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原理杂谈

 zkygh1963 2007-10-14
  经济学原理杂谈(1):资源稀缺性假定
    从今天开始,想写写学习经济学原理的一些体会。经济学毕竟是一个体大思精的学科,想全面阐释这些思想精髓,无论从能力还是精力方面都不允许,所以就选择一些原理来杂谈一下吧。目前已经设计了十几个专题,今后一段时间就写这些。由于资源稀缺性假定是经济学形成一门科学的重要前提,所以就从这里开始。

   资源稀缺性假定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多样的需要,资源总是不够的。学习经济学首先必须承认资源稀缺性假定,因为如果资源是足够的,那就不需要选择,也就不必考虑成本,当然就不会有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人们的需要是无穷多样的,也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一种低层次的需要,就会产生一种更高的新的需要,如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追求的是饱暖,到了90年代我们需要家电,90年代末我们需要电子通讯,现在我们开始购买住房和汽车,想想20年后我们可能会开始考虑私人飞机的需求。我们需求的结构总是在不断的升级,需要永远得不到彻底的满足。于是任何一种资源,无论总量有多大,总是稀缺的。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我们面临着相互交替的选择,要增加“大炮”的生产,就会减少“黄油”,要优先满足“效率”,就要牺牲一定的“公平”,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熊掌和鱼翅,两者不可得兼”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优先满足什么,这取决于我们的价值取向。希特勒当时是要“大炮”而不要“黄油”,现在的中国开始考虑“公平”,而之前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效率”。

    同时,我们就还得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意味着两点:一是要对需要分轻重缓急,必须将有限的资源优先满足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二是要有选择的能力和方法,即能够做到“有效率的选择”。于是各类最优化分析的工具就发展起来了,如线性和非线性规划、成本收益分析、帕累托最优分析等。第一点实际上是关于选择方向的,是战略层面上的;第二点则是实现最优选择的方法,属战术层面。

    承认资源稀缺性假定,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马尔萨斯认识到地球资源稀缺的,所以发表了悲观的《人口论》,马寅初看到了中国资源的稀缺,所以最早提出了控制人口的理论,也正是看到了资源在需要面前的不足,所以我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从“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转变为“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少”,更因为感受到资源稀缺,我们才认识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步履维艰、进展不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硬的”预算约束,资源不够的时候就会想到向政府伸手。政府在税收、就业和稳定的压力下,只好一次一次的“借用”银行资金注入。试想在没有资源约束下,管理层哪有动力去压缩成本、技术革新和开拓市场呢!于是产品没有市场,技术没有创新,管理没有效率,唯一有的就只剩下银行的呆帐和坏帐了。

     上海的内环线,现在由于车太多而拥挤,特别是高峰时间,车速很慢,甚至堵塞,于是有很多司机就开骂政府,说为什么当初不设计成双向六车道。很多时候,有些人总是嫌这嫌那的,认为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仿佛自己做,就一定做好。其实,让他做他也做不好,因为总是站在局外看局内,他不知道局内的资源约束和压力。

     中国有句古话:家贫出孝子,这与资源稀缺也有关系。因为家贫,能够提供给孩子的物品是稀缺的。在资源的约束下,孩子从小就得学会“计算着过日子”,从小就得想哪些是当前最需要的,哪些是暂时不能解决的。那些最先得到的满足因为来之不易,就会得到格外珍惜,格外感激。记得很小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有了一块电子表,就缠着父母,因为经济拮据,母亲卖了家里几个星期的鸡蛋让我如愿以偿,那时的激动和高兴的心情,现在还时时想起。

      因此,承认了资源稀缺性假定,我们就明白了: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资源的供给与人们的需要都是矛盾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在稀缺的资源约束下“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

经济学原理杂谈(2):经济人假设
 

     如同社会学将人看作“社会人”,经济学把人看作为“经济人”。“经济人假设”也是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不过与“资源稀缺性假定”不一样的是,这些年,这一假定已经面临了来自经济学界自身的挑战,几位经济学家因为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重大的修正,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利己的,认为作为消费者,他会追求既定的消费支出换回最大化的效用(经济术语,也就是人们在消费商品和服务中获得的满足);作为生产者,他会追求利润最大化。亚当 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阐释了这一假设,随后的两百多年经济学的研究都是在遵随这一原理下进行的。

     这一假定,往往难以被人们接受,尤其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三字经》中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们至少很难从伦理上接受“利己”,认为可能宣扬的是一种自私自利。很多人都认为“人性本善”是孔夫子倡导的,但据考证,这句话是宋代人添加的,孔夫子只说过“性相近,习相远”,他只认为“人性向善”,即人都有向善、向美、向上的追求。“向”不等于“本”。

    在市场经济中,正是由于人是理性利己的,交易时消费者追求的是低价,生产者尽量追求高价,在一系列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也实现了市场的均衡。理性利己的动机和行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承认人是理性利己的,对于认识现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会对人性的真相有了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很多方面不能仅仅依靠人的良心发现,而是制度建设。

   国家为了兑现“不让一位学生因为家境贫困而退学”的承诺,鼓励商业银行积极为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但是,几年下来,商业银行选择了退出这个领域。当时,商业银行简化了贷款手续,贫困生只要作出信用保证,就可以贷到每年的学费和每月的生活费,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几年内还清本息。可是,在个人联合信用系统未能及时建立的情况下,毕业生们选择了拖欠和违约,据说违约率达到了20%以上。因为遵守信用的收益抵不上失信带来的成本,所以诚实守信的动力甚微。

   2002年以来,我国反腐败的重点已从要求官员的道德自律转变为制度防腐、反腐,这实际上是对理性利己的认识的深化。几千年来,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官员的个人品德修行上,可是历史上真正的“清官”凤毛麟角。没有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人们凭什么能够抵制住利益的诱惑,也许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就不一定了。

   多年来,政府积极努力打破地方利益保护,希望人们保护知识产权和自然环境,可是收效甚微。因为,前没有利益的诱导,后没有刚性的制度监督和惩戒,地方没有动力去牺牲局部利益来成全全局利益。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政策的执行有难度,或者会带来利益受损,人们就会变相执行。因此,下级的反应应该作为一个变量加入到政策效应函数之中。

   因此,可以说,承认了理性利己的“经济人假设”,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什么是“以人为本”和如何提高制度的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