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比较老的文章,说的是成功没有那么难。有些许感触,记不得是哪里的文章了。
[转贴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看过这个文章的人肯定有好多了,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想的。我刚看过后,的确好象找到了几年前的一种冲动感觉,那种激情的感觉已经好久都没有了。是生活让我改变了,还是我本就是一个甘于现状的人。我清楚的记得,当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那种感觉。好象身体里有一股源泉在源源不断的支持自己,精力充沛,心情也总是处于愉悦的状态。
现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理变的很淡,有压力的时候也是那个样子,高兴的时候还是那个样子。好象一滩死水,没有什么起伏。也许那就是一种逃避,逃避失败的恐惧,逃避成功的高处不胜寒,但最终还是没有逃的了平淡的孤寂。人人都说创业难,真是象他们说的那么难吗,又真的象这个韩国人说的那么不难吗。这都要我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真正的知道个中滋味啊。所谓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是经历过磨难和彩虹才能真的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平淡。
水不流就真的臭了,机器不转就是再好也会放锈。爆发吧,我积蓄的能量!
|
|
来自: 愚然楼 > 《自管理/个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