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第一個航天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1958年,現有酒泉、太原、西昌3個發射場,共進行航天發射100餘次,先後將百餘顆衛星和6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自組建以來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史上多個第一:1960年11月,成功地發射了中國製造的第一枚地地導彈;1970年4月,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1975年11月,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2003年10月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和極地軌道航天器發射任務,到今年整整組建40周年,綜合發射能力實現了從每年執行1次發射任務到每年執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衛星發射任務的躍升,已累計將38顆國內外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1970年,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經過30多年不斷發展建設,建成了自成體系、配套完善的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和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先後成功組織了「亞洲一號」「澳星」「風雲二號」等40多次國內外衛星的發射。
目前,該中心能發射中國自行研製的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等5種大型運載火箭,年發射能力10至12次。這裡也是中國將要進行的探月工程一期、二期的發射場。
海南的新發射場毗鄰大海,不僅具有良好的海上運輸條件,而且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安全性好。新發射場啟用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仍將繼續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仍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作為新發射場的一部分,只承擔應急發射任務。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