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节 参与观察实地研究法

 小宁 2007-12-12

 第三节 参与观察实地研究法


  实地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是一种既老且新的方法。多少世纪以来,它一直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所使用;但近年来,它在方法论中受到注意并得到重新定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何时我们观察或参与社会行动并试图去理解它,就是在做实地研究了;无论何时我们向其他人讲述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况,就是在报告实地研究的结果。

  一、参与观察实地研究的基本步骤

  参与观察的实地研究方法(以下简称实地研究)与其他形式自然观察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不仅仅是收集数据的活动,又常常是产生理论的活动。

  实地研究者是事先不形成待检验的假设就开始研究的,而常常是从正在进行的活动过程中发现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事先难以预知的,通过对认为是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反复、深入的参与观察和实地调查后才形成观点。

  实地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如图8-3所示。首先不带假设,进入现场,开始做初始的观察,从中发现出暂时的一般性结论,从这些结论中,研究者发现哪些应当做进一步的观察,而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又导致结论的修正。在对反复观察所得结果进行归纳与推演后,形成结论,产生理论。
 

8-3 参与观察实地研究一般步骤

  二、参与观察的实地研究的特点

  实地研究与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实验研究相比较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在:

 研究范畴。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和实验研究都属于量的研究的范畴,而实地研究却属于质的研究的范畴;

 

 资料采集。在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和实验研究中采集的观察资料基本上是数据,而在实地研究中采集的观察资料则基本上是文字与图片。

 

 研究重点。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与实验研究的研究重点是用变量来观察与解释世界,力图寻找社会世界中存在的模式与规律;而实地研究则用丰富的细节与描述来探索事物发生的社会环境和事物所传递的社会意义。

 

 研究规模。由于观察资料与研究重点的不同,自然造成了研究规模的不同,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选取的样本至少包括数十人,在问卷调查中,数千人的样本也很普遍;而实地研究的研究对象至多不过数十人。在很多情况下,实地研究等同于个案研究,研究对象仅为一个或数个个案。

  三、实地研究的观察者所扮演的角色

  实地研究的观察者必定是完全参与者或参与观察者,或观察的参与者。这三种角色,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参与到观察对象的群体和组织中,并作为其中一员参与活动,目的是掌握第一手材料。

  但是对于观察的参与者和参与的观察者两种角色,由于他们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观察的目的,从而会对观察者和观察的客观性造成影响。

  如果观察者扮演完全参与者的角色,意味着观察者不向被观察者透露自己是研究者的身份,却积极参与观察对象活动并进行观察的观察者。他是完全融入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由于观察对象不了解观察者的真实身份,观察者可能获得非常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但这种角色可能会遇到道德和伦理的问题,由于观察者像其他的真正的参与者那样行动,别人只知道你是参与者而不知道你是研究者。这里便有了一个伦理的问题:当你进行研究时,设法获取人们的信任而使他们告诉你一些绝不肯向身份明确的研究者吐露的事情,这种作法是否符合道德?这里还有一个科学性的问题。假如你是个完全参与者,就会对正在研究的事物发生影响。作为一个参与者将必须参与,而这种参与就可能影响研究对象。例如,别人问你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不管你怎么样都会影响事情的进程。假如全组听从了你的建议;你明显地影响了事情的进程;假如大家拒绝了你的建议,这一否决又可能对下一个决定产生影响;如果你不表态,则有可能在组内增加一种犹豫不决的气氛。这种影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如果活动时间长了,参与观察者也很可能会因入乡随俗,从而丧失了科学的超然态度。

  在实地研究中,观察者究竟应该采取何种角色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作为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者,我们必须根据观察对象的情况与自己对情况的判断作出采用何种观察角色的选择。

  四、适合采用实地研究法的课题

  实地研究与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和实验研究的这些差异决定了适合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与实验研究的课题不一定适合实地研究;反之,适合实地研究的课题也不一定适合于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与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的主要长处之一在于它可以使研究者看到事物的全貌。直接全面地观察社会现象,可以使人对事物有深刻和充分的理解。这种观察方式适用于难以简单运用度量手段的课题。实地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只有放在一定自然背景中才能很好理解的态度和行为,适用于研究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社会过程。

  美国约翰·洛夫兰(John Lofland)在他的《分析社会环境》一书中指出,适合作实地研究的课题有下列几类:意义、行为、事件、相遇、角色、关系、组织与社区。

  (一)意义,指参与者对其行为的定义和解释,通常用语言、文字、行为来传递一定的意义和信息。在很多情况下,根据现场情境的不同,同样的语言和行为传递的信息和意义也可能不同。这种微妙的信息传递和意义诠释很难通过实验或问卷调查来研究,而实地研究在这方面就具有优势。

