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匪石

 eqf355 2007-08-06
『转』《诗经》两首。——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作者[龍崎。] 发表于[2007-7-30 4:33:00]
弁(音盘)彼鸒(音育)斯, 那些雅乌多快活,

归飞提提(音时)。 安闲翻飞向巢穴。

民莫不榖, 人们生活都美好,

我独于罹。 独独是我遇灾祸。

何辜于天, 我对苍天有何罪?

我罪伊何。 我的罪名是什么?

心之忧矣, 忧伤充满我心中,

云如之何。 对此我又能如何?

踧(音敌)踧周道, 平平坦坦那大道,

鞠为茂草。 到处长满青青草。

我心忧伤, 深深忧伤在我心,

惄(音逆)焉如捣。 忧伤如同棒杵捣。

假寐永叹, 和衣而卧哀声叹,

维忧用老。 忧伤使我容颜老。

心之忧矣, 忧伤充满我心中,

疢(音趁)如疾首。 头疼心烦真焦躁。

维桑与梓, 看到桑树梓树林,

必恭敬止。 恭敬顿生敬爱心。

靡瞻匪父, 无时不尊我父亲,

靡依匪母。 无时不恋我母亲。

不属于毛, 不连皮裘外面毛,

不离于里。 不附皮裘内里衬。

天之生我, 老天如今生下我,

我辰安在。 哪里有我好时运?

菀彼柳斯, 株株柳树真茂密,

鸣蜩(音调)嘒嘒。 上面蝉鸣声声急。

有漼(音璀)者渊, 深不见底一潭水,

萑(音环)苇淠(音配)淠。 周围芦苇真密集。

譬彼舟流, 我像飘流的小舟,

不知所届。 不知飘流到哪里。

心之忧矣, 忧伤充满我心中,

不遑假寐。 没空打盹思不息。

鹿斯之奔, 看那野鹿快奔跑,

维足伎(音其)伎。 扬起蹄子真轻巧。

雉之朝雊(音够), 听那野鸡早晨叫,

尚求其雌。 雄鸟尚且求雌鸟。

譬彼坏木, 我就像那有病树,

疾用无枝。 病得长不出枝条。

心之忧矣, 忧伤充满在心中,

宁莫之知。 难道就没人知道?

相彼投兔, 看那野兔入罗网,

尚或先之, 尚且有人把它放。

行有死人, 路上遇到了死人,

尚或墐(音尽)之。 尚且有人把他葬。

君子秉心, 父亲大人的居心,

微其忍之。 为何残忍这模样。

心之忧矣, 忧伤充满我心中,

涕既陨之。 使我眼泪落千行。

君子信谗, 父亲大人信谗言,

如或酬之。 就象任人把酒劝。

君子不惠, 父亲大人不慈爱,

不舒究之。 思考事情不周全。

伐木掎矣, 伐树得用绳牵引,

析薪扡矣。 砍柴刀顺纹理间。

舍彼有罪, 放过真正有罪人,

予之佗矣。 罪加我身任意编。

莫高匪山, 不高就不是山峦,

莫浚匪泉. 不深就不是水泉。

君子无易由言, 君子不能轻发言,

耳属于垣。 有人耳朵贴墙边。

无逝我梁, 不要把我鱼梁拆,

无发我笱。 不要把我鱼笼扳。

我躬不阅, 我身已经无处容,

遑恤我后。 后事哪有空挂念!

这首《小雅 小弁》是一手充满着忧愤情绪的哀怨诗。从诗本身来看,当是诗人的父亲听信了谗言,把他放逐,致使他幽怨哀伤,寤寐不安,怨天尤父,零泪悲怀。

古人一般认为这是周幽王太子宜臼或是他的老师所作,源由是幽王得褒姒而惑之,生子伯服,听信其谗言,黜申后,逐宜臼,而宜臼作此诗以自怨。

全诗八章,首章以呼天自诉总起,以“弁彼鸒斯,归飞提提”的景象为反衬,以“民莫不榖,我独于罹”为对比,以“心之忧矣,云如子何”为感叹,充分揭示他内心沉重的忧怨之情。他无罪被逐,只能对天呼喊:“何辜于天?我罪伊何?”

