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机:期指推出前最后一道考题

 三叶草 2007-12-26
时机:期指推出前最后一道考题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日期:2007年12月25日 15:06 http://www.

 记者 徐绍峰 
 
  期指一天不推出,关于期指推出时间的猜测就一天不会停止。
  当12月28日推出期指的猜测落空之后,现在坊间又将期指的最新推出时间锁定在2008年4月左右,还有其他一些传闻。
市场在期指推出时间表上的猜测屡屡落空,说明期指推出时机的选择,确实令管理层颇费思量。按理,大盘经过1000多点的下跌,做空风险已得到一定程度的 释放;中国石油等大盘蓝筹股的回归,也使得沪深300指数的抗操纵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目前应当是推出期指的最好时机,但为什么期指千呼万唤仍不出来呢?
有观点认为,时间表延期,不排除是管理层为了让股市进行更彻底的调整,以便为股指期货平稳推出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曾表示, “股市高点不会推股指期货”。因为股指期货如果在股指高位推出,机构们必将大肆做空权重股,从而通过做空机制,赚得双倍的利润。而广大散户除了亏损或割 肉,没有别的选择。尽管大盘目前已经下跌了1000多点,但从中国石油、中国远洋等权重股破位;从在沪深300指数中占据很大权重的银行、地产等板块,目 前仍未止跌企稳看,权重股调整仍未到位。只要他们仍有调整空间,期指就尽可耐心等待更好的推出时机。
  其实,与菜籽油、LLEPD、棕榈油等商 品期货不同,股指期货的推出绝非仅仅是期货市场多了一个新品种,“金融衍生品就是‘金融制高点’。谁掌握了金融衍生品,谁就占领了金融的制高点,掌握了主 导权和话语权。”问题的关键是,一旦期指推出后,究竟谁会占领这个金融的制高点,掌握这个金融衍生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我们的期指市场主体准备好了吗?期 指推出后,被张扬的究竟是其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还是被异化了的投机功能?期指是投资者修正对未来行情走势判断的帮手,还是大机构误导和操纵市场的利 器?
  另一方面,虽然专家们都认为期指推出不改现货市场长期走势,但很多人都认同“期指推出后,中国证券市场将会变得更加诡秘,对资本市场将会 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更有投资者担忧期指的推出将会成为股市牛熊的转折点。因为一轮长达三年多的大牛市,现在正在寻找一个转折的理由或者“外力”。 没有期指的“外力”作用,目前的股市处于相对均衡状态。但这种均衡是否会在期指的“外力”作用下被彻底打破,以至出现出人意料的失衡呢?其实,即使期指推 出不会带来股市的牛熊转折,但其可能给现货市场带来的短期巨幅波动,依然让管理层担忧其社会扩散效应。毕竟,在需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一个品种的推出需要 考量的不仅是市场条件和市场需要,还有更多融入政治智慧的权衡。虽然理论上期指应当是股市的稳定器,它可以催生套利者和单向博弈的客户,使股票市场的流动 性加大,但这终究不过是理论上的推测。
  期指的推出,必将推动我国期货市场逐步进入金融期货时代。为了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人们一直在充满热情 地期待着。何况,目前,国际市场金融期货交易额已占全球期货交易总额的95%以上,成了期货市场的主流。因此,在很多人眼里,股指期货推出后尽是“有利 于”:有利于证券市场交易量的提升;有利于资本市场格局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然而,管理层在期指推出时机上的考虑始终是慎重的、缜密的。这种慎重,除 了闪现着管理层的政治智慧外,也表明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面对金融衍生品这把双刃剑,管理层不会轻易“开弓”试错。


撰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