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咬定青山不放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 读书·求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三 天才·勤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
来自: jhydream2018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