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将四十”篇:许晖,行者不惑

 铃儿响叮当 2007-06-28
“人将四十”篇:许晖,行者不惑

作者:HYSONN CHEN

发表时间: 2007-04-17
 
  明年四十,许晖的新事业才刚刚开始。

  “我们要快!这种‘信息移民’速度很快,否则中国人都去Secondlife创造财富了。”许晖这样解释他的HiPiHi公司。如果没有亲眼见过,可能没人真正明白让他又发少年狂的究竟是什么。

  电脑屏幕上,一位红衣少女飞行于广袤的天地间,随后降落在一片湖畔空地。随着几下鼠标点击,一座缀着青藤的红砖小楼出现在少女面前。推开门,房间是空的——作为你在这个虚拟世界的“化身”(avatar),她和她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你的创造以及基于财富创造的平等交易。

  是的,这就是另一个人类社会。眼前这位大学教师模样的中年男人就是“造物主”。确切的说,他创造的是将互联网从平面变为立体,让人人都有成为“造物主”的可能。当然,这种以电脑三维和互联网搭建的“现实”还有多个版本,许晖口中的Secondlife(“第二人生”)来自美国林登试验室,是目前最成功的一个。

  他正在做的,尽管被朋友们认为是“迄今为止,听到的最玄的一件事”,却一如他过往的人生,将为别人创造价值,也为自己创造着更大的可能。

  20岁:走出机关,不做不想做的

  在他的“第一人生”,许晖并不像HiPiHi中的居民,可以在飞行中、在鼠标点击中轻易实现梦想。从20岁开始,他就一步步用脚丈量着与梦想的距离。

  1990年大学毕业后,许晖幸运的回到老家南昌端起了政府公务员的铁饭碗。不到一年时间,这位22岁的党组秘书又被派去基层锻炼。在那里,许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选择:走!

  他说,“我从来不想在机关待一辈子”。不过,当时的想法并不像现在看来这么简单。1990年,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不是“成为国家的人”,就是当个体户。而后者意味着没有保障、风险重重的生活。20出头的许晖却在那一天放弃了铁饭碗,“没跟组织打招呼”就走了。

  “那是江西南昌鄱阳湖边的沙化地带,往回走时,又是风又是雨,打的眼睛睁不开,也不管这么多了。”就这样走了不知道多远,他才找到回南昌的车。

  十多年后的这个初春的午后,阳光穿过北京依旧干冷的空气,射入许晖的新办公室,他讲述着那个少年的勇气与迷惘,语气突然激昂起来,鄱阳湖畔的大风大雨仿佛就在昨天。

  头也不回的走出那片大雨浸透的沙地,许晖才真正开始从校园踏进社会。

  带着满身雨水泥沙,许晖回家后大病一场。虽然勇敢地放弃了安稳的人生道路,下一步如何走,他还没有答案。高烧中,许晖想到了自己的母校。

  整个80年代,理想主义燃遍全国,武汉大学也不例外。时任校长的刘道玉是一个更具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三次拒当高官早已传为佳话。刚入校,初生牛犊的许晖就敲开了校长家的门。一席长谈令他回味至今,特别是老校长说的“勤于思,敏于事,胜于行”。

  于是在毕业一年后,迷惘的许晖从机关又回到武大,他想在这里明确自己真正想做和不想做的。熟悉他的老师说,来读研吧,或者出国留学。徘徊于东湖之滨、珞珈山麓,最终他下了决心:“我是行者,并不是学者”。

  30岁:回归校园,想想做什么

  30岁之前,他的足迹辗转于武汉、海南、北京的金融投资界。22岁那年的一场大雨,并没有模糊他的视线,“行者”就此成为许晖在“第一人生”的主要角色。

  三十而立那年,许晖依旧“起而行之”,在一片反对声中从金融领域转战陌生的互联网。

  在头两年里,他先在MyWeb推广电视上网,后又联合席殊书屋建立网上书店。“水泥+鼠标”的电子商务模式成为这个中国互联网“老人”的代表作。

  不过,就在新千年的狂欢来临之际,这位“行者”却说“十年戎马生涯,很累”。

  穿行于新旧两个不同行业的他,又一次让所有人意外。这一次不是“行”而是“停”。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他十年来第一次停下了脚步。

  “当时什么都不想,谁跟我谈生意我跟谁急。”在北大国际的EMBA班,他一心就想“空下来”。此时,北大东门外的中关村,互联网热潮正达到顶点。

  而这位曾经的网络先锋就在校园里,在与同学的谈笑中悟着自己的人生。停下来,是为了走得更远。究竟有多远,许晖想起老校长的话,“思想无边界,思想无围墙。”这句话曾经让不到20岁的他激动不已,现在又是他冲破人生边界的时候了。

  30岁,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他从自己的校园生涯出发,牵头办起了“EMBA俱乐部”。一切都是顺其自然。80年代的大学校园为他和这群EMBA学员烙上了理想主义的印记。这个俱乐部,就是为这样一群人创造的在商不言商的平台。

  “那时我们30多岁,都是80年代上的大学,又是60年代出生”,许晖把这个群体称作“386”。他们组织了CEO商务万里行,在新加坡、在日本、在商业内外继续着“行者”的探索。如同当前他全身心投入的HiPiHi,许晖要用行动将理想化的人生变为现实,无论是以俱乐部还是以网络虚拟的形式。

  一步步走来,武大还有EMBA班同学间的纯粹情谊都成为他向前的动力。他常说,谁也不会想到,那个跟自己一起喝酒的朋友,今天会成为商业上的伙伴。不计回报,投入进去,总会有收获的,这是他的总结,也时刻鼓励着自己。

  40岁:再出发,做想做的

  现在,“386”正升级为“486”。谈到即将到来的40岁,许晖说,人到四十应“不惑”。

  “如果到了40还在考虑怎样选择,那就晚了。关卡、挑战,应该是20岁时想的。不管是工作、生活、感情、家庭,到了40岁你就知道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40岁再出发并不晚。但若脱离自己20岁时的性格、30岁时的积淀,40岁的新选择就是无源之水。因此,许晖为40岁定下的方向,与其说是新选择,不如说是顺势而为。

  当内因外因归结为一个方向,40岁自然意味着自信而坚定,“20岁时别人一说到机会,自己就热血沸腾去做。到了40岁,诱惑就不容易了。即便热血沸腾,也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去做。”

  归结为一点,40岁当知道自己是谁,进而遵从自己的内心行动起来。

  无论在拥挤的小公寓,还是在去年9月才搬进的新办公区,许晖始终快乐的面对这份快乐事业。在他心目中,HiPiHi就是一个可以承载每个人的梦想、在创造中带来快乐的平台。HiPiHi这几个跳跃的字母间,正传递着happy(快乐)的信息。

  虽然路还很长,但是他相信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个值得投入一辈子的事业,而且对明天充满乐观。除了EMBA班美方负责人杨壮所说的3ison,PASSION(激情),VISION(远见),MISSION(使命);许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行动。

  明年四十。他,已经准备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