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诗人周恩来 - 马失蹄

 lerjohn 2007-06-23
革命诗人周恩来
[ 原创 ] [2007-06-20 00:07:39 | 马失蹄 ]
此日记TrackBack地址: 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182246393008740

    在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毛泽东的诗词无疑是独占鳌头,堪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诗中“状元”。毛泽东的诗词气势恢宏,有一种掌控天下,“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革命情怀。从毛泽东的诗词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摧枯拉朽之气扑面而来,顿觉一个伟人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天下时局,哪怕是世界列强,在毛泽东的眼里无非是“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而已。毛泽东的诗词往往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天不算高,“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海不算深,“敢下五洋捉鳖”。
    相对于毛泽东洋洋大观的豪迈诗词,周恩来一生作诗不多。这是因为他“在认定了主义不变”之后,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日理万机。他的诗作都是在青年时期所作,我们说诗歌是最接近人们灵魂的艺术。青年时代的周恩来以诗言志,或抒发胸中磅礴之气,或荡涤世上阴霾之物;或为国而忧,或为民而思。无论是他所作的古体诗还是新体诗,我们都能感受到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灵魂呼之欲出。
    周恩来的诗隽永而不失其豪迈,细腻而不失其恢宏。我们所能见到的周恩来最早的诗作是《春日偶成》,当时正值辛亥革命之后,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虽被推翻,然中华民族仍面临外敌欺凌,各地军阀各自为政,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目睹生灵涂炭,外侮猖獗,周恩来愤而作《春日偶成》一诗,该诗曰:“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发誓扫清笼罩在中华民族头上的“烟霾”的革命情怀。
    1916年,周恩来在送别其好友张蓬仙时,更是借诗以抒发其鸿鹄之志。他作了三首诗,其一曰:“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蛰下酒话当年;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其二曰:“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其三曰:“同侪争疾走,居独著先鞭;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惟有交游旧,临岐意怅然。”
    这三首诗表达了周恩来在面对“险夷不变”时的当仁不让,誓把民族苦难一肩挑,满腔爱国热情于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1917年,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东渡日本求学,他写下了一首慷慨激昂的“大江之歌”,其诗曰:“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其意境高远,令一般平庸之辈不敢仰其项背。
    除古体诗外,周恩来还写了不少新诗,如以下的一首;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
  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最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
  何如作了感人的永别

   没有耕耘/哪有收获
  没播革命的种子
  却盼共产花开
  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
  却不用血来染他
  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
  也随着死生
  只是他们却识不透感人的永别
  永远的感人

  不要希望人家了
  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
  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
  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散在人间/血儿洒在地上

  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
  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
  还要努力为死
  便永别了又算什么
    这首诗歌颂了革命烈士的视死如归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表达了周恩来“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的雄心壮志。他不是坐等着“赤色的旗儿飞扬”,盼望着“共产花开”,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就算把“血儿洒在地上”也在所不惜。
    我们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缅怀,是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稍有改变的,他在全中国人民心中已是一座永远的丰碑,我们就以下面一首词来表达我们对他的思念吧。
    水龙吟·颂周恩来

    一生尽写春秋,名垂千古知良弼。
    胸宽瀚海,节高耸岳,根深社稷。
    俯首于民,坦襟事友,横眉对敌。
    要神州奋起,壮心不已,为公仆谁能及。

    还忆当年星坠,恰人间雪飞如席。
    哀思遍野,心随风颤,泪同雨泣。
    惊起轩辕,寒春血涌,金秋雷激。
    愿英灵安息,凌烟阁上,看山川碧(楚闲客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