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相 不 二
世间俗论,体相而已。又复尝将体相各立,分别两陈,或曰相自体来,离体无相,是以只知有体之相,不知无体之相;但识有相之体,不识无相之体,斯谬矣!若夫
相自体出者,自当先识其体而后见相,若是者,亘古未尝闻也。但观世人,皆自先行见相,而后思维,当有其体,若其无体,相自何来?如是思维,而体存焉。是以
体自相出,非自体来,体为众相之共相,相为共体之别体。离体无相,离相无体,此皆世间浅智之俗论耳。若是思维,安得无体之相,无相之体?所谓大智洪开,得
真自在者,亦皆龟毛兔角,九天飘渺之事矣!
唯之一字 吾不喜闻 2007-06-05
来问:“唯识章只不承有外境,却不谓境无,何以成唯识?”此正未了本书意思耳。书中明言:唯者,殊特义,非唯独意云云。
内心外物,分成两界对立,此于真理太悖。悟到心境浑融,方是实际理地。近世哲学不谈本体,则将万化太原、人生本性、道德根底一概否认。此理本平常,本著显,直缘人自锢于知见,不能证得。
哲
学家谈本体者,大抵把本体当作是离我的心而外在的物事,因凭理智作用,向外界去寻求。由此之故,哲学家各用思考去构画一种境界,而建立为本体,纷纷不一其
说。不论是唯心唯物、非心非物,种种之论要皆以向外找东西的态度来猜度,各自虚妄安立一种本体。这个固然错误。更有否认本体,而专讲知识论者。这种主张,
可谓脱离了哲学的立场。因为哲学所以站脚得住者,只以本体论是科学所夺不去的。我们正以未得证体,才研究知识论。今乃立意不承有本体,而只在知识论上钻来
钻去,终无结果,如何不是脱离哲学的立场?凡此种种妄见,如前哲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此其谬误,实由不务反识本心。易言之,即不了万
物本原于吾人真性,本非有二。遂至妄臆宇宙本体为离自心而外在,故乃凭量智以向外求索,及其求索不可得,犹复求索不已于求索,则且以意想而有所安立。学者
各凭意想,聚讼不休,则又相戒勿谈本体,于是盘旋知识巢窟,而正智之途塞,人顾自迷所以生之理。古德有骑驴觅驴之喻,言其不悟自所本有,而妄向外求也。慨
斯人之颠倒,可奈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