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飘然独行 2007-07-20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2006-12-27 张剑云
 

      教师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是每个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可以保证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但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一定要与教育形势的发展相适应,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自己学校制定的教师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反思,运用新课程的理念修订和重建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我校现行的教师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大约制定于20年前,其间进行过一些小的修改,它在保障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也还在发挥着作用。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特别中进入新课程以来,这个制度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产生了不适应,其主要表现为:

      1、现有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制定过多的是考虑管理者的意志,很少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教案检查制度中要求必需写新教案,每次教案检查时对检查过的部分进行盖章处理,这使得许多老教师花很长时间抄写原来的教案,浪费了教师的精力;作业检查中对布置作业多,批改次数多的教师持肯定的态度,这样的老师工作精神固然可敬,但学校这样导向的结果必然使得学生的负担加重,效果也不一定好。

      2、现有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过多的关注形式,对内容关注不够。如写教案的要求过于抽象和笼统,在检查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检查者也主要是看教案的格式、书写等表面的东西。对教案中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方面很少能关注到。即使在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反馈给教师,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帮助也不大,因为教师被动地接受检查,从内心深处缺少改进的动力;在教师听课制度中只规定了教师听课的节数,对听课的检查也仅限于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的次数,至于听课的效果也无法去评价。

      3、现有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统一性要求过多,对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少考虑。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同一学科不同层次的老师也有差异。我们所制定的教学常规却很少考虑这些个性差异。

      4、现有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缺少对老师和学生的激励与引领,在制度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对教师的约束。如教案和作业检查时没有对教师创造性的劳动给予肯定,如有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耐心的指导并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样的批改在检查中只是个别的被发现,而只看作业次数的检查挫伤了这些老师的积极性。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独立性、个体化的特点。现有的教学常规与教学检查制度对这些特点关注不够。教学检查制度的出发点更多地是对教师工作的督促,而根据现代学校管理的理念,教学检查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常规现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反思与重建。

      二、问题解决思路与策略

      解决问题的思路: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逐步实现学校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重新定位学校教学常规与教学检查制度的功能:由检查、督促转变为服务、促进,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工作策略:

      1、了解教师对学校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

      2、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对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3、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修订新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纲要:修订的原则、目标和内容。

      4、将修订纲要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

      三、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

      1、成立由教学副校长负责的学校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修订小组,小组成员有教务主任、教科研室主任。

      2、组织成员学习讨论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方面理论,主要参考书目为孙鹤娟著《学校文化管理》。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3、对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进行讨论,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的理理论及新课程的理念,找出存在的问题。

      4、起草修订纲要。在修订纲要中要进行修订的背景分析,明确修订的原则、目标和内容。

      5、将修订纲要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并由负责人向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说明,根据学术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定稿。

      6、根据修订纲要修订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拿出文本初稿。

      7、将初稿下发给全体教师征求意见。

      8、文本初稿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讨论,根据教师的意见和学术委员会的意见进行修改定稿。

      9、校长签发后在全校颁布。

      四、初步设想及可行性分析

      1、改对教案的检查为教学资源支撑和教学设计评比:学校教务处根据学校的课程规划和模块教学纲要与教研组、备课组一道准备本模块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版本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课件、音像资料和相关图书。对普通教师允许使用纸介教案或电子教案,对青年教师(6年以下教龄)和各级骨干老师必需有电子教案;每个模块由教师报5个教案和教学反思参加评比。学校按学科组织评委进行评审,评委对送评的教案和教学反思进行评审时要写出评审意见。每学期学校对评出的优秀教案进行展示、交流、奖励。

      2、改作业次数检查为考试试卷诊断,考试是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评价,过去我们对考试只关注结果,较少分析成绩背后的问题;对于结果只关注统计值,较少关注和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试卷诊断具体做法:从每个模块水平考试试卷中随机抽取若干份试卷,由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本组教师对抽取的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的交流活动(在教研组范围内),活动由教研组组织,学校派出专家组进行点评,学校鼓励教师个性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

      3、改检查听课笔记为组织有效的评课活动:组织评课活动次数少而精,活动前要制定活动方案,规定每个听课人的任务,注意收集课堂教学的数据,数据一定要细,要具体,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多长时间请学生回答等。在评课时,每个教师根据课堂收集的数据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教师进行补充。每学期每科至少有一次评课活动是由各方面专家参加的,专家在评课中要点评老师的发言。

      提出这些设想的依据是建立在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上,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人本管理,我们的制度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尊重教师劳动的独立性、个体化和复杂性特点的前提下,制度一定是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制度应该是刚性与柔性结合、规律性与发展性结合、关注过程和关注结果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评价结合。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设立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和督促,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设想只是自己通过一个月的学习进行的一些思考,存在的问题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与同学提出宝贵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