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策略的建议(推荐)--王红钧的博客

 快乐精灵 2007-11-17

教学策略的建议

 1.教师上课,约70%左右应紧扣教材,30%左右要作纵横联系,要作相关发挥,不要全部照教材讲课。
      2.
要尊重教材,又不要迷信教材。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的缺点说“不”!教师要带头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3.
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操作和思考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松有紧。每一节课最精华之处,要放慢速度。
      4.
学生的操作和回答有不妥之处,要及时善意纠正,一定要纠正。
      5.
学生需要鼓励,但要有所选择,不能滥用鼓励,鼓励方式要多样化。
      6.
不能就一节课孤立地只讲这一课,要以教师的全部智慧来驾驭一节课,要前后联系,学科渗透,形成整体。
      7.
小学一堂课40分钟,大多分6-8个阶段,包括开头和结束,每阶段平均约5分钟。每一阶段不宜太长(>8分钟),也不宜太短(<1分钟)
      8.
准时上课,要尽早“开门见山”;准时下课,决不要“画蛇添脚”。
      9.
要环视全班,留心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提醒他。后进生多多鼓励,优生也要适度批评,
     10.
准备三手:突然停电也可上课;电脑坏了也可上课;机器失灵也可上课。
      11.
上一节课,其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向传授,而是师生交流—互动。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一节课不要变化太多。每一种交流和互动的方式要相对稳定。
      12.
学生每节课做的练习,必须在他们思考之后,让他们知道正确答案,并及时改正。这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13.
对成绩后进的学生,惟一有效的办法,是千方百计让他取得较好成绩。鼓励,鼓励,再鼓励。积小成功为中成功,积中成功为大成功。
      14.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促进方法,是千方百计让他们知道:“不进则退”。让他们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
      15.
尊重每—个学生,要认定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在的爱因斯坦”、“潜在的邓小平”。要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16.
上一节课,不是仅仅讲给全班学生听,而是应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实事求是,力戒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