  (二)行为,指语音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特别是人们的异常行为。一般而言,大多数的异常行为不是公开行为,而且,很少有人愿意与他人公开讨论自己本身的异常行为,这就给我们研究异常行为带来了难度。我们不可能设计一个实验,要求参加实验者展示他们的异常行为;我们也不可能设计一个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各种极为敏感的问题。而采用实地研究的话,我们就能够在自然的场合下密切观察异常行为的开始、经过与结束,从而获得对异常行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三)事件,指发生持续时间不长的事件,可能是几秒钟、几分或几小时的事件。当然,很多事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研究,但是有些事件要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如学校庆典、运动大会等,这些事件就很不适合问卷调查。另外,对教师或学生某种仪器操作或计算机操作中的失误造成仪器损毁或计算机死机,面对网络遇到病毒的入侵等特发事件,也很难用问卷调查来研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来获取观察资料。

  (四)相遇,指的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交往的过程。在某种交流活动中人们初次相识的过程、人们互相介绍的情景,以及利用OICQMSN交往的过程都可能是实地研究的对象。人们的交往过程一般不容易用变量来概括或代表,但是,却可以通过文字与图片来描述。

  (五)角色,根据洛夫兰的定义,角色并不是指观察者所扮演的角色,而是指实地研究的对象所扮演的角色。比如,一项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我们关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体现,教师花多少时间,用什么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学生用多少时间,用什么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等等。对角色的研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实现,但是,问卷调查侧重于发现模式与普遍情况,而实地研究则侧重于背景、状况与原因。实地研究不但描述教师、学生作为角色扮演的时间长短,而且还可能描述他们在教与学活动时的情绪:快活、闷闷不乐、焦虑等等。

  (六)关系,由于角色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实地研究也同时研究关系。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买主卖主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千变万化,很难用定量方法作透彻的研究。比如,父子、母子、师生关系就很难用一个变量来概括,仅仅把父子、母子、师生关系归纳入一般的范畴,就很明显地漏掉了这种关系内许多细微的层次。如果我们的研究重点正是在于这种关系的细微之处,那么,实地研究就是合适的方法。

  (七)组织与社区,指研究的基本单元不再是个人,而是小组、组织或社区这类个案。由于这些个案中包括了角色之间的关系、人际之间的交往、各种各样的行为和事件以及它们所传递的意义与信息,对小组、组织与社区的实地研究往往是综合性的个案研究。

  实地研究的长处是能够细腻、透彻地描述角色之间的关系、人际之间的交往与行为事件所传递的意义和信息。当变量不能较好地概括或代表我们欲研究的对象,而文字与图片却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就可选择适合实地研究的课题。

  五、参与观察实地研究的设计

  实地研究与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后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都经过周密的计划与筹备,研究一旦开始以后,改动的余地很小;而实地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的方向与过程改动的余地很大。事实上,进行实地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开始时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研究设想或计划,并且随时准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或者改动。因为这个原因,实地研究不像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明显的步骤顺序,我们至多可能给出实地研究的几个大致阶段。

   选择观察点

  实地研究的开始最重要的是选择观察点。实地研究的重点在于实地,而这个实地就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选择的观察点。根据研究课题的不同,观察点可以设在不同的地点,可以在教室、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图书馆,也可以在个人自学活动、上网学习的场所。

  对于观察点的选择,一般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 尽量选择资料丰富的观察点。因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资料越多,我们的研究也就越翔实。

 

 第二, 尽量选择自己不很熟悉的观察点。本来,我们对于越熟悉的东西理解也就越是深刻,为什么教育研究工作者要选择自己不很熟悉的观察点呢?其主要原因是希望研究者对事物保持敏锐的感觉,而在观察熟悉的事物时,我们往往容易对一些现象与关系习以为常,从而失去了这种敏锐的观察力。

 

 第三, 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点。在特定的情况下,教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时可能会受到一些本身情况,如语言和生活习惯等影响。尽可能减少这些影响。

   进入观察点

  在选定观察点以后,研究者要决定以何种角色进入观察点。

 如果我们决定作一个完全观察者,那么,我们必须在观察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引人注目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决定作一个完全参与者、参与观察者或者观察不参与者,那么,如何介绍自己,如何与被观察对象建立起联系,如何取得被观察对象的信任,都是面临实地研究者的问题。实地研究者在这方面的成功取决于实地研究者的经验与随机应变的本领。

