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

 bloom 2007-08-10

  摘 要中国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逐步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中外合作办学在经历十年的发展后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既能充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又能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点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国际通用型人才;优势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日益激烈的国际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化成了人才的竞争,国际通用型人才已成为新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国际通用型人才,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境外教育资源的不断引进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拓展也起到了一种积极而有效的补充作用,中外合作办学在构建我国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提出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中外合作办学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并基于以在校本科生为主要目标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将人才培养放在国际坐标系中思考定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具备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懂得国际竞争规则的国际通用型人才的认识,2002年4月,四川师范大学及中国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分别与美国托伊州立大学、匹兹堡州立大学、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签订了有美国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WACE)参与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合作协议书(“1—2—1 Sino—American Joint Degree Program”Cooperation Agreement,以下简称“1—2—1”项目)。协议几方在一致同意相互承认学分和学分互相转移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计划定义为:
  第一年(1):在中方大学完成大学本科第一年的学习(25%的学分);
  第二、三年(2):赴美国大学完成第二、三学年的本科学习(50%的学分);
  第四年(1):返回中方大学完成第四年的学习(25%的学分);
  修完相应要求学分的并达到中美双方大学对合格学生的要求的毕业生可取得由中美双方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该项目自2002年签订以来,已有前后四批共计 39名学生前往美国学习,2004年开始有学生陆续从美国回国,到目前为止,已有9名学生从我校顺利毕业并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其中还有3名学生已分别成功申请就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四川师范大学与美国大学之间的“1—2—1”模式为“嫁接型”双校园模式,即学生必须分两部分完成学业,一部分在国内的高校完成,另一部分在国外的合作校内完成,合格者颁发中美双方文凭。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这种双校园的合作模式已日渐显现出其在培养国际化高级人才中所具备的一般国内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所没有的优势,较之其他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它更能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因而在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层现了其独特的优势。
  1.“1—2—1”模式下学生自身的优势
  (1)项目学生的语言优势。中外合作项目所招收的学生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有参加项目意愿的学生迫于以后求学的压力,在进入项目前将对自身英语有一定程度的强化练习,在国内的第一年中,学校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强化英语的措施。参加合作项目的学生较一般学生有更多和更早的机会接触双语教学。四川师范大学参加“1—2—1”项目的学生还有专门的口语训练班。美方大学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具体为托福成绩),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能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在经过出国前的训练后,外语水平比同年级的普通本科生高出很多,同时又经过国外两年极具语言环境优势的学习,第四年回国后学生的语言优势不言而喻。
  (2)项目学生的专业优势。“1—2—1”项目学生在国内经过一年时间本专业的学习后,到美国大学继续接受的是相对国内传统专业更为全面和新颖的专业学习。根据协议中对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学生在美方大学可根据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课程。在美国大学良好、自由的侧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学术气氛中,学生既能接触本专业最新的学术信息,进行学术上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同时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也得以提高。在“1—2—1”模式中,结合学生第一年在国内高校接受的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系统化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第四年回国继续学习的学生成为既受过系统化专业知识训练的,又掌握了比国内高校普通本科生更新、更全面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较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他们在专业方面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与发展后劲。
  (3)项目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经受着国际化的猛烈冲击。由于社会需要的是国际通用人才,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又是对通用人才的基本要求,但目前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中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则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强化,而在这一点上,美国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由于其教育理念的差异而更具优势,因为相对于我们对知识的强调来讲,他们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美国校方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在注重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毅力、决策能力、协作精神等)。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校长卡司帕尔教授所说:“培养继续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比在头脑中堆砌大量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并认为,“坚持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鼓励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是斯坦福大学成功的经验之一。他们认为,学会求知是基础,学会创新是核心。通过在具有这种理念的美国校园中两年的学习,“1—2—1”项目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也普遍高于普通本科生。
  (4)项目学生就业及进一步深造的优势。“1— 2—1”项目的学生为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中的双校园双文凭学生,相对于其它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和国内高校普通本科生来讲,在国内就业及到国外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要多出很多。在就业方面,“1—2— 1”项目的学生因为项目的要求,最后一年必须回国完成国内高校的学业,所以比“1—3”或“2—2”模式的学生更能了解和掌握国内就业形势,有更多的机会在国内接触社会,把握就业机会;而相对于国内普通本科生而言,“1—2—1”项目的学生由于其自身在语言、专业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优势,他们的就业跨度更大,也很少受专业的制约和束缚。到目前为止,“1—2—1”项目中已经顺利毕业并就业的学生中,到独资企业就业的占20%以上,类似四川航空公司及四川省电视台的公司和大型事业单位的占近 60%。在出国进一步深造方面,他们拥有和其他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中的学生一样而国内高校普通本科生少有的机遇。经过美国两年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对于国外高等教育有了较为全面的接触和了解,再加上语言和专业的优势,申请国外的硕士就读机会将更多。目前,“1—2—1”项目中本科毕业后顺利就读国外大学硕士的学生占毕业生的30%左右。
  2.对国内以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教育的促进作用
  “1—2—1”项目在协议签订之初,就是以在校本科生为主要培养目标,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放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定位,以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为突破口,通过中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嫁接”,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消化、吸收并转化成为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能力,以促进本科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以提高本科人才的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在实践中的确也显现出对我们的本科教育改革的越来越重要的推进作用。
