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帮八会九联盟故事: 要说"七帮八会九联盟故事",得先确定一下,这"七帮八会九联盟故事"的"定义",或说"范围",是什么。 不外三种: 其一、是包括最广泛的,即, 其二、就要严谨许多了,他们的观点是,不包括那些散见于报刊杂志或单独结集出版的作品,前者如温的廿十余篇短篇小说,后者如《江湖闲话》等,他们仅"盯住"于1988-1990年间香港先后推出的三本温瑞安中短篇武侠小说集《请借夫人一用》、《绝对不要惹我》、《战僧与何平》,把这三者中包括的内容统一算入其中,余者一概不论,一眼望去,简单,明了,是了您哪! 有道理,但,不尽然。 比方说,《战僧与何平》一书中,包括有"刀"、"结局"、"迷神引"三个短篇武侠/散文,散文就自不必说了,即便是武侠"结局",与那七帮八会九联盟,有又何干?再如,《绝对不要惹我》中,收有"杀手善哉"和"请·请请·请请请",个人愚见,也是不大适合的。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台湾版的《战僧与何平》与香港版又有不同,还收录有"傲慢雨偏剑"一文,这个,就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远吧? 是以,在下的观点,也就是第三种观点,便是,不以"合辑"来论处,而是,只挑与"时代背景"相符的,亦即是说,故事中内容,必须是以说英雄这个时代(或者稍早一些)为大背景的前提下的,主要是讲述七帮、八会、九联盟、斩经堂、孤山门、大孤山派、唐温雷孙梁何各世家之间/内部的斗争/变化。这,是我的看法。如此算下来,"符合"条件的只有以下十一部,按创作时间顺序为: 雪在烧、杀亲、请你动手晚一点、杀了你好吗、晚上的消失、请借夫人一用、爱上她的和尚、爱上和尚的她、绝对不要惹我、战僧与何平、山字经。 剔除了前文所说的那些,另外加上了一篇"山字经",就是这样。 所说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什么,所以,有不同意见者可以提出并讨论,但,基本我不可能作出太多改动的了(有人可能看过我以前发的一些年表/目录,也许会说怎么前后矛盾?呵,本商也早就讲了,但凡在下动手/用心整理的资料,随时都在继续收集/分析信息中,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有可能有着新的改动,而我,自然也不可能把以前的贴子都一一拿出来编辑的,笑!) 亦即是由于这部分作品各家出版社所认为的归属都不一样,所以,真要说起来,还真有些麻烦,嗯,尽力而为吧,希望最后不要是一笔糊涂帐,呵呵!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于1993年5月推出的初版《游侠纳兰》,内文给分为十二"部",最后一部自然是"游侠纳兰"了,前十一部分别是:"杀了你好吗"、"绝对不要惹我"、"杀亲"、"晚上的消失"、"雪在烧"、"战僧与何平"、"杀手善哉"、"爱上她的和尚"、"爱上和尚的她"、"请你动手晚一点"、"请借夫人一用",质量平平。 花城出版社,于1996年10月推出其"武侠文学系列"之《绝对不要惹我》,三卷本,收录了 又是花城出版社,于1993年9月也推出过一部《游侠纳兰》,在纳兰故事之后,有以下四篇:"杀了你好吗"、"请借夫人一用"、"绝对不要惹我"、"爱上她的和尚与爱上和尚的她"。 安徽文艺出版社,于1993年11月推出《杀人者唐斩》,其中收录有四部与本文有关的作品:"杀了你好吗"、"绝对不要惹我"、"小子方柔石"、"请借夫人一用"。嗯,且住,哪儿来的"小子方柔石"?这就是编辑大人的功力啦!他老人家发现"杀手善哉"里有着个"善哉"、"爱你她的和尚"、"爱上和尚的她"中也有个"善哉",后两者故事还是相连的,干脆,一勺烩喽!(在此本商其实也有个疑问:"杀手善哉"中的善哉,究竟是不是"惊艳一枪"中所提的那个?)此书最后附录有一篇写"四朵金花"的评论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彻底纯粹题外话:前年看电视剧集《无罪辩护》,其中一段情节,江珊在床上看书,赫然一个镜头扫过,本商盯着了该书封底,嗯,没错了,就是这本《杀人者唐斩》,没错了,HOHO! 