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书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众点评网最近封杀了一个会员。这对于一个依靠整合会员来发展流量从而吸引商家的2.0点评网站,似乎有些非同寻常。
历来大家对大众点评网存在着各种误解。比如很多朋友问我,是不是我们的点评都是在帮商家做广告?是不是商家付钱就可以消除负面点评?是不是我们花钱请人来点评?等等。事实当然都不是。
点评网是一个公正的第三方点评网站,为网友提供自发点评餐馆的平台。网站上不是没有广告,但是绝没有商家可以付费消除负面点评,而广告也只是采用Google排位的方法(不是百度竞价排位),并且提示用户“这是推广商户”。
点评网的模式是,通过优质的产品吸引并整合用户,从而增强对商户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整合餐饮行业。所以,会员,流量,黏度,是点评网的立身之本。但就在几天之前,点评网封杀了一个立身之本。原因是,故意炒作,违反注册协议,严重影响网站公平公正的良好声誉。
这里我不再就事论事,扩展开讲讲2.0与用户的关系。
1,对大部分Web2.0而言,用户就是生命。这一点没有疑问。Youtube是靠这个红起来,Facebook没有了用户就只剩下一堆APP,豆瓣、土豆、51,无不如此。
2,这和Web2.0的特性有关。2.0的内容都是用户提供的,没有了用户就没有了内容。这在SNS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3,用户提供内容,是不是意味着网站没有主动权?不是。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
网站是一个平台,它有自己作为一个平台的独立的商业模式。从用户到网站再到商家,走这样一个流程:用户提供内容,用户是上游,是供应商。商户是下游,是买家,买的是流量、用户关注度。这意味着,用户虽然是生命,但放到商业模式中,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4,这么看就比较清楚了:
如果供应商依仗着自己的地位漫天要价,应该怎么做?是任由其继续叫嚣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对其加以限制?
如果用户,哪怕是一些高级用户,在网站上犯规,应该怎么做?是听之任之,还是加以严惩?
如果供应商的渠道不规范,如何保证足够的流量和高质量的用户关注度,又如何与下游买家交涉?换句话说,我们在做的产品是针对用户的,而用户在网站上生产出来的“产品”(点评),才是我们最后面对下游买家时真正拿出手的产品。我们当然有责任确保自己提供的产品是优质的,否则,谁还会来买?
5,看起来,Web2.0概念中所谓的用户生产内容,其实并不全面。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2.0模式下,用户与网站协同生产内容。
那么Web2.0的一种可能的盈利模式也就比较清晰了:通过长尾压缩生产内容的成本,同时增强对下游买家的议价能力。这一点我们下一篇再详细说。
那么另外一点也很明确了:
在2.0网站做产品,其实并不仅仅限于做UCD的产品。2.0网站的产品(其实是运营)应该是涵盖了整体用户行为和网站内容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