  (1)对双语教学的推进作用。在高校倡导的双语教学,指的是教师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传授英文原版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均必须有较强的英文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熟练地运用汉、英两门语言进行教和学。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比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目前日益国际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能力。就大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而言,因为学生和教师的英文能力普遍欠缺以及原文教材的关系,双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1—2—1”项目自协议签订之初就以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大目标,而语言目标即为最重要的子目标之一。以这个子目标来推动长久以来进展较缓慢的双语教学也成为“1—2—1”项目努力的重要方向。由于项目学生均在入学时有一定的英语能力,为使学生能在第二年顺利进入美方大学学习,“1— 2—1”项目除对学生进行强化的口语训练外,还尽量使他们有更多更早的机会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接触双语教学,而项目学生第四年回国后,更成为双语教学推动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同时,由于项目的原因,我们可输送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对方大学进修,这部分教师回国后,作为双语教师的骨干成为推动学校双语教学的重要力量。
  (2)在学术交流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1—2—1”项目在协议签订时,便遵循了一个对方专业优势首选的原则。正如教育部国际司政策规划处聂瑞麟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强调的那样“即使合作办学项目(的对象)不一定是世界一流大学,但该项目也应该是某个学校在本国学科领域的强势专业……”由于“1—2—1”项目的美方合作对象是三所大学,她们分别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与这样的大学建立了长期而稳固的合作关系后,无疑为双方的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项目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均根据不同学校不同的优势专业进行专业的择优选择。由于“1—2—1”项目的学生第四年必须回国继续接受母校的最后阶段的专业学习,所以这部分项目学生在到美方大学接受两年的优势专业的学习回国后,成为中美双方学术交流的桥梁。双方互派的进行专业学习进修的教师同时也成为相互传递学术信息进行学术交流的媒介。
  经过近四年时间的合作,项目双方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中美双方互派教师交流和进修也成为“1—2—1”项目的重要内容,由此也带动了学校教师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意识。四川师范大学自2004年开始,每年都派遣部分本校教师进入美方大学学习、进修。其中,项目前一阶段是以教师的外语能力的进修为主。近几年,学校陆续派遣了部分外语教师到美方大学进修、学习,这部分外语教师在具有原来过硬的外语知识功底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工作经验,回国后成为外语教学骨干力量。同时,通过“1—2— 1”项目互派教师的活动,学校还逐渐培养出一支专业过硬并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是年青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以及出国归来人员,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均缺乏国外教学工作的实践背景。通过在美方大学的学习活动和教学经历,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回到国内后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近期,学校派往美国学习进修的教师拟进一步增宽专业面和数量,以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本科教学骨干教师,以改善我们的本科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使我们的师资队伍成为一支更能适应国际化通用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团队。
  3.对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的促进作用
  人才的评价标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指挥棒,就如同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合格及优质的标准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各项指标的把握一样。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化的进程愈来愈快,教育国际化的色彩也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遵循时代对人才的新的要求,在适应这种要求的前提下,重新调整及完善我们的人才评价标准,用这根新的更能体现时代要求的“指挥棒”来指挥我们的教育活动。
  在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中,我们对人才培养的尺度总体上来讲是“严进宽出”。
  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也通常较为侧重对学生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往往是一张考卷一个标准,综合性、创新性、发散性的知识和能力考核不够,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我们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方面有余而能力方面不足。当然,我们不能说国外大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就十全十美。根据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所提出的“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中外合作办学原则,更为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吸收国外高等教育中适合我国国情的优质教育理念和手段,改进和完善我们的人才评价机制。“1—2—1”项目在进一步完善人才的评价机制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按照项目的要求,学生必须通过高考上线方能被录取,第一年在国内高校完成的是知识性较强的专业基础学习;第二、三年在美方大学接受的是具有美国特色的开放式的教育,而相应的测评方式也是接受的较国内具有较大区别的综合知识性和非智力性的、侧重于能力方面的综合测评;第四年学生回国后,在原有的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比国内普通本科生更有优势的综合素质基础上,完成最后阶段的学业。按照“1—2—1”项目的要求,学生必须顺利完成中美双方大学的学分并达到双方大学各自对毕业生的要求才能取得双方大学的文凭,因此,在“1—2—1”项目中,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是综合了中美双方教育模式中对人才的双重评价标准,使二者之间形成互补,因此显得更为科学和完善。特别是学生的最后阶段的学习是在国内大学内完成,在这一点上“1— 2—1”项目所采用的合作办学模式更能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4.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为进一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四川师范大学的以培养在校本科生为主要目标的“1—2—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2002年签订协议以来,经过近四年来的合作和交流,中美双方已建立了稳定而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项目签订的美方大学为分布在美国三个州的三所大学,所以在经过几年的越来越频繁的各种交流活动后,四川师范大学已逐渐在对方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知晓及了解, 2006年来我校的外籍留学生人数是2003年的20余倍。由于这种成功的合作和交流的影响,部分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也纷纷向四川师范大学表示了愿意建立合作关系的意愿,如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同时,由于有前一阶段的良好合作作为基础,“1—2—1”项目中的美方大学已经进一步与四川师范大学签订了“1.5—1.5”的硕士生联合培养计划,拟将联合培养学生的对象从在校本科生扩展为硕士生。
  日本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口号,而美国也在19世纪90年代初提出:“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水准。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观念。”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早在十几年前就十分注重其国际通用性,作为正在努力与国际接轨以融入全球化经济大时代的中国,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不将人才培养的方向放在国际坐标系中思考定位,因此,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有效途径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吸收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的真正含义是对我们所接触到的外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理念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批判地加以吸收。四川师范大学的“1—2—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这一点上提供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