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7.5%:短期外债占比再创新高

 m-anan 2007-08-01
57.5%:短期外债占比再创新高
2007年07月31日 11:16:04 中财网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外债余额数据(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显示,我国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比重达57.5%,突破去年末56.85%的纪录,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315.62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和短期外债余额分别为1409.29亿美元和1906.3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5.69亿美元和70.05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13%和3.81%。
  据统计,外债余额中登记外债余额为2229.62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1086亿美元。
  今年1至3月,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67.3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43%;偿还外债本金41.07亿美元,增长22.34%;付息8.05亿美元,增长53.04%。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虽然短期外债占比仍在警戒线之上运行,但短期外债余额增速还是比较慢的,基本上控制住了外债上升的势头。"
  我国短期债务余额占外债余额比重在2001年之前一直运行于25%的公认"警戒线"下,2001年上升至35.32%。短期外债此后进入增长"快车道",2005年6月末以来每季度末的这一比例均在50%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外债的居高不下和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密切相关。过去我国对中长期外债控制较严,而对短期外债控制相对较松,外资经常以债务形式流入境内。
  据了解,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流入形式主要有境外股东贷款、母子公司间资金调拨和境外金融机构贷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外资金融机构从事境内放贷的资金很大程度上依赖境外拆借,由此形成的外债规模也有扩大趋势。
  为控制债务性资本流入、引导金融机构利用国内资金,国家外汇管理局年初发布通知,规定今年4月1日起到明年3月31日,中资银行举借短期外债的余额调整至去年核定指标的30%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外资银行调至上述指标的60%以内。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已发布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暂停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的外债结汇。
  此外,为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监控,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年还展开了一系列外汇检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表示,外汇管理部门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对银行短期外债规模控制执行情况及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
  钟伟认为,年初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采取了很多严厉措施,如削减金融机构短债指标、开展外汇检查。在这些严厉措施出台的背景下,还有一些短期资金进来,可能意味着今年下半年会采取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张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