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杰伦的歌词不过是文字垃圾!

 zhsz809 2008-03-25

周杰伦的歌词不过是文字垃圾!
周杰伦 资料图片

    3月22日《东方早报》载,记者在2008上海中学生写作现状研讨会上获悉,时下,中学生作文引用周杰伦歌词的频率直追陶渊明。在最近一次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评委随机抽取1000份作文,陶渊明的诗句出现过28次,而周杰伦的歌词竟出现了24次。
    
    不可否认,当前周杰伦的歌词(主要是方文山所作)的“粉丝”队伍确实十分庞大,不仅仅是中学生,甚至很多教育工作者与文学或文化的研究者都认为方文山所任的歌词很“美”。前不久武汉某中学老师就曾经让学生默写《青花瓷》歌词,而有些评论家也认为《青花瓷》写得“美轮美奂”,“绝不亚于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因此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表示支持。某古典文学硕士甚至盛赞《东风破》的歌词“将古典美与现代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然而,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在此意义上,成人们的这种认识将误导

青少年,在文字美的鉴赏方面引他们走上邪道。
    
    方文山的歌词果真很“美”么?答曰:非也!方文山的歌词充其量不过是当代“西昆体”罢了。不可否认,方文山的歌词在遣词造句上十分讲究,显得“古色古香”。然而,这一让他成名的“特质”却恰恰是他的“罩门”所在。方文山的歌词确实很能迷惑很多文学上的门外汉,尤其是那些爱好文学并自我感觉良好的“文学青年”;但在我看来,尽管方文山对中国古典诗词很熟悉,但他的歌词却是食古不化,华而不实,无病呻吟——任是怎么华丽的辞藻都掩盖不了其背后的空虚和贫乏。他的歌词只是一堆花花绿绿的“文字碎片”或“文字垃圾”,就象裁缝师傅用剩的碎布,虽然五色杂呈,却只能用来做“拖把”。
    
    在对文字的审美上,或曰在对何谓“文采”的理解上,我们存在一个重大的误区。小学的老师们经常要学生抄写或默写所谓的“优美词语”——这一教学行为便是建立在对“文采”的错误认知上。其实,在写作中并不存在什么“优美词语”,所有的词语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高下之分——关键在于把恰当的词语放在恰当的位置,以最少的词语表达出最丰富的意义来,故所谓的“优美词语”的堆砌并不就能产生“美”——最多也只能称作“浮艳”罢了。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词语就象镍币,由于经常使用会产生“意义磨损”或“意义被抽空”——方文山的歌词所使用的就是这种语言。
    
    《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实,文字就象衣服,真正好的文字并不在于它的华丽,而在于其体现出的“精气神”。语言是通过遮蔽自身而凸显自身的——好的语言是一种“缺席的在场”,它往往使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不自觉地直接进入它背后的意义世界,即禅宗所谓“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如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的词:“羊勒肚子手巾呦三道道个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哎呀招一招个的手……”多么质朴的语言,其中没有一个打眼的“优美词语”,但这却是第一流的歌词——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里说的,“写景则如在目前,写情则沁人心脾,叙事则如其口出”——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语言便是“美”的语言。
    
    只有明乎“文采”的真谛,在培养自身对文字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方面才不会堕入邪道。宋人刘攽《中山诗话》载,“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后进多窃义山语句。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我为诸馆职挦扯至此。’”伶人扮成穿得破破烂烂的李商隐,就是为了讽刺西昆诗人的一味模拟,华而不实,无病呻呤。今人如此热捧方文山歌词这种缺乏“精气神”的“僵尸文字”,难免让人生出“大雅久不作”或“时无英雄”之叹————难道我们的“评论家”与“文学研究者”的见识倒不如古代的戏子么?(宕子) 

相关文章:

除了周杰伦,更有周信芳
聘周杰伦任艺术指导有何不可?
"周杰伦太忙没当教授"大学真卑贱
IT人不追星,周杰伦来了也白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