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为外资拉开大门 中资寿险面临挑战
|
发布时间:
2007-06-05 16:57 |
字体: |
 |
 |
 |
|
一组数据显示,中国保险业将面临一次巨大的扩张:不久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透露,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将向外资敞开大门,他预测,今年企业年金规模可以达到300亿至500亿元,而今后这个数字还将高速增长。
这些巨大的资金将使包括保险业在内的金融业面临着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年金以及养老保险的新增市场部分不仅将成为保险业的新增长点,而且也将是竞争非常激烈的焦点。
事实上,在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企业年金属于第二支柱;在政府不提供养老金的国家,企业年金则属于第一支柱。在具有发达的养老金市场的国家,正规的企业年金计划已经具有一百多年历史,可是对年轻的中国保险业来说,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
今天,一批又一批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很多把目标放在连续四年蝉联全国保费冠军的江苏,其着眼点就在于企业年金和养老金这块大蛋糕。
前不久中国已经承诺年金市场为外资保险巨头推开了大门,虽然外资险企尚未进入申请程序,但闸门一旦开启,外资险企对市场的冲击很可能不可小视。实际上,
2005年,中意人寿拿到了200亿大单,而作为独资公司的美国友邦保险,能拿到中石油这样的超级大单,从某种程度上已经给内资保险公司敲响了警钟!在江
苏,50亿最大年金保单也被外资保险公司夺得,这一单就相当于全省保费的十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资寿险公司中,与外资合资的中
方往往都是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如中英人寿的中资方中粮集团,中法人寿的中资方中国国家邮政局,中意人寿的中方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信诚人寿的中方股
东中信集团等等,如果这些外资险企接单中方股东单位的企业年金业务的话,将给市场带来更大的震动!(沈国仪/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