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类知识及相关练习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依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 语法功能上,实词可直接组成短语,可以充当短语或句子成分,也可以带上语调构成句子。词汇意义上,实词表示事物的实在意义。 实词主要有名、动、形、数、量、代六类: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 例如: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表示人或事物:工人 学生 河流 高原 宇宙 思想 科学 表示时间:大寒 未来 下午 秋天 表示方位:上面 后头 华北 中原 名词的鉴别:一般不和副词结合(如:不能说“不宇宙”);前面可加数量词(如:四位客人);表人的名词后可加“们”表复数(如:同志们);常做主语和宾语。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名词。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 例如: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读、笑、操作、进行、保卫 表示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 转变 减少 表示心理活动:想 希望 同意 怕 表示存现:消失 有 无 出现 表示使令:使 让 请求 允许 表示能愿:能 可以 应该 必须 表示趋向:上 下 来 去 起来 表示判断:是 动词的鉴别:能受“不”的修饰;但除表示心理活动和表示感觉的词以外,一般不受“很”修饰;可附加“着、了、过”表时态;重叠式有“试一下”之意;做谓语,且一般可带宾语。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动词。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3.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例如: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表示事物的形状:长 短 方 圆 厚 薄 表示事物的性质:优 劣 善 美 恶劣 笔直 表示事物的情态:飞快 缓慢 激动 悲伤 闲适 形容词的鉴别:能受“不”“很”修饰,可重叠(形式为AA、AABB或A里AB),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作谓语一般不能带宾语(这是与动词最大的区别)。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形容词。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4.数词 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 例如: 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表示确数:一 十 百 千 万 四分之一 表示概数:几 少数 两米以上 五十多 十七八 表示序数:第二 初一 初八 老大 老六 数词用法:一般不能直接加在名词前;表数量的增加,可用倍数或分数表示;表数量减少的,只能用分数而不能用倍数表示。 5.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 例如: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棋,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表示物量:个 斤 片 张 表示动量:次 回 遍 下 量词用法:多与数词连用,简称数量词(实为数量短语);可重叠表“每”的意思;有的可以单独作主语、定语(登台唱(首)民歌)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数量词。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6.代词 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例如: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也不停步,只在心理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人称代词:你 我 他 自己 别人 大家 疑问代词:谁 什么 多少 哪 指示代词:这 那 这些 那里 这阵子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代词。 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嗖嗖的响声。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小练习:在加点的词语下面标明实词的类型。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二)虚词 语法功能上,虚词一般不能以次序为手段直接组合,大都不做句子成分,主要起关联作用,作为组合实词的一种语法手段;有的表示语气,成为某类短语和句子的标志。词汇意义上,除少数虚词外,大都不表示事物的实在意义。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1.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例如: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表示范围:也 都 尽 一共 表示时间:正 将 马上 一直 表示程度:很 更加 太 格外 表示情态:特地 大力 亲自 表示否定:不 勿 别 没有 表示语气:竟然 公然 也许 副词运用特点:能直接修饰或补充或说明动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部分可起关联作用。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副词。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芜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2.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表示处所、方向:从 向 朝 顺着 表示时间:在 趋 与 表示对象:对 为 给 关于 表示目的:为 由于 为着 表示起止:自 从 至于 表示方式:据 以 按照 通过 介词运用特点:不能单独使用,要带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结构,用在动词前做状语,用在动词后面做补语;“像、比、给、在、如、同、跟、为、经过、通过”等词比较特殊,当句中有动词时它们为介词,没有动词时为动词(例l:火车通过隧道。2:火车通过隧道奔向前方。)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介词。 对家庭、朋友及我们的太空宇航员所爱着的人们来讲,国家的损失首先是他们个人的巨大损失。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妻子们,对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们,在你们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国人都和你们紧紧地站在一起。 3.连词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例如: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连接词或短语:同 跟 或 以及 连接句子:不但……而且 既……又 如果……那么 因此 或者 连词运用特点:其前后内容可互换位置。这一点是介词所不能的。(例:1,他不和她上北京。2,他和她都上北京。1句中的和为介词,前后词不能互换位置;2句中的和为连词,他和她换位不影响大意。)连接句子时多成对出现。 4.助词 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例如: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结构助词:的 地 得 一般 一样 动态助词:着 了 过 给 被 语气助词:啊 吗 呢 啦 吧 助词运用特点:只附着在词或短语前后,不能独立运用,除“所”外,一律读轻声。 5.