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白乎水浒:鲁智深名高震主
![]() 以个人好恶评判,我认为鲁智深实是梁山上第一流的好汉。论武艺,三拳打死镇关西,那镇关西虽然不是什么高手,但以杀猪为业,又在当地称霸,想必有两下子。力拔垂杨柳,这份神力无人可出其右。在二龙山下松林里四五十合让杨志自叹“刚刚地只敌的他住”。论义气,鲁智深救助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刘太公女儿,千里护送林冲,助白虎山打青州,称作“呼保义”的宋江,怕也没这等义气。论个性,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点真如自在,万般外物不羁,是真豪杰、真佛子。 细品鲁智深,有几处与旁人不同。好汉们是被“逼上梁山”的,吃官司的不在少数,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武松、杨志、朱仝、雷横等都尝过长枷镣铐、千里发配的滋味,脸上也都留下了见证:金印。鲁智深却没走这条路,以他的经历他的行为是很可能也要被刺配甚至斩首的,但鲁智深不存吃完官司再做良民的侥幸 另一处是鲁智深的“仗义”和宋江柴进等不同,在仗义的方法上,柴进以特权家财仗“义”,花的是 在对待宋江的态度上鲁智深也和别人不同,梁山好汉大多有个“宋江情节”,见了宋江是“倒身便拜”,桀骜如武松者亦不免此俗。若是背后谈论,则是“只闻宋押司大名”(吴用语)“皆闻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招贤纳士”(石秀语),都是十分崇拜的心情。而鲁智深却是这样说:“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的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虽然也用“真男子”“天下闻名”这样的词,但仔细体会“聒的”“想必”等语气,鲁智深于想会一会宋江的心情中有点对传言不以为然的意味。而在大聚义后的菊花会上,只有武松、李逵、鲁智深出言反对宋江的招安词,李逵是梁山上第一号没脑子的,说话不能算数,真正反对的只是武鲁二人,可见原二龙山人马和宋江的 这样一个花和尚鲁智深,以我的想法,就算是梁山头把交椅也坐得,可座次上只排在第十三位,尚在李应朱仝之后,这是为什么? 前面说了座次排名很大程度受一把手意志的影响,凡做一把手的,都有个“忌下”的心理:会不会有谁把我踢一边去他来个取而代之?比如赵匡胤、朱元璋以及×××都有这种想法,所以上演了释兵权、杀功臣等戏。宋江在山寨这个独立王国里做一把手,不会不考虑到这些。那么宋江就得对有潜在“取而代之”能力的人预先打压一下,有哪些人需要打压一下?鲁智深第一个就是。 鲁智深自下五台山以后、上梁山以前,要么独闯江湖,要么做一把手,从没屈居人下过,属于那种没人吃得消管的人。鲁智深上梁山前在二龙山做老大,在梁山以外的山寨中实力是很雄厚的,而且二龙山和桃花山白虎山以及较远的少华山关系都不错,鲁智深隐然有诸山(除梁山外)盟主的味道,还有梁山元老林冲和鲁智深是生死之交。鲁智深结交广阔,本身又极具人格魅力,江湖上又有威名,这样的人不是池中物,宋江岂能不防着点。 所以鲁智深的座次不可能很高,前面的除了林冲,要么是宋江的旧交,要么是宋江亲自收降的将佐,总之都是宋江的派系,而林冲只是优秀的将才,缺少做一把手的能力和条件,座次高些不妨,即使这样,林冲的地位也是被打压了的。再看整个二龙山等三山头领,除了武松,都排得比较靠后。武松和宋江有旧,总算还不至于排得太低。 还有一个人,地煞星中的病尉迟孙立明显也委屈,以孙立的武艺,和呼延灼、石秀不相上下,这二人都在天罡星中,孙立对梁山的功劳也不可谓低,三打祝家庄,全仗孙立等登州人马为内应。孙立在这支登州人马中是头领的角色,虽然总体势力不很强,但也有那么九个人,孙立原为登州兵马提辖,颇有 作者:穷白乎 相关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