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笑晚为美国输送高级人才值得吗? 因六个孩子中五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而让蔡笑晚声名远播,被媒体誉为“人才魔术师”。然而,令人叹息的是,这位声名远播的“人才魔术师”,却是在为美国输送高级人才。(《阿城港日报》 作者阿元对当代“人才魔术师”——蔡笑晚,为我国培养了5个博士生、一个硕士生的业绩,因有三个在美国创业,而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一个家庭走出5个博士和1个硕士,这确实是神奇父亲造就了教育神话。如果单从这个角度上说,蔡笑晚教子有方,不愧是成功的父亲。但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非常需要各类高级人才,因此,政府历来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一个人能出国深造为日后发展打基础是好事,可学成之后滞留海外不回国工作,就不能说是好事了。蔡笑晚六个孩子中,五个曾到美国读书,三个已在美国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说,蔡笑晚教子欠妥,不算是成功的父亲。 笔者认为阿 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走出去、请进来”的国策理解到位的。似乎一提到是去美国工作的,或者是移民去美国的,某些人就会用异样眼光打量他们,用别样的心态去度量他们,有时还会用嘲讽的语言挖苦他们。比如,阿 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紧缺人才,自己都用不过来,蔡笑晚干吗要把自己的儿女送往美国,去为他们效劳呢?这是阿 看来阿元的说法还蛮符合当今一些人的单向思维的逻辑。他们认为,爱国其实很简单,要么在国内干一辈子,否则就有对祖国不忠不爱的嫌疑。我们不否认有这么一群众人,不懂或不愿报效祖国,甚至还干些出格的事来。对待这些人自然嗤之以鼻,咱们自然也不会给他们好眼色看,甚至还要防着点。但毕竟是少数,极大部分华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土。这次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时,当地有多少华人自觉地在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为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没有他们的爱国行动,这项充满艰难和风险的任务能出色地完成吗?为 我们说科技发明没有国界,而发明人是有国籍的。世界上有多少杰出的华人,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虽然身在国外,但他们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的良心。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报效祖国,有的在国外,甚至可以更为有力有效地去爱国。比如蔡笑晚的几个子女共同拿出100万元筹建了蔡笑晚教育奖学助学基金会,每年奖励二名优秀的大学生和帮助多名贫困的学生,这难道还不是属于一种很有成效地报效祖国吗?你又怎能说蔡笑晚的教育是失败的呢? 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早已被人们抛弃了,即使美国对想移民美国的人也是藐视的,如发现有移民倾向者,签证官立即会拒签。他们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有那么多出色的人才被他们吸纳,这是咱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培养人才非常需要良好的环境,无疑,美国是科技强国,那里才是世界高科技创新的前沿,我们国家希望有条件的人才在那里得到训练和实践,当祖国一旦需要学子们回来报效祖国,我深信他们会像前辈钱学森、李四光等等科学家一样会回来的。 君不见,有多少学子、多少有成就的中华弟子正在回国的路上,我倒有点担心,咱们准备好了吗? 蔡笑晚你的名字改得多好啊!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才是最好。你一定是笑得最好! 李逊达 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