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例如: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叹词运用特点:独立成句。(这是与助词的明显差异,如:“啊,天啊!”前者独立为叹词,后者附着为助词。) 6.拟声词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例如: 后来,我就跳两级台阶,蹦、蹦!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声词运用特点:可以独立成句,也可充当句子的状语或定语。 小练习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二、练习的相关答案 1.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名词。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不重复划线,下同) 2.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动词。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3.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形容词。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4.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数量词。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5.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代词。 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嗖嗖的响声。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6.小练习:在划线的词语下面标明实词的类型。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 数量名 名词 动词 动词 代词 代 名词 动 形容 代词 名词 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动 形容 名词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 名词代 名词 动 名词动 名词 动词 代词名 代词名词动 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动词 动词 动词 名词 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名词 名词 形容 形容名词 名词 形容形容动词 7.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副词。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l 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芜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8.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介词。 对家庭、朋友及我们的太空宇航员所爱着的人们来讲,国家的损失首先是他们个人的巨大损失。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妻子们,对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们,在你们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国人都和你们紧紧地站在一起。 9.试着找出下列语段中的虚词,划横线标出。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编稿 赵燕梅 审稿 李家声 假期难忘事 初二(2)何正 “儿子,首博回邮件了!快来看看!”老爸喊我道。我快速跑到老爸的电脑旁,真让我兴奋,事情有了进展。 那是在今年6月初,我们学校组织参观首都博物馆,首博的世界历史地图很令我感兴趣,正好看看人家的地图是怎么画的,“充充电”嘛!不过,“充电”的同时,我也发现了首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图》中的一些问题。首先,这份地图中国版图的国号是“清”;众所周知1912年1月1日成立了“中华民国”,1914年应为民国三年,而不是清朝。第二,中国西北的巴尔喀什湖已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被俄国割去了,它不应划在1914年的中国版图中。除此之外,《13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形势图》也存在若干疑点。我立即把这两份地图用照相机拍了下来,回家之后,我把照片做了分析,并写了份报告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首博业务部,可一直没有回音。算算日子,暑假都快结束了,这回信总算盼来了。既然如此,那就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吧! 可是,令我颇为失望而且有点恼怒的是,首博的回信并未有丝毫承认错误的意思,他们说有时历史要用“模糊”的思维方式,像打“太极拳”似的否决了我的意见。“肯定是他们错了!”见我有一些闷闷不乐,老爸安慰我道,“你是有理有据,《历史》教科书、翦伯赞编的《中外历史年表》、《世界历史地图集》,这些书都是权威性的,绝不可能是错的。一定是他们自己已经知道错了,但在回信中又不愿面对错误。”我立即给首博回信,并坚决否认了他们的说法。不是说“历史地图有时需要相对模糊吗?”但是,1914年中国的边界是没有争议的,所以在这份地图上不需要相对模糊,而且“模糊”这个概念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历史”这个严谨、神圣的学科当中。结果,此信一发,对方不说话了,只让我过几日到首博去面谈。由于此时快开学了,我也日渐繁忙,于是我给首博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首博的工作人员承认,这份1914年的世界地图由于开馆时间仓促,所以地图的版面制作也比较粗糙,因此他们会在一个适当的时间重新作图。 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振奋。这件假期里难忘的事肯定了我对历史知识了解的深度,正如首博回信所说:“一个初一年级的同学能有如此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如此扎实的史地知识,确实令我们这些专业的文博工作者非常感佩。” [评语] 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假期,很多同学都是带着假期的满满收获再次回到了久违的校园,重新投入了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之中。何正同学也不例外,他在假期中的难忘一事想来该是令他收获颇丰的吧!原因不仅在于一个年纪小小的初一学生发现了专业人士都忽略了的学科错误,更在于何正同学那种细心观察生活,治学严谨细致,对科学不懈求真探索的态度使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必将为他今后的学习与研究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而这生活的宝贵经验,不仅使他的作文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也祝愿何正同学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这种求真求实的精神! 4、语言的学习与任何知识的学习一样,以自学为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外语学习不是老师讲会的,是自己练会的。在使用中、练习中掌握规律。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仅仅靠老师是不够的。因此外语学习的过程是练功夫的过程,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暑假尚未开学之前,希望大家要有一个英语学习目标,真正地行动起来做好新高一的准备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