   与被观察者的交流

  从某种意义上说,实地研究就是去看和听,但有时也有必要提问题和作记录。与问卷调查法中的事先设计问卷不同,实地研究一般采用事先不作设计的访问,即非事先访问。

  非事先设计的访问是访问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流。在访问过程中,访问者只有一个大致的调查计划而并没有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访问者主要是听研究对象讲,但由谈话的大方向由访问者掌握。

  实地研究的特殊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引出第二个问题。不应当仅问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而应随问随听随想,不断修正和加深问题的提法。不要轻易打断研究对象的话和思路,但是要注意因势利导。

   记录观察内容

  实地研究的基本工具是笔记本或实地观察日志。录音机和照相机有时反而不能捕捉社会过程的一切方面。如果可能应当在观察时当场记录,如果做不到则做事后记录。

  实地观察日志应当既包括观察又包括理解。应当记录你知道的,同时记录你想到的。例如当研究者记录某人发表的不赞同使用某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意见时,会认为他可能是教育观念未有转变或者是这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确实在内容上或表现形式上存在问题。这时研究者也要把自己的看法记录下来。

  为了加快记录速度和简化记录工作,研究者需要准备一个标准的记录表。例如准备一个按年龄、性别、年级等分类的记录表。另外可以准备一些速记符号以便加快记录速度。

  做好记录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

 第一,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即使你是过目不忘的人,也是以当场记录或事后尽快记录为好。

 

 第二,分段记录。一开始做一个粗略的记录(词和短语),然后重新整理一遍。

 

 第三,关于记录要详细,尽可能把观察到的一切细节都记录下来,因为在实地观察时研究者很难确知事情的重要程度。一些初看不重要的细节后来可能被认为是很有价值的。

   整理资料,建立档案

  观察后尽快整理笔记对于一个实地研究者是绝对重要的。应当以观察记录为线索,回忆整理出详尽的笔记。实地研究通过观察,获得包罗万象的原始观察资料,这些资料多以文字资料为主,但还必须对这些原始观察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才能从中发现行为的模式和意义。因此,研究者需要对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建立档案,这是发现行为模式和意义过程的第一步。

  为了发现可能的行为模式与事物潜在的意义。需要建立何种档案,应依据研究性质及数据分析的需要而定。档案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几大类:

 背景档案,它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与主要人物;

 

 人物档案,其中包括活动中的主要人物的材料,甚至可以给每个重要人物单独立案。

 

 文献档案,它包括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资料的目录。

 

 直观档案,它包括研究者对现场情景的描述与听到的对话的具体内容。

 

 分析性资料,它主要指研究者在观察过程中对事物、事件或人物的分析,或者对各种关系所具有的意义的理解。

   资料分析

  在实地研究中,观察和分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按照一般规则,研究者需要在观察的资料中发现相同点和差异点,以期对被观察对象作出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和描述。一方面,研究者要在被观察的事件中寻找共同的模式,通常称为行为的规范,即研究对象的共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研究者还必须发现差异,即发现违反一般规范的异常行为。

  资料分析的重点在于对资料诠释。诠释是指研究者对事物、事件或人物关系的理解,但是,这种诠释不是研究者主观的理解,必须尽可能以被观察的事物、事件或人物关系的理解为基础。实地研究的目的,是要求研究者去发现被观察对象如何看待事物、如何定义情景以及这些情景对被观察对象所具有的意义,而不是为了阐述自己个人的观点。

  一般而言,对实地研究资料的诠释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研究者把资料的内容置于一个大的背景之中,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纵向比较指研究者把资料的内容与以前的内容相比较,而横向比较则指研究者把某人或某件事物的情况与他人或其他事物相比较。

  第二步,研究者就资料内容进行诠释,试图对资料赋予适当的社会和教育意义。

  第三步,研究者把他的诠释、想法、观念联系在一起,试图全面地把握发生的情况、它们所展示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意义。

  通过上述三步工作,研究者有可能以资料为基础,找出新的概念,或者形成新的理论。

  对于实地研究者来说,理论命题的形成,实际事件的观察及其结论往往在同一过程之中。一般说来,不是用观察来检验某个理论,而是在观察的过程中建立理论。从观察中得出暂时的结论,这个理论框架又转而指导进一步的观察。这种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实地研究变得比其他研究方法都更灵活。研究设计因而可以随观察的过程不断加以改进。

