的障碍,让他们感慨不已!

其实,对残疾人士而言,他们需要还不只是坡道、盲道等等有形设施,更是尊重。这是听了一位残疾朋友诉说的故事后让我感悟到的。她说,曾经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几位中老年妇女就在她的身边大声议论着她:“迭个小姑娘长得倒蛮好,哪能会生迭种毛病格拉?”“一定是前世里作孳了,弄得现在迭副样子!”“作孳来!真真作孳啊!”……那位朋友说,她们的议论从上车开始一直到下车,说得她眼泪在眼里转、忍不住要哭出来还不罢休,引得一车的乘客都看着她!丝毫不必怀疑这些议论者的同情和关心,只是这种缺乏起码尊重的同情和关心会给残疾朋友们带来怎样的伤害,却是议论者一点也没有想到的!或许这种伤害比起那种单纯的冷漠、歧视更为可怕。因为,“动机正确”往往会使这种伤害变得更为“正当”而理直气壮、随意发生,因而更难以得到纠正。朋友告诉我,现在她再也不会因这种议论而伤心了,而会象佛经里说的那样,波澜不起,如如不动!这话听得我好一阵心酸!因为,这种心境是在多少次那样的伤害之后才“升华”而来的呀!

残疾朋友们由于种种疾患造成了身体或精神上的某些残缺,但他们在人格上、人生价值上与我们一点也不差。他们理应享有所有人应有的权利和礼遇。他们最容易遭受伤害的是将他们看作“异类”。所谓“尊重”,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在生命的意义上将他们象常人一样看待。只有这样,才不致有意无意地去伤害他们;才会换位思考,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为他们的困难设身处地地考虑,力求不让他们遇到出行或其他生活、工作上的种种不便;才会在援之以手的时候不是居高临下般的怜悯,而是感同身受般的热诚。

有了对残疾朋友这样的尊重,难道还需要等到“助残日”那一天才来个轰轰烈烈?还会有闹市区的道道“沟壑”?还会发生那种“无意识伤害”的故事吗?

       行文至此,听到了掌握四门外语、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学金、曾被誉为“当代张海迪”的北大女博士郭晖求职无门的故事。她说,自己投了上百份简历,“但都因为残疾而被拒”。看来,“助残”之路在我们这里还十分漫长!“尊重”二字说来简单,真正做起来还真不易!

 

2007年5月21日晚写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