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兴中西部必须培育“土老板”

 老庄走狗 2007-06-11

复兴中西部必须培育“土老板”

    
 一直被国人视作贫困落后代名词的中西部,在历史的长卷中曾浓墨重彩地书写过。如今中西部的大开发,其实我们更愿意理解为“中西部的大复兴”。
 
 在新石器时代,中西部地区的大溪文化、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在中国就有着颇大的影响,表明当时东西部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春秋战国时期,西部的秦国在耕战背景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王朝。秦汉三国时期,中西部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先后被称为“天府”。关中地区曾是秦代和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从关中以西,汉代的丝绸之路十分通达,有“胡商贩客,时见于塞下”之称;丝路两旁农牧兼营,河西、西域地区屯田众多。
 
唐代前期,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然有重要的地位。关中地区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区,唐代西北地区占全国10%的小农提供了全国90%以上的“和籴残粮”,故史载“入河湟之赋税满右藏”是形成国库“财宝山积”的一个重要原因。唐代有“扬一益二”之称,说明益州成都一带仍然是经济与文化发达的地区,可与长江下游的扬州相提并论。
 
 安史之乱后,中西部社会经济受到严重摧残。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中国经济中心开始移向东南地区。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也随之转移。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开始大大下降。宋虽然仍刻意在西北营田,但由于党项等民族阻隔,加上生态环境恶化,河流改道、断流,沙漠化加重,重开的青唐道又多有不便,丝路一度受阻。同时,由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方海上丝路日益繁荣,逐渐取代了西北丝绸之路的地位
 
 南宋末年纷繁战乱,对中西部社会经济的影响尤大,唐宋逐步形成的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明代的洪武大移民,对西北陕西、甘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一带的控制相对削弱,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多有负面影响。
 
 明清以来,东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差距拉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捷。清代前期在河西和北疆大规模移民屯田,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个开发高潮,但东部地区的发展更快。道光以后外国侵略势力入侵,移民垦殖业受创,屯田荒废,在干旱和风沙的影响下,沙漠化推进明显,适合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地区减少,中西部许多地区走向一种生态性贫困。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经济中70%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仍十分落后。由于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国家将工业重点投向西部地区。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大量厂矿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形成的工业布局,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有所减少。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按照梯度理论,重点开发东南沿海地区,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向等方面向东南地区倾斜,极化效应和回流效应十分明显,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几千年来,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地位不断下降,既有其自然因素,也有其社会因素。
 
 一是气候影响。中国的气候总的来看是日趋干旱,这在西北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明清时期中纬度的黄河流域普遍干冷,自然灾害频率增大。在西北地区,干旱与沙化趋势特别明显,水资源尤为缺乏,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影响都很大,特别对传统农牧业经济影响明显。
 
 二是区位与地貌的影响。内陆区位与海洋区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条件下,内陆土质松软的地区更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沿海经济便在交通、资源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唐宋以来的中西部社会经济衰落和东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正是这一种趋势的体现。
 
三是人口密度和人口素质的影响。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人口的数量和素质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因素,早在宋代中国文化中心即东移南迁,中西部人口因为受到经济衰落所导致的教育落后的影响,总体素质相对偏低,这也是一个制约中西部发展的瓶颈。
 
综上所述,中西部地区曾有过巨大的辉煌,因历史与地理等原因,才造成如今东西部的较大落差。
 
 2000年11月底,国务院颁布开发西部的最新政策措施,提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投资优惠、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和对人力资源作出投资等四方面的政策。中西部投资发展从此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一大热点。
 
 最近几年里,中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在基础薄弱、资金紧缺等不利条件下,解放思想、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带领中西部各族人民发奋图强、开拓进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西部地区大规模、高密度的招商引资,引进人才,不但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日益提升,更是强化了中西部人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激发了中西部人民的创业热情。
 
 但是,仍有不少地方依然依赖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倾斜,盲目夸大对外招商引资的作用,过分的眼睛向外,精力向外,政策向外,导致了内部资源利用不足,内部潜能挖掘不足,内部机制培育不足,忽略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基本辩证法。实践已经证明,光靠外界的输血,却忽视了自身造血功能的培育,是一种舍本求末、治标不治本的偏颇做法。东部经济,特别是浙江经济的高速稳步发展,招商引资虽然功不可没,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数量巨大的本地民营中小企业的强势崛起。浙江经济的发展,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构成经济命脉的无数经济细胞,通过多年的市场磨砺和培育,每个细胞都很强壮,都有顽强的生命力,都具备了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
 
 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强壮了,才能构成强壮的肌体,才能与外来力量和谐对接与融合,才能形成更为强大的经济合力,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经济实力。中国老板学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的老板。中西部地区只有培育造就数量更多、观念更新、素质更好的本土老板,才会涌现数量更多、效益更好、实力更强的本土企业,才会从根本上促进当地经济高速持久地发展。
 
 但中西部民企老板素质偏低,民营中小老板数量偏少,除了危机意识和商业进取精神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培养造就老板的教育培训体系。对于中西部广大的中小企业老板和创业群体,国际上流行的MBA和EMBA课程其实并不适合他们,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也未必全是灵丹妙药。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切合中国国情、符合中西部实际、从根本上激发诱导创业激情、从根本上解析成功之道的老板教育培训体系,来激励、启发、启动和指导,并为他们提供现实有效的系列服务。
 
 基于这种认识,2004年底,我提出了“做好老板,办好企业,搞好经济”的中西部复兴新理念,继而推出的“东风西渐”工程,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东风西渐”工程是以浙江为起点,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它以“中国老板学”为理论基础,根据中西部地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结合大量的“浙商”成功案例,运用独创的“老板适配法则”,深入解析中国老板成败之根本,采用讲座、培训、研讨、顾问等形式,为中西部地区各类老板与创业者提供系统的教育培训、顾问咨询服务,使中西部地区老板更好地激发创业热情,增强创业底蕴、提升自我素质,更好地强化管理、拓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风西渐”工程,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是一项中西部复兴的“造血”助力工程。我与玉人堂机构愿与中西部各级地方政府一道,共同为中西部地区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