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市商贸流通业2006年快速发展 形势喜人

 邓钦成 2007-10-07
 

广州市商贸流通业2006年快速发展 形势喜人

[2007-1-15] 作者:

    1月12日,广州市政府上午9时在市府礼堂召开全市工商业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由王晓玲副市长主持,市经贸委平欣光主任首先总结了2006年我市工商业经济工作情况,张广宁市长就2007年全市工商业工作任务与重点作重要指示。

  广州市商贸流通业在2006年总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形势喜人。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创1998年来最高。预计全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174亿元,同比增长约14.8%,规模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其中餐饮业零售额约350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人均餐饮业零售额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全年实现商品零售总额约8400多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4%。

  二、现代流通方式迅速发展。预计2006年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餐饮业连锁经营销售总额7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再比上年提高约4个百分点。农村消费与城镇消费增幅实现同步。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总额约15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现代物流迅速扩张,物流总量和企业规模大幅增长。

  连锁经营加快发展,日趋成为服务业特别是零售业的主导方式。全市连锁经营网点2006年新增1200多个,连锁经营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2%,广百股份连锁百货网点达18家,经营规模居全省百货企业首位;汽车服务和社区服务连锁经营迅速发展,广州本田、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在全市设立多家汽车销售、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4S店;宏城超市新增设去超市41家,是网点扩张最快的超市连锁企业之一;截至2006年底,发展酒类连锁专卖点730家,食盐专营点3800多家。

  三、推动民心工程建设。以连锁经营形势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受到国家商务部的赞扬,成为冈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626个,网点面积9.2万平方米,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多人,网点的销售增幅均高于30%。

  规范发展社区商业。高质量升级改造原定3年完成的289个肉菜市场,并改造完成312个农贸市场,88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007年,预计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市政府将引导连锁经营向更宽、更广的领域发展,在巩固发展百货等商贸连锁经营的基础上,在成品油、医药、研究、汽车、IT产品、金银饰品、装饰材料、各种生产资料销售、废旧物资回收、快地、旅游酒店和生活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扩大连锁经营;扶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发展,以品牌为枢纽,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参股等形式、联小做大;引导"老字号"通过技术常新、重组和连锁经营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加快发展。

本新闻共1页,当前第1页  转到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