二章就他放逐在外的所见景象,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平坦的大道上生满了杂草,象征着他平静的生活中突然起了祸端。

三章叙述他孝敬父母而反被父亲放逐的悲哀。

四五章又以在外所见,叙述自己苦无依靠,心灰意懒的痛苦心情。周围景色一片欣欣向荣,而自己却“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六章埋怨父亲残忍,不念亲子之情。

七章指责父亲揭示出了被逐的原因。

最后一章进一步叙述自己被逐后的谨慎小心而警戒的心情,又心灰意懒地感到后事难卜,前途渺茫。

诗人在抒发思想感情时,采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有正面描述,有反面衬托,有既眼前之景以兴内心之情,有以客观事物的状态以比喻自己的处境。赋,比,兴交互使用,泣诉,忧思结合,内容丰富,感情深厚,情感抒发得委婉动人。



泛彼柏舟, 柏木船儿荡悠悠,

亦泛其流。 河中水波漫漫流。

耿耿不寐, 圆睁双眼难入睡,

如有隐忧。 深深忧愁在心头。

微我无酒, 不是想喝没好酒,

以敖以游。 姑且散心去遨游。

我心匪鉴, 我心并非青铜镜,

不可以茹。 不能一照都留影。

亦有兄弟, 也有兄长和小弟,

不可以据。 不料兄弟难依凭。

薄言往愬, 前去诉苦求安慰,

逢彼之怒。 竟遇发怒坏性情。

我心匪石, 我心并非卵石圆,

不可转也。 不能随便来滚转。

我心匪席, 我心并非草席软,

不可卷也。 不能任意来翻卷。

威仪棣棣, 雍容娴雅有威仪,

不可选也。 不能荏弱被欺瞒。

忧心悄悄, 忧愁重重难排除,

愠(音运)于群小。 小人恨我真可恶。

觏(音够)闵既多, 碰到患难已很多,

受侮不少。 遭受凌辱更无数。

静言思之, 静下心来仔细想,

寤辟有摽(音鳔)。 抚心拍胸猛醒悟。

日居月诸, 白昼有日夜有月,

胡迭而微? 为何明暗相交迭?

心之忧矣, 不尽忧愁在心中,

如匪浣衣。 好似脏衣未洗洁。

静言思之, 静下心来仔细想,

不能奋飞。 不能奋起高飞越。

这首《邶风 柏舟》是一首贵妇人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

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用柏木总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在水中,无所依傍,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情和处境。“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于是一个暗夜里辗转难眠,长吁短叹的女子身影就显现出来了。饮酒遨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也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而难销。

次章紧承上一章,女子虽然逆来顺受,但已是忍无可忍,此时便想去找人倾诉,首先想到的是兄弟,谁料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自己手足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

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

四章前几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我虽不容于人,但人不可夺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决不屈服退让。读诗至此,不由人从同情而至敬佩。

那么诗人如山如水的愁恨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一个对句,倾诉了诗人的遭遇,真是满腹辛酸。入夜静静思量这一切,不由地抚心拍胸,连连叹息,自悲身世。

末章作结,“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日月本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可是诗人却怨日月微晦不明,实在是因为她心中的忧痛太深,以至感觉日月也失去了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而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

全诗出语如泣如诉,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像跃然纸上,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比喻的应用更是精采,“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几句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

这两首诗的作者又是一男一女,所忧的对象不同,所应用的修辞手法也不同,但读起来都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感其不幸,望大家仔细体会之。

诗歌说到底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而是真实思想感情的反映,《诗经》的时代语言远未成熟丰富,所以《诗经》里的诗歌几乎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风骨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