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看了很多说搜狐圈子人气不行的帖子和文章。今天看了个贴,说我们IT数码广场人气少,我觉得大家对于搜狐圈子人气的理解有误区,所以想把搜狐圈子与百度贴吧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一下。 几年前,大家上网主要玩论坛,“博客”这东西有是有,但是玩的很少。那时候百度推出了“贴吧”这样一个很特殊的论坛产品,说它特殊是因为一般的论坛是网站给你建好了你来玩,而百度贴吧是,你不仅可以到建好了的贴吧玩,还可以自己建贴吧玩。另外,百度贴吧的网速快。我以前很喜欢百度的贴吧,是资深吧友。百度贴吧有很多优点的,我觉得综合起来说,主要就是: 1、允许自由建吧。 现在搜狐圈子也允许自由建,但是它有门槛,就是你必须把你的等级混到3级以上,虽然你可以通过申请绿色通道来建圈,但是绿色通道的申请实际上很严,因为管理员要看你博客的水平怎样,然后才决定是否给你开通绿色通道。所以建圈,对大多数人来说基本是个梦想。而有水平,或者有建圈资格的人,一般又没有建圈的愿望。而几年前的百度贴吧却不是这样,它基本没有什么门槛,谁想建就建,就是建的数量稍微有点限制(那时候一个ID可以建3个,不知道现在是否还这样),但这好办,可以多申请个用户名来建贴吧,所以还是没有门槛。而几年前,建个自己喜欢的贴吧,对很多人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个事情。到现在,百度贴吧的数量到底有多少恐怕没人知道,因为你随便弄个什么名字都可以建个吧,比如你可以用“狗屁”这个词来建个贴吧。 有人或许会问,那么照你这么说百度贴吧是不是应该有很多垃圾贴吧和垃圾帖子,确实是这样的。一般人的理解是,这是浪费资源,其实不是,垃圾贴吧和垃圾帖子的存在并不影响好贴吧和好帖子慢慢地浮现出来。因为很简单,垃圾贴吧没人去,垃圾帖子没人看,那点资源百度还浪费的起。而因为有允许自由建吧的优势,如果新闻出现什么热点,立刻就会有老吧友注册个新ID来开个贴吧让大家聚在一起议论一番,好的热点,往往会诞生一个好的贴吧,而这会给百度带来很多流量,百度要的其实就是这个,所以百度贴吧会成为最大的社区,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网民们还基本不知道WEB2.0这个概念的时候,有位老吧友告诉我,百度贴吧是最好的WEB2.0产品,她那时候贩卖的这个WEB2.0的概念就是从百度贴吧管理员那里听来的,结果几年了,我这位朋友还被粘在百度贴吧,帮管理员搞贴吧活动,一个很有文学才华的人就这么被埋没了。如果这位朋友在博客概念刚兴起的时候到新浪或搜狐开个博客,估计现在早就应该有一定的影响了。虽然她在百度有自己的百度空间博客,但是她的才华早被百度贴吧的活动消磨掉了。
百度贴吧的缺点是:你在贴吧混,混来混去都是草。因为百度贴吧不过是个菜市场,但是博客是个人才市场。所有人都请记住我说的这句话,这句话对大多数的网民都有益。我离开百度,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因为你混来混去,不过只是为百度贡献流量而已。所以,有才华的人应该建博,你的才华会得到更好的体现,缺少才华的也应该建博,因为你更需要用博客来培养你的才华。 搜狐圈子走的是与百度贴吧相反的路。百度贴吧是从功能很简单到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整合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后到百度空间。而搜狐圈子却是从博客到圈子,圈子可以简单看作是为补充博客互动的不足而建的。因为有搜狐博客在,搜狐圈子是不可能很火的。再者,百度贴吧已经有几年的发展积累了,搜狐圈子才诞生几天。 搜狐圈子要火,必须降低门槛,做到像百度贴吧那样,你不要怕出现垃圾圈子和垃圾帖子,垃圾终究是垃圾,但是优秀圈子会从这里慢慢被培养起来的,那些混久了的人,他们会知道把自己圈子弄火了最终需要怎样做的,所以垃圾不过是一时,不会是一世。 另外,搜狐圈子的广场吸收广场下帖子的机制要改一下。用回帖数量来决定是否进入广场不是个好主意,因为你不能防止进入广场的帖子的质量。百度贴吧为了展现自己的精品帖子弄了一个百度周刊,我觉得它推精品帖子的机制就有问题。以前在百度周刊还只是个概念,只有百度内部几个管理员以及几个老吧友知道的时候,我曾给他们提了个意见,就是整合所有贴吧进入他们建立的十二个精品贴吧旗下(就像搜狐圈子的广场与其下的圈子关系一样),而精品帖子要进入精品吧必须由该吧的吧主(贴吧的斑竹)为该帖子加精,然后帖子自动进入贴吧。但是他们并没有采取这个措施,当时百度贴吧的一个叫“DU熊”的管理员仅仅说了几句赞赏的话。他们采取了一个在我看来是很垃圾的一个做法,就是鼓励人往精品吧发精品链接的帖子,弄得你根本没有去看看精品吧的兴趣,这样做的唯一好处是,你点来点去的能为百度增加流量,而发精品链接的帖子能为百度制造更多的垃圾。我被这个做法气得吐血而去,挥挥手与百度彻底告别。 而今,我对搜狐圈子的意见还是与上面所说的一样,广场下的圈子中的帖子要进入广场,除了由回帖数来定之外,还应该采取让圈子版主加精措施来进入。不要担心圈子版主会不负责任,如果圈子版主不负责地恶意加精,可以把他咔嚓了,可以把他圈子开除出广场,还可以给他把圈子关了。而由加精机制造就的广场,会是很有看头的广场。如果百度十二个精品吧(当初是这个数,现在是多少不知道)当初采取我说的这个措施,估计现在应该是很多人不得不关注的地方。而现在,短视的百度不过是制造了12个垃圾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