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科属】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实。
【别名】寒瓜、夏瓜、水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入心、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主治暑热疰夏,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舌生疮,风火牙痛,热病烦渴以及尿路感染,高血压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西瓜瓤含水分 94.1%,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4.2克,粗纤维0.3毫克,灰分0.2克,钙6毫克,磷10毫克,铁O.2毫克。胡萝卜素0.17毫克,硫胺素O.02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此外,还含有瓜氨酸、精氨酸、丙氨酸、氨基丁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磷酸、苹果酸、乙二醇等。
【食疗作用】
1.清热解暑 西瓜含有大量水分、多种氨基酸和糖,可有效补充人体的水分,防止因水分散失而中暑。同时,西瓜还可以通过利小便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而达到清热解暑之效。
2.补充营养 西瓜在所有瓜果中果汁含量最为丰富,其果汁几乎包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
3.美容,抗衰老 西瓜汁犹如人体的清道夫,能排除体内代谢产物,清洁肾脏及输尿管道,同时还可激活机体细胞,达到美容及延缓衰老的功效。
4.帮助蛋白质的吸收 现代研究发现,西瓜汁中含有蛋白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水溶性蛋白质,以帮助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5.利尿降压,治疗肾炎 西瓜中瓜氨酸和精氨酸能增进大鼠肝中尿素的形
成而导致利尿,西瓜的配糖体也具有利尿降压作用。西瓜含有少量盐类,对肾炎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6.预防疾病 西瓜翠衣(西瓜皮)营养十分丰富,含葡萄糖、苹果酸。枸杞碱、果糖、蔗糖酶、蛋白氨基酸、西瓜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有消炎降压,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胆固醇沉积,软化及扩张血管,抗坏血病等功效,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
生。
7.治疗咽喉及口腔炎症 以西瓜为原料制成的西瓜霜有消炎退肿之效,吹敷患处,可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诸疾。
[保健食谱]
1.鲜西瓜汁 鲜西瓜1000克,去皮及瓜籽,捣汁服用,每日2次。功能清热解暑,除烦止呕,利大小便。适用于热病烦渴,中暑头晕,干渴作呕,小便不利,尿道感染及大便干燥等病症。
2.冰糖西瓜 新鲜西瓜1个约3千克,以小尖刀开一小口,取出部分瓜瓤,放入冰糖50克,以瓜皮封口,隔水蒸90分钟,待凉后,吃瓜饮汁,日服1个,连服7天。功能清热润肺,可用以治疗咳嗽少痰,痰粘稠不爽等病症。
3.瓜皮赤豆茶 新鲜西瓜翠衣、新鲜冬瓜皮各50克,赤小豆30克。以上三味洗净,同置瓦罐中,加水500毫升,以小火煎20分钟,滤出汤汁,当茶饮用,连服10天。本茶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宜于肾炎及心功能不全所致的水肿患者饮用。
4.翠衣鳝丝 粗鳝鱼肉500克,熟猪油500毫升,鲜西瓜皮150克,鸡蛋1枚,葱、蒜各适量。将鳝鱼肉冲洗干净,用刀批成片,再改刀切成丝,然后用清水漂洗一次,捞起沥干水,并用干纱布吸去水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块,捣成泥状,滤出翠衣汁,加人淀粉,制成翠衣汁淀粉备用;鳝丝装人盆中,打人蛋清,加翠衣汁淀粉,精盐,料酒,抓匀;将锅置火上,倒入熟猪油烧热,放入鳝丝、蒜末、葱白末滑炒,视色变白后捞出沥油;原锅留少许油上火,投入葱、蒜,再放人鳝丝,加少许瓜皮汁、料酒、精盐翻炒,用淀粉勾芡,颠翻几下,淋入芝麻油,起锅装盘即成。本肴具有补虚损,祛风湿的功效。适宜于久病虚损,形体瘦弱,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及夏季体质虚弱者食用。