中国致公出版社,于1993年7月推出:《七帮八派九联盟之一战僧与何平》、《七帮八派九联盟之二杀手善哉》,基本可以判定,这两本,几乎是完全按港版原书翻印而来,说"几乎"的原因,一是封面因未见原版故不敢确定,二是后者书名改了,第三点,出版社把两本书的封面和内文装订反了。去除以上这些,内容是一般无二的,前者内文五篇加后记,后者七篇加后记,我想就没必要一次又一次的开列了。其大部分附录也是国内绝无仅有的,不妨尽录如下: 附录一:温派武侠家族门派风云榜,温派独门兵器谱之一:刀、剑、枪部分 附录二:超新武侠脑筋急转弯 1)有奖游戏: 谁是万人敌? 请列出温派武侠里所有对唐方有"好求"之意的君子们。 请写出温瑞安武侠小说中最需要戴眼镜的是那位? 2)无奖游戏: 四大名捕中冷血无情铁手追命你认为由谁(演员)饰演最适合? 如果 假设作者要续写神州奇侠第九部大结局,你会用甚么名字作书名? 3)我看温派: 最喜欢的男主角/最喜欢的女主角/最喜欢的男配角/最喜欢的女配角/最喜欢的作品/最喜欢的帮派/最凄艳的名字/最霸气的名字/最受欢迎的反派人物/最可怜的人物/最佳的兵器/最戆居的人物/谁是大侠中的大侠——侠神/最离奇的武功/悬案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套书其实流传的还挺"广"的,不久前, ——不过不知是不是我总想的太多,当日我第一次看到这些问题时,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印象便是:将军剑法全部故事早就在 还有民族出版社的,1993年9月版《吞火情怀》,收录有"雪在烧"和"战僧与何平"两个故事,不过却没有什么具体的目录,比较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本书前后连贯(当然看下去就明白了,笑!),其它的,没什么特别之处。 最后,得说说那篇"山字经"了,本商前面说过了,之所以把它归入这一系列,纯粹是因为其大背景与前几者基本相同,如此而已。这个故事创作时间其实是很早以前了,约在1995年4月中下旬(详见"妖红"一书中稿于校于),但似乎一直在大陆未有结集出版,至少花城《绝对不要惹我》中是未有收录(当然不敢完全打保票,象江苏文艺版的《温瑞安武侠微型小说集》在下至今未曾觅到,笑!)。如是直到了2001年9月,武汉《今古传奇武侠版》试刊号上终于刊出了此文,才一解在下寻觅之苦,但"据说"那也是被今古的编辑给修改过的,当然仅仅是据说,呵!只不知何时能一睹原作风貌了。 ——2003年10月下旬,《今古传奇武侠版》的页脚"今古茶馆"为温瑞安专题,其中提到, 另外,"山字经"中的一些内容,与"天下有敌"冲突甚大,或说矛盾,但,那似乎就不是本文应该讨论的了。
(八)刀丛里的诗: 嗯,不用多介绍了,其最明显的特征,有二:一是 不过此文不是作品评论,而是版本评论。 《刀丛》的"名气"其实并不是很大(指在出版武侠小说那些人的眼中),是以,连盗版商倒也少于问津,大抵是因为,这书只看一遍,是很难看"懂"的罢。 三种版本。 友谊版,这一本是友谊九三版中的异数,其责任编辑不再是大家所熟知的沈庆均、韦尔立或牟国平,而是张云梅,其印刷亦不再是承印大多数友谊版温书的文字六○三厂,而改为北京市仰山印刷厂,呵!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此版书与友谊其它同期作品相比,价格偏贵,质量偏差——不过也更是因为更换了印刷厂,却也导致此书的封面覆膜不象其它书那样容易脱落,笑! 花城版,这亦属于花城的"武侠文学"系列之一,质量倒是基本过得去,如果有朋友想购买或收藏,这一种就可以了,内容也没什么太多缺憾,当然依然要排除那不知所云的内容简介和充斥着小红帽的封面。 北京师范大学版,嗯,这是,正版,的的确确是正版。理由呢最"官方"的当然是请查阅花城版温书后面附录的温书版本目录,其次其出版时间也可以说明——1989年1月,需知,这部书可是1988年12月才完成的,若要盗,那这北师大的眼光也太尖了吧,何况当时温在大陆的名气还不是很大。 当然正版归正版,并不表示着它就没有问题,象这一套(三本),以在下的评语,简直,可以用"不忍卒读"来形容,只说一句吧,你能想象到,在作品插图中,叶红,居然是个女子么? (九)侠少: 在前面说《唐方一战》时其实已经提到一些了。 