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族”的快乐生活
健康和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
http://news. 2007-6-15 10:28:21 复制本文地址传给QQ/MSN线上好友
近年来,有一种 昆明的自由设计师程小娴很早就成为“乐活族”,她把家里的小院改成了一个小菜园,种上自己爱吃的蔬果。她说种菜并不觉得辛苦,看着它们的成长,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也觉得更加可口了。 除了自己种植花卉和蔬菜外,程小娴还有很多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她喜欢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大部分是去大理和丽江买的粗衣服。她认为,目前的生活状态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平静、满足,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私人空间。 童彤正在念大学,每次外出吃饭时,她总会在店员给她拿来一次性筷子前拿出自带的可多次使用的饭盒与筷子。她说:“我们为什么要为省掉了几分钟洗碗的工夫而给地球制造更多垃圾呢?” “乐活族”的“绿色选择”还有很多。例如庄园主拒绝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生物动力法”;有车人士改开电池和汽油的混合动力“环保概念车”,因为每行驶100公里的油耗仅为5公升;拒绝塑料袋而使用菜篮子或布袋去超市、菜市场购物,因为白色污染严重;使用自动铅笔,因为要保护木材;在网上拍卖旧物,让买来的东西都充分发挥其价值;利用回收物做小礼物给朋友:用剩的笔记本重新装订制作手绘笔记本或者用很可爱的碎花布做发圈等等。 现在,全世界大约有6800万的美国人,8000万的欧洲人专注于LOHAS。中国“乐活族”究竟有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的“乐活族”大都还处于无组织状态。2006年,LOHAS这个概念第一次由深圳比亚迪汽车公司引入中国内陆,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推广和提倡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其实,LOHAS中无论是亲近 时下,这种生活主张正被城市时尚人群标榜开来: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也要善待生存环境。绿色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意境,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中国,却只是少数人的时尚。这是农耕文化被工业文化解构过程中的文化症候,虽然略显矫情,但正好击中了城市文明的精神挣扎和盛世危言。 这部分人可能是白领、金领或灰领,其职业身份标示他们的社会位置——他们首先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而他们共同拥有的就是内在的品质身份——“绿领”。“绿领”的年龄普遍年轻化,他们多出生于70、80年代初。这个群体依靠自己的教育背景在30岁甚至20多岁时就已经拥有了前一代人四五十岁才能拥有的财富和生活 因应“乐活族”的兴起,“乐活经济”也就应运而生。LOHAS的概念在美国已经广为认同,LOHAS论坛甚至已经开到了第10届,已经不再仅仅是学者们对未来生活物质和精神上如何协调的研究,更近似绿色和可持续方式的物质消费理念推广会。许多大公司也开始关注LOHAS论坛。例如在2006年的第10届LOHAS论坛,英特尔和戴尔公司就提供了会议期间的计算机和免费无线上网;论坛还展示福特汽车新推出的全球第一台减少空气污染的油电混合车;主持人坐的椅子也是由有机原料制成。瞄准这群“乐活族”的媒体更是应运而生。据估计,美国至少有40本杂志,日本也约有10本杂志针对这一市场。 有关专家估计,包括绿色建筑、再生能源等可持续发展消费;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等健康生活形态;二手用品、环保家具、生态旅游等日常生态生活;瑜伽、健身、心灵成长等个人成长健康等范畴的产品和服务在内的“乐活经济”,在美国已达4400亿美元规模,并将以每年10%增长速度扩展市场。首倡“乐活族”概念的保罗·瑞恩分析认为:“因为愈来愈多人更有自信、更积极进入这个市场。” 英国的“乐活风”刮得更早,早在1946年就实施有机认证;英国的国民品牌“美体商店”的所有产品都不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材质均可以再生。 日本的“无印良品”(Muji)是“乐活经济”的 和其他市场不同的是,“乐活”市场的投资人很多是因为自己身体力行,成为“乐活族”,也连带投资“乐活”市场。《华盛顿邮报》最近报道,二三十年前在科技领域活跃而跻身亿万富翁的科技“旧”贵们,最新的选择是投资“乐活”。因为他们年纪渐长,开始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顺便投资。如美国在线(AOL)创办人凯斯,就投资2000万美元制作瑜伽和彼拉提斯录像带。凯斯对记者说,“我相信我们正接近一个转折点,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寻求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国家一直非常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保护环境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现代公民的责任。进入21世纪,“乐活”才是主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