5.西瓜炒蛋 西瓜瓤5O0克(黄色最佳),鸡蛋5枚,素油100毫升。将鸡蛋打入碗内,西瓜瓤切成丁,用干净纱布包裹西瓜瓤丁,略挤去部分水分,然后放进盛有鸡蛋的碗内,加入精盐并调匀备用;炒锅放火上,倒入素油并烧热,放入调好的鸡蛋瓜丁糊,炒熟即成。本肴具有滋阴润燥,清咽开音,养胃生津的功效。适宜于阴虚内燥。肺虚久咳,咽痛失音,热病烦躁,胃燥口干,小便短赤及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食用。阴虚燥热体质者,宜常食之,为滋润清燥保健之佳肴。
【注意事项】西瓜性寒质滑,凡中寒湿盛,脾虚泄泻者忌食。
【文献选录】
《饮膳正要》:“主消渴,治心烦,解酒毒。”
《日用本草》:“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
《丹溪心法》:“治口疮甚者,用西瓜浆水,徐徐饮之。”
《食物本草》:“疗喉痹。”
《本草纲目》:“皮气味甘,凉,无毒,主治口、舌、唇内生疮。”
【文化欣赏】
宋·文天祥。《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清 陈维菘。《洞仙歌·西瓜》:“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清·赵善庆。《西洋瓜》:“竞传异种远难详,且剖寒浆自在尝。因产西方皆白色,为来中土尽黄瓤。”
民间故事:清嘉庆年间,甘肃中部连年大旱,禾苗尽枯。一农民突然发现山坡下有几株瓜苗,长得青翠欲滴,令他十分惊奇。不由仔细观察,原来这几株瓜苗是长在田鼠打洞抓出来的砂砾堆上,大概是田鼠搬运时漏下的吧。再仔细抓开砂砾一看,下面的土壤竟然是湿的。因此悟到铺沙具有
保墒抗旱的作用。后来就在沙坡地上种瓜,甘甜可口,俗称沙瓤瓜。
香蕉

【科属】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别名】甘蕉、蕉果、蕉子。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入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生津,润肠解毒,养胃抑菌、降压降糖。主治热病伤津,烦渴喜饮,便秘,痔血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7.1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9.5克,粗纤维0.9克、灰分0.7克,钙9毫克,磷31毫克,铁0.6毫克,胡萝卜素0.25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O.05毫克,尼克酸0. 7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此外,还含有果胶,少量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香蕉中碳水化合物十分丰富,其果糖与葡萄糖之比约为1:1。
【食疗作用】
1.补充营养 香蕉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及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必要时可以充饥,补充营养及能量。
2. 清肠热,通大便 香蕉为性寒味甘之品,寒能清肠热,甘能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大便秘结之症,是习惯性便秘患者的良好食疗果品。
3. 治疗脂肪痢 香蕉果糖与葡萄糖之比为1:1,这种天然组成比例,使香蕉成为治疗脂肪痢的佳果。
4. 保护胃粘膜 动物实验证明,香蕉能缓和胃酸的刺激,所含的5-羟色胺能降低胃酸,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对胃溃疡有改善作用。未成熟的香蕉中存在一种化学物质,能增强胃壁的抗酸能力而使其不受胃酸的侵蚀,且能促进胃粘膜的生长,起到修复胃壁的作用。
5.降血压 香蕉中含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物质,可抑制血压升高,对降低血压有辅助作用。
6.抑菌解毒 香蕉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对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对人体具有消炎解毒之功效。
7.防癌抗癌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能将体内致癌物质迅速排出体外,其经细菌消化生成的丁酸盐是癌细胞生长的强效抑制物质。此
外,5-羟色胺也能保护胃粘膜,改善胃溃疡,预防胃癌。因此香蕉是一种较好的防癌、抗癌果品。
【保健食谱】
1.香蕉粥 新鲜香蕉250克,冰糖、粳米各100克。先将香蕉去皮,切成了