在大陆的各家版本中,大多都是《侠少·唐方一战》合出一书的,加之港台方面也是如此,如此在下在整理其详细目录时,盯着那前序后记不知该往哪儿放,"恨"的我,真想咬一咬牙干脆就把它也"扔"到"神州奇侠别传"中了事。 大陆的侠少单行本目前在下只见过一家,即宁夏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10月推出的版本。 但其外观风格居然与同期出版的安徽文艺出版社之《杀人者唐斩》极其相似,以致我总产生错觉,是不是我看差了眼? 内容比较全,前序"独行路"、后记"行止在我"一应俱有,还附有东方新的一篇评论"一部忧伤的超新武侠作品——读温瑞安的《侠少》",国内目前在下未发现第二家如此,故,推荐购买、收藏。 (十)布衣神相系列: 包括故事八个:取暖、死人手指、杀人的心跳、叶梦色、天威、赖药儿、刀巴记、翠羽眉。 其中"取暖"又名"风雪庙","赖药儿"也有人叫成"神医赖药儿"。余者倒无太多令人误解之处。 前面说"白衣方振眉"系列时说到,那是以"三部曲"的形式推出三套六部作品,而这"布衣神相"亦然。 第一套《布衣神相》,包括"杀人的心跳"和"叶梦色";第二套《天威》,包括"天威"和"赖药儿";第三套《刀巴记》则是余下四个故事"取暖"、"死人手指"、"刀巴记"、"翠羽眉"。 大陆各种版本中,友谊版的是最好的,不但按原著三套分开出版,而且还完整收录了原书的共六篇前序后记,唯一可惜之处是未标明"杀人的心跳"和"叶梦色"的具体创作时间。另外《天威》中也未有将两个故事注明分界开来。其次是花城版,仅一套《布衣神相》包括全部内容,质量平平。再次有花山文艺版的《落花剑影》,以"刀巴记"中的一个回目为总标题,有些文题不符的感觉。最后还有一种,安徽文艺版的《天威》,其内容仅仅是三至六部,从"杀人的心跳"至"赖药儿",是不全的。 也经常听人问说"布衣神相"怎么也没写完,将来会不会有续集,呵,以在下的理解,可能性,是不大了,理由没法说,依然是仅仅用一个"感觉"来回答,呵呵! 至于什么东瀛武士来华,为纤月苍龙轩报仇之事,这个"伏笔",更是不可能去写了,详情 另外一点忽来的感想,曾闻叶秋残说,他看到 (十一)游侠纳兰故事: 游侠纳兰,初创作时是以单元故事的形式发表的,尤以前十二集为代表,既上下联系,每集又可独立成篇,前二十集是这样的:歌中山、古之伤心人、婉拒的白鸟、谁杀了他妹子、父子、不胜寂寥的小花、晚菊、麻烦、空中追空、谁不怕谁、不死不散、怪鸟怪飞、马上上马、凶手追凶、王不见王、帮手断手、亮剑弃剑、出刀夺刀、跑腿废腿、纳兰一敌。 到此,故事戛然而止。 出版单行本,又是一个"三部曲"形式,前十二集合成一本《游侠纳兰》(也有人叫其《古之伤心人》),十三至二十集合成一本《纳兰一敌》(亦有版本题为《马上上马》)——个人认为前两部的标题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因为人家本来就是独立成篇的单元故事,非要整理一个所谓的"主题"出来,没什么意思。 第三本的标题又是早已经拟好了的:《此情可待成追击》,书?没见。不过有零星资料表明,后续内 其在大陆的版本,其实前文中基本都提到过了,友谊版的《游侠纳兰》、花城版的《绝对不要惹我》(第三卷)、花城版93版的《游侠纳兰》,如是种种。 最后说一个友谊与花城的小差异,便是章小寒的那只小狗儿,友谊唤宝八,花城唤八宝,究竟叫什么呢?大家看着办罢,反正本商最多是整理温书人物目录,也不整理动物目录,笑! (十二)杀人者唐斩: 依然没什么好介绍的,版本也就是那么几种。 友谊最初的1993年3月版是以单行本形式的,内文除了"杀人者唐斩",还附有"江湖闲话"中的三篇:"无情的情"、"韦青青拟收一徒"(没错,是韦青青......)、"刺客唐斩",再就是发表于曾发表于《台北人杂志》第二期的一组文章:"青春惊蛰骋情江湖"、"少年诗酒跌宕歌词"、"神州骤变浪迹天涯"及"宝剑出鞘香江——专访温瑞安、方娥真",大 花城版,将其收入《绝对不要惹我》第三卷。 还有一个安徽文艺版,前文也提到过了,不再多述。 其实本商一直的想法或说疑问,便是为什么,在所有版本的《杀人者唐斩》中,均未有把"结局"一并收入呢?个人感觉这种"组合"才是最"合理"的,当然这也只是随便想想,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