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春雷 :稻(五):瓦维诺夫的悲剧
萧春雷
2003年7月10日 皮肤把我们囚禁其中,仿佛一个移动的贴身监狱。我们住在皮肤里,一直到死。
单看了这本书的目录,对我便有极大的震撼。萧春雷这本专著《我们住在皮肤里》,对人体各器官进行了文化解剖,写得妙趣横生—— “大好头颅” 一颗头颅,搁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的中心,历史的起点与终点。 求你显示的面孔 没有任何事物像人类俄面孔那样亲切,那样深沉的感动我们。可是,我们却来到了一个无面孔时代。从原始面具到现代互联网,假面舞会变成了无面盛筵。 头发的故事 保全头发往往要现出头颅,只有人类如此高贵或荒谬。文明高于我们的生命。 “画眉深浅入时无” 眉毛完全是可有可无的零件。雕塑家刻画人物,往往忽略了眉毛。 眼睛与世界 除了最重要的事物,眼睛差不多看见了一切。 致命的目光 我的想法是:目力太好的人,日子往往过得不好。 鼻论 克娄巴特拉的鼻子要是长得矮一点儿,整个世界的面貌就会大不一样。 世间的气息 世间最感人的气息并非来自香料,也不出自高级调香师之手。那是极普通极平淡的气息,亲切、安宁、温暖、甜蜜,来自你的爱人,你的母亲、你的女儿。 耳朵与听 贝多芬耳聋,他只好倾听内心的声音。他的临终遗言令人心碎:“在天上我就可以听见了。” 嘴的滋味 嘴是和食物打交道的,性也是一种食物。接吻就是把另一个人放在嘴里,尝尝他的滋味。 咬牙切齿 不能咬牙切齿,舌头说出的话,怕也没有多少分量。 ...... 鲜血向前喷涌 以血统的名义,世界每天都在失血。 这本书我还没有开始看,我抱着对此书著作者的敬仰之情,想要在自己内心平静的状态下细读并且熟读,然后让身边的人一起透析与分享书中精湛的语句。希望能够给我、给朋友们带来对生活、情感、事业的意志,珍惜拥有的一切,更好的活着…… 《我们住在皮肤里》的简体、繁体、韩文三种版本书影 萧春雷
前几天,收到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寄来的一本韩文书,双眼茫然之际,总算在内文找到几个熟悉的汉字——自己的名字,才知道原来是拙著《我们住在皮肤里》的韩文版。编辑附信说版税会稍后汇来。我知道不值几个钱,前年该书版权卖给台湾,也没拿几个钱。 虽然出过7本书,但销量都很小,出版社编辑安慰我说我的书是常销书而非畅销书,我也接受了这种命运,所以不热心推广。7种书里,只有这本《我们住在皮肤里》市场反映较好些,有过再版,2004年将繁体字版权卖给台湾三言社,我在网上看到介绍,反映还不错;今年又卖给了韩国Prunsoop出版社。这两种版本,都比简体字版精美。今天上午有点清闲,突然想到不妨将书封皮拍照了搬上博客。 手中拿着本读不懂的自己著作的感觉很奇怪。书中引述的人名书名,均在括号里标注了原文汉字,所以我还不能说一字不识;还有就是每篇首页插图上写了汉字“面”、“舌”、“手”之类的字,想来韩国人也识的——朝鲜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那感觉像在茫茫夜空寻找罕见的几颗星星,很快我便意兴阑珊,将它归入书架。 前段时间委托光合作用书房帮我找出版社买《文化生灵》和《我们住在皮肤里》各50本,他们联系的结果是,出版社已经没有了这两种书。这意味着它们已经在大陆绝版(说不准有些书店里还有没卖完的几本),要买也只能买繁体版和韩文版了。糟糕的是,我手头也只有一两本样书——告诫自己藏紧点,什么朋友也不送。 2006年8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