状;粳米淘洗干净,以清水浸泡120分钟后捞出沥干;将锅放火上,倒入 1000毫升清水,加入粳米,用旺火煮沸,再加入香蕉丁、冰糖,改用小火熬30分钟即成。本粥具有养胃止渴,滑肠通便,润肺止咳之功效。适宜于津伤烦渴,肠燥便秘,痔疮出血,咳嗽日久及习惯性便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食用。无病者食之可强身健体,补脾润肺。
2. 香蕉橘子汁 新鲜香蕉、橘子各100克,蜂蜜3O毫升。先将香蕉去皮并捣烂成泥,橘子洗净捣烂取汁;将橘子汁混入香蕉泥中,再加入蜂蜜并调匀即可饮用。每日2次,连服数日。本汁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止咳化痰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火上炎,大便秘结,痰多咳嗽等病症。
3.油炸香蕉夹 香蕉1000克,花生油1000毫升,豆沙馅125克,鸡蛋清150毫升,白糖150克,京糕100克。先将香蕉去皮,切成长方形片,京糕碾成泥备用;香蕉片铺平,用京糕泥抹匀香蕉片的三分之一,并在上面盖一片香蕉片,抹上一层豆沙馅,再盖上一层香蕉片,然后用手将其轻轻压实,即成香蕉夹;鸡蛋清放入碗内,用筷子沿一个方向不断搅动成泡沫状,再加人淀粉拌成蛋清糊;将锅置火上,加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后,把香蕉夹放入蛋清糊中挂糊,投入锅中,炸成金黄色捞出,摆入盘内,撒上白糖即成。本食具有健脾胃,润肠燥的功效。适宜于脾胃虚弱,饮食食减少,肠燥便秘,痔疮出血等病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患者食用亦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香蕉性寒滑肠,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不宜多食、生食;胃酸过多者不可食用,急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忌食;香蕉不宜和甘薯同食
【文献选录】
《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
《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生疮,解毒酒。干者解肌热烦渴。”
《本草纲目》:“除小儿客热。”
【文化欣赏】
民间传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由于吃了香蕉获得了智慧,因此人们称香蕉为“智慧之果”。
海外风俗:非洲一些国家人民认为常吃香蕉可使人的皮肤柔软光泽,眼睛明亮,尤其有益于中年人的健康,使人精力充沛,延年益寿,故常食之。
葡萄

【科属】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成熟果实。
【别名】草龙珠、蒲桃、山葫芦。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滋阴生津,强筋健骨,通利小便。主治气血虚弱,肺虚久咳,肝肾阴虚,心悸盗汗,腰腿酸痛,筋骨无力,风湿痹痛,面肢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果实中含蛋白质0.2克,钙4毫克,磷15毫克,铁0.6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o1毫克,尼克酸0.1毫克,维生素C4毫克,维生素 A 0.4毫克,钾 252毫克,钠 2.0毫克,镁6.6毫克,氯2.2毫克。另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本糖以及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食疗作用】
1.抗病毒,杀细菌 葡萄中含有天然的聚合苯酚,能与病毒或细菌中的蛋白质化合,使之失去传染疾病的能力,尤其对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2.防癌抗癌 葡萄中含有一种叫自藜芦醇的化合物质,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扩散,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功能。
3.抗贫血 葡萄中含具有抗恶性贫血作用的维生素B12,尤其是带皮的葡萄发酵制成的红葡萄酒,每升中约含维生素B12。12~15毫克。因此,常饮红葡萄酒,有益于治疗恶性贫血。
4.降低胃酸,利胆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葡萄中还含有维生素P,用葡萄种子油15克口服即可降低胃酸毒性,12克口服即可达到利胆的作用,因而可治疗胃炎、肠炎及呕吐等。
