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

 toni 2007-08-1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与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合作开展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

 一、项目的提出
  1.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
  
   综观世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行动决策都经历了从基础设施到整体发展的阶段变更,反映了教育信息化从建设到应用到深入应用,提高教育水平的过程和需求趋势。例如,英国在新的教育信息化行动决策中就提出,要从关注基础设施、联网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向关注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教学和学校整体发展转变。

  通过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可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教育应用阶段和学校整体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1]。

 

学校教育信息化

图1

  对于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从不会应用到会应用,从低水平应用到高水平应用,从简单应用到综合应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教师在能力发展的不同时期与阶段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支持教师能力的持续发展与提高,是促进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

  2.教育信息化与新课程改革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它将与教育系统中的其它各要素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以引起系统中各部分功能的变化,最终走向新的平衡的总称。从外在表象上看,它是大量信息技术设备及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从内在本质上讲,它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学校管理模式等发生根本的变化,以达到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新平衡。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各方面的影响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将对新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3.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三件建设失衡

  硬件、软件、潜件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三大要素,当前在全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对硬件的投入与建设高于软件与潜件的建设水平。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潜件: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管理与应用措施等是信息化的保障与根本。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深化发展,潜件建设的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

  3.2教师应用能力水平提高与均衡发展问题

  在信息化环境应用于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能手与新秀,但实际许多地区与学校的应用仍然停留在示范课、公开课的层面,在学校应用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程度不高。信息技术环境没有或较少的发展作用。同时学校内部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存在不均衡性。

  4.区域性总体推进问题

  区域性总体推进是当前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得到重视的大中城市,城域网、学校信息化环境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但是在区域内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应用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面提高与实现。

  5.西城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

  青海省城西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的功能与作用具有明确的认识,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与手段促进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的发展。

  5.1信息化环境建设达到较高水平

  城西区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工作,学校的总体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得到了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得到普及。教育资源环境得到初步建设与发展。为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2深化应用成为发展的焦点

  随着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完成,投资效益问题,即绩效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实际来讲,到达这个时期,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缓慢与艰难的发展时期。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中把这一时期学校的应用发展阶段称为“发展应用期”,把教师的能力发展阶段称为“积累发展阶段”。在深化应用的推进中以下几个问题成为推进中的关键点。

 (1)领导认识与行为的全员提高
  根据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经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特别是校长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出校长是教育信息化能否发挥作用的第一要素的观点非常必要,在教育信息化进展过程中,校长在其中可能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        阻碍者:这类校长一般不具备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认识,认为会影响生学率,影响教育质量,自己不会,也不让别人学。限制学校教师对设备的使用,不提供学习与应用环境。
  •       旁观者:这类校长一般抱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他们不会直接阻止教师使用设备环境。
  •       组织者:这类校长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不高,但他们能够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能够积极组织校本培训,能够为教师的学习和使用提供条件与保障。
  •       实践者:这类校长自身应用信息技术及资源开展教学的能力较强,能够积极的学习相关技术、理论与方法,具有带头作用。

  使每一位校长真正能够在信息化的发展中成为组织者与实践者,是区域性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成为影响应用水平的重要因素。许多的教学方法,如:Webquest、网络合作学习、基于主题网站的探究学习等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直接的联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不同技术含量教学方法的应用具有密切相关,有针对性的快速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计算机与资源操作,多媒体组合的事,它要与教师的方法与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有针对性的系统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建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十分必要。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普及与稳步发展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核心因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教师具有不同的需求。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能力是先导能力,有些能力是后续发展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形成过程是一个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与支持服务,是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4)资源的有效利用
  这里所提的资源包括硬件与软件资源,已经建立的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是教育信息化发挥效益的基础,同样的硬件与软件资源通过不同的组合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不同的作用,系统分析与有效利用当前的现有资源环境,是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重点。

