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怎样整理和存储个人知识 搜集资料、习得知识只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怎样对这些资料和知识进行整理并加以存储才是更重要的,这是知识管理的第二步。
知识管理的第二步应考虑对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区分并加以整理。整理显性知识的关键是系统化,即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框架。整理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即需要把对教育、教学、学生等的理解通过叙事或策略提取的方式呈现出来,并纳入到显性知识的框架之中统一管理,以备今后使用,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整理和存储知识的关键是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框架,即建立自己的BLOG的系统架构,尤其是专题分类。一般来说,科学的专题分类有助于把收集到的资源有系统地储存,以便使用时快速撷取,缺乏系统分类的架构会造成使用资源与创造知识的时间成本增大,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
为了帮助老师们做好知识管理,解剖自己,征集意见,现将个人体会列表如下:
专题分类管理
|
对自己撰写的日志、搜集的资源,如:文章、教学反思、教案、工作小结等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日后阅读、取用。最好每天坚持积累一些资源。
|
学习路径管理
(链接)
|
做好优秀BLOG、主题网站、个人主页等优秀资源的链接目录,使之成为优质、便捷的学习路径,有时间的话可以方便地进行浏览与学习。
|
知识产权管理
|
引用别人的成果,要自觉做好链接,既是尊重知识产权的表现,又方便自己学习与调用。
|
日志导航管理
|
对BLOG上的导航内容按照个人习惯的方式,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安排顺序排列。便于自己与别人查找目标。并按照个人习惯设置日志、评论、留言、链接的数量。
|
欢迎老师们共同研讨BLOG的知识管理问题。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