5.抗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发现,葡萄酒在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同时,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度密脂蛋白不仅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常食葡萄(葡萄酒),可减少冠心病引起的死亡。同时,葡萄中钾元素含量较高,能帮助人体积累钙质,促进肾脏功能,调节心搏次数。
6.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 葡萄果实中,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丰富,可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对治疗神经衰弱和消除过度疲劳有一定效果。
7.利尿消肿,安胎 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吵、浮肿等病症。
【保健食谱】
1.酒酿葡萄羹 葡萄、江米酒、白糖各500克,樱桃、桂花、芝麻各少许,湿淀粉适量,江米酒100毫升。将葡萄洗净,顺长切开,剔籽去皮,与白糖、桂花、芝麻一起放入碗中,洒少许清水,搓匀,在案板上拍实,切成小方丁为元宵馅,风干待用;锅放火上加清水煮沸,加入白糖,用勺搅
匀,待烧开后撇去浮沫,投入葡萄,用湿淀粉勾成流芡,再加入江米酒稍煮;另取锅放火上,放适量清水煮沸,下元宵煮熟,然后捞出元宵,放入盛有流芡的锅内,撒上樱桃,待元宵、葡萄、樱桃均浮在面上时,出锅装入汤碗即成。此羹具有补益肺脾,养血安胎的功效,适用于脾虚久泻,饮食减少,脾虚自汗,妊娠胎动不安等病症。无病者食之能强身健体。
2.鲜葡萄汁 新鲜葡萄100克,白糖适量。将葡萄洗净去梗,用清洁纱布包扎后挤汁;取汁,加白糖调匀即成。一日分3次服完。此汁具有和中健胃,增进食欲的功效。适用于婴儿食欲不振,厌食诸症。常饮此汁,能延年减肥。
3.葡萄藕地蜜汁 鲜葡萄、鲜藕、鲜生地各适量,白沙蜜500毫升。“三鲜”分别捣烂取汁,各取汁100O毫升,加人白沙蜜调匀即成。每服200毫升,一日服3次。该汁具有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可治疗淋证,尤宜于热淋伴尿路涩痛者饮用。
4.拔丝葡萄 葡萄250克,鸡蛋3枚,干淀粉、面粉、白糖各适量,花生油500毫升。葡萄洗净,放入开水略烫后取出,剥皮剔籽,沾上面粉;把鸡蛋清打入碗内,搅打成蛋白糊,再加入干淀粉拌匀;锅放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改用小火维持油温,将葡萄挂蛋白糊后,放人油锅慢炸,至浅黄色时倒入漏勺沥油;取净锅放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加入白糖,炒至糖变色能拉出丝时,倒入炸好的葡萄,挂匀糖浆,起锅装入抹上一层芝麻油的盘内,配凉开水食。此方具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神疲心悸,风湿痹痛,腰膝无力,神经衰弱等患者食用。无病者食之则有滋补强壮身体之功。
【注意事项】葡萄含糖量高,便秘者不宜多食;外感有表证者慎食。
【文献选录】
《神农本草经》:“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
《名医别录》:“逐水,利小便。”
《滇南本草》:“大补气血,舒筋活络,泡酒服之,能治阴阳脱症,又治盗汗虚症。”
《百草镜》:“治筋骨湿痛,利水甚捷,除遍身浮肿。”
《随息居饮食谱》:“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止渴,安胎。”
【文化欣赏】
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唐彦谦。《葡萄》:“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元·郑允端。《葡萄》:“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
清·吴伟业。《葡萄》:“百斛明珠富,清阴翠幕张。晓悬愁欲坠,露摘爱先尝。色映金盘果,香流玉碗浆。不劳葱岭使,常得进君王。”
清·陈维菘。《青玉案·夏日怀燕市葡萄》:“风窗冰碗谁消暑?记百颗,堆盘处。掬罢盈盈娇欲语。轻明晶透,芳鲜圆绽,小摘西山雨。”
清,萧雄。《葡萄》:“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赛过荔枝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
核,藕洗净刮去表皮切片;将百合、枇杷、藕片放锅内,加水煮熟,用湿淀粉调成羹,稍煮即成,盛入有糖、桂花的碗内。此羹有健牌润肺之功效,适宜于肺结核,久咳,吐血,病后虚烦,口渴等病症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