  6.项目的提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通过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的多次讨论,针对西城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需要,决定联合进行“青海省西城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的研究工作。把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的技术与学术力量与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进行结合,共同研讨。


二、项目实施目标

  本项目是一个以促进区域性教育信息化整体有效发展的项目,经过项目的有效实施,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以现有技术与教育理论与模式为指导,整合网络资源,提高现有区域网络与校园网络的应用水平,使其有效支持与服务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活动。

 (2)通过综合利用集中短期培训、网络课程平台支持下的自主学习、校本教研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探索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利用Moodle、Lams等免费平台,建立区域性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支持服务环境,并为区教育局培训一支骨干队伍。

 (4)通过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教育质量与学习质量的提高。

 (5)通过研究活动,初步建立具有本地特别的教师优质教学案例库,促进校本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三、项目实施内容
 
  1.构建一 现有网络环境的资源整合与功能扩展

 (1)推广应用课程管理系统Moodle

  为每所具有校园网的学校建立一个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并为每所学校培训一名骨干教师,促进资源的有效整与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由骨干教师组织校本培训,完成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工作。

 (2)推广应用学习活动管理系统Lams

  在小学Lams系统可能只在高年级的教学中会得到少量应用,而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会得到好的应用,这一系统的推广与培训将在后期进行。

 (3)构建基于视频与语音交互的网络学习交流环境

  为促进网络的有效应用与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开发一个小组合作的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开发工作由西北师范大学完成,提供西城区教育局在局内网中使用,所有权西北师大所有,西城区教育局不得扩散),为有效组织远程指导活动与校际间同学科教师的协作学习提供条件。

  其它技术性软件与环境的建设与使用尽量采用免费资源环境。

 (4)培养一支技术支持力量

  2.构建二 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与网络指导
  2.1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课程建设

 (1)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已经开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资源库为基础,利用Moodle建立5-8个专题课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环境,对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进行远程指导活动。大约提供60-80小时的网络课程。

 (2)网络指导活动的开展

  由张筱兰教授及研究生、城西区教育局教研室共同组成指导团队。对每个学校4-5名骨干教师进行网上课程学习的指导工作。

 (3)校本培训与网络资源相结合

  由每个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校本培训指导小组,利用已经构建的课程平台,结合学校教研究活动,开展校本与网络环境资源相结合的培训。

 (4)校际间协作学习

  在不同学校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间组成学习小组,把短期面对面培训与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相结合,形成共同研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学习模式。可通过共同设计一节课,共上一节课等活动对这种校际间的协作进行有效促进。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培训活动

  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的学习需要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有效的培训与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十分重要。

 (1)学科主题活动

  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系统培训的同时,在区所属学校中每3-4所学校为一组,有重点的选择某一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活动,相互协作,经过一个周期,能够形成就某一学科的本地化教学案例库(包括教学设计文本案例与视频教学案例),能够使形成的案例与其它学科共享受。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某一学科重点研究的学校同样要对其它学科开展整合活动,只是在特定学科开展的研究活动更系统。

(2)以研究主题促进应用发展

  在上述到的学科主题活动中,能够为每所学校或一组学校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课题的完成成果将是一个完整的能够为其它学校共享的Moodle课程。通过这个建设活动,能够使区内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利用区级课程平台建立有效的教学与学习共同体,使教师们建立区域性的交流协作机制。

  4.构建四 校长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校长培训重点在于提高校长对教育信息化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明确教育信息化在学科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够。

 四、项目组成员

  成员由城西区教育局安建忠局长,教研室、电教馆等相关人员,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郭绍青教授、张筱兰教授与所带研究生组成。在项目组的基础上成立协调工作组。

  组长:安建忠
  副组长:郭绍青  张筱兰  王春平
  成员:赖珍财 许立诚 庞秋霞 李胜利 葸超群  (各校校长)
        (研究生:常国涛 阿不来提 宿翠华 张又文 李秀明 马丽 李捷 张世红 闫英琪 张雪云 乔拥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