   得出结论

  实地研究的得出的结论通常以理论的形成 或者论文的完成为标志。但是许多社会科学研究专家认为,在形成结论方面,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主观偏见。实地研究者可能会从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方面来解释观察对象的行为,使研究结论缺乏客观性。

 

 分类误差。实地研究者可能仅仅通过对观察资料的分类就作出结论,因此应当仔细检查度量尺度的正确性。

 

 原因误差。实地研究者可能会简单地把某单一个因素作为另一个因素产生的原因,忽略了可能还有其他多种原因的思考,这样会使结论简单化。

 

 潜在因素。实地研究者通过直接观察访问和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积累了大量信息。但在作结论时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淘汰,使得结论潜在误差。

 

 观点片面。实地研究结论形成时,研究者往往会只强调某一观点而排斥其他一切观点,这样得出的论断忽略了其他可能性而犯了的片面性的错误。

  虽然实地研究的步骤可以大体分为上述这些阶段,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阶段之间的分隔并不明显,有时,阶段之间还可能出现重复与交叠现象。比如,实地研究中最重要的观察与分析阶段就常常同步进行,研究者每天整理观察笔记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诠释与分析同时记录下来。研究者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可能导致研究者放弃原来的观察重点,修正自己的计划,转向新的观察重点。在这个意义上说,实地研究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过程。线性过程遵循一系列固定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步骤,而非线性过程在进行时有可能前进,也有可能后退,甚至可能侧行。虽然研究者的最终方向是前行,但这种前行可能以螺旋状进行,研究者在每一轮的盘旋或重复中,获得新的观察资料,得到新的感受,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实地研究的结束。

  六、实地研究的可靠性与有效度

  实地研究与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正好相反。实验与问卷调查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有效度较低;而实地研究虽然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有效度却较高。

   实地研究的可靠性

  可靠性一般是指量度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如果我们把可靠性的概念具体应用到实地研究上去,那么,不管哪位教育研究工作者承担实地研究的任务,在相似的观察点就相似的观察对象进行实地研究的结果应该相似。但是,这恰恰是实地研究的存在的问题,由于研究者的结论源于他们对被观察对象的语言、行为、举止的诠释,而这种诠释往往也是因人而异的。

   实地研究的内部效度

  有效度分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内部效度指用量度手段量度我们欲量度对象的程度,而外部有效度则指我们把一项研究的结果推广到一个大范围的能力。实地研究一般具有较高的内部有效度,因为实地研究者在研究某一课题时,例如一项研究学生学习状况的课题,研究者不但会作深入的访问,还可能住到被观察者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甚至到家庭中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很难逃过研究者的观察。比如,同学对同学、对老师说话的语气;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学生情绪的变化等等。从这种细微深入的观察获得的资料当然在内部有效度上大大优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问卷调查在研究同样的课题时,仅能提出一些表面的问题,诸如每星期花多少小时间上网?浏览最多的是什么类型的网站?是否有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等等。另外,问卷调查对于回答的真实程度也没有任何程度上的控制。

   实地研究的外部效度

  实地研究的外部效度却很低,换言之,我们一般只能把实地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限定在实地研究的实际范围之内,而不能就实地研究的结果作出有效的推论。外部效度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可靠性有关,导致实地研究较低可靠性的原因也同时是导致实地研究较低外部效度的原因。第一,实地研究的结果是基于个人的观察与量度之上的,这种个人的观察与量度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色彩,结果,不同的实地研究者可能就相似的课题得出不相似的结论。当实地研究的结论有可能互相矛盾的时候,我们当然不能把它们推广到一个较大的范围中去,不然的话,我们就面临着以哪一种结论为准的问题。第二,实地研究往往没有抽样的过程与标准化的量度手段,有些较大规模的实地研究虽然有抽样这一环节,但是,抽样方式无一例外的都是非概率抽样,我们无从给样本的总体定义,当然更无从判断样本是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从实地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类结论所起的作用是提议性的,而非定义性的。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每一种研究方案都有其特定的优点与缺点,因此,在一般的意义上说,不存在哪一种方案优于另外的方案的问题。但是,在研究具体的课题时,有时,问卷调查可能优于实地研究;有时,实地研究可能优于问卷调查;有时,实验研究可能优于问卷调查与实地研究;有时,内容分析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究竟选取哪一种方案,还是要视研究者的课题、经费、时间和对可靠性与有效度的要求这些因素来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