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密巧妙的榫卯结构

 東北老家的草地 2008-10-26
精密巧妙的榫卯结构
 古代的木工技艺一直是中国古典家具中令人神往的一面,木工运用巧妙的构思创造出传奇般的榫卯结构。中国工匠从基本的榫卯结构中天才地发展出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随着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深入研究,新的榫卯结构仍不断地被发现中,而且往往是复原工作中的木工赞叹不已。

夹头榫结构

  夹头榫是从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桌案的榫卯结构,实际是连结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把高桌的腿足造成有显著的侧脚来加强它的稳定性,又把柱头开口、中佳“绰幕”的造法运用到桌案的腿足上来。制作时在案腿上端开口,嵌夹两段横木,将横木的两端或一端造成开口式样,继而将两断横木改成通长的一根,这样就成了夹头榫的牙条了,最后有在牙条之下加上了牙头。其优点在于加大了案腿上端与案面的接触面,增强了刚性结点,使案面和案腿的角度不易变动,同时又能把案面的承重均匀地分布传逸至四条腿足上。较常见的有五种:

  • 牙子牙头为一联,常见于明代黄花梨家具,是典型的“苏作”工。
  • 牙子牙头分作,常见于“苏作”的油桌或小条案。
  • 牙子牙头交接出现45度割角线,是一种很地道的作法。
  • 夹头榫常见于紫檀的宫廷家具。
  • 民国和现代伪制家具的夹头榫作法,为“偷手”作法。

  一些善于应变的木工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单独连结牙头。有些是云形牙头用载榫嵌入牙条来固定;也有合掌榫结构;还有银锭形榫结构。银锭形榫结构是指用一银锭形榫锁住整个插兼榫的牙头,牙头的背面有一道浅槽固定住桌腿。

  夹头榫是案形结构的主要造法之一,也是明及清前期家具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插肩榫结构:

  插肩榫的外形和夹头榫不同,大在结构上差别不大。其腿足顶端出榫,和面子结合,上截也开口,以备嵌夹牙条,腿足上截外皮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当牙条与腿足拍合时,又将腿足的斜肩嵌夹起来,形成齐平的表面。这种造法由于腿足开口嵌夹牙条,而牙条又剔槽嵌夹腿足,使牙条和腿足扣合的很紧,而且案面压下来的分量越大,牙条和腿足扣合得越紧,使他们早前后、左右的方向上都错动,形成稳固合理的结构。插肩榫是案形结构的主要造法之一。

粽角榫结构

  家具的每一个角用三根方材结合在一起,外形近似一只粽子的角而得名。粽角榫运用在桌子、书架、柜子等家具上,整个美观是它的特点,不过榫卯过分集中,若用料小了,难免影响坚实。

丁字形结合结构:

  丁字形结合的例子特多,大自桌或大柜的枨子和腿足的连结,次如衣架或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扶手和腿足的相交,或杌凳横枨、椅子管脚枨与凳椅的腿足的相交,小至床围子、桌几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

  先说圆材的丁字形结合,如横竖材同粗,则枨子裹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正中。如腿足粗于枨子,以无束腰杌凳的腿足和横枨相交为例,倘不交圈,则枨子的外皮退后,和腿足外皮不在一个平面上,枨子还是裹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月牙形的圆凹正中。倘交圈的话,一圈椅的管脚枨和腿足相交为例,枨子外皮和腿足外皮在一个平面上,造法是枨端的裹半留榫,外半做肩。这样的榫子肩下空隙较大,有飘举之势,故有“飘肩”之称。北京匠师又因它形似张口的蛤蟆,故又称之曰“蛤蟆肩”。

  方材的丁字形结合,一般用交圈的“格肩榫”。它又有“大格肩”和“小格肩”之分。“大格肩”即宋《营造发式》小木作制度所谓的“撺尖入卯”。“小格肩”则故意将格肩的尖端切去。这样在竖材上做卯眼时可以少凿去些,籍以提高竖材的坚实程度。同为“大格肩”又有带夹皮和不带夹皮两种造法。格肩部分和长方形的阳榫帖实在一起,为不带夹皮的格肩榫,它也叫“实肩”。格肩部分和阳榫之间还凿剔开口,为带夹皮的格肩榫,它也叫“虚肩”。

  丁字形结合也有不用格肩的所谓“齐肩膀”的造法,又名“齐头碰”。往往在横竖材一前一后并不交圈的情况下才使用。如果横竖材均为方材,又是在一个平面上,那么只有粗糙的家具才不格肩,而用齐肩膀。值得注意的大精致的明及清前期的椅子,多数四面全用格肩榫,较粗糙的则正面用格肩榫,侧面和背面用齐肩膀,更为粗糙的四面一律用齐肩膀。由此可知在工匠心目中,齐肩膀是简便而不大受欢迎的一种造法。

  丁字形结合的榫卯有“透榫”和“半榫”之别,透榫的榫头穿透榫眼,断面木纹外露。半榫的榫头不穿头榫眼,断面木纹不露。透榫比较牢固,不如半榫整洁美观。

  “裹腿枨”又名“裹脚枨”也是横竖材丁字形结合的一种,多用在圆腿的家具上,偶见方腿家具用它,须将棱角倒去。裹脚枨的表面高出腿足,两枨在转角处相交,外貌仿佛是竹制家具用一根竹材煨烤弯成的枨子,因它将腿足缠裹起来,故有此名。

格角榫趱边

  椅凳床塌,凡采用“软屉”造法的,即屉心用棕索、藤条编织而成的,木框一般用“趱边格角”的结构。四方形的托泥,亦多用此法。四根木框,较长而两端出榫的为“大边”,较短而两端凿眼的为“抹头”如木框为正方形,则以出榫的两根为大边,凿眼的两根为抹头。比较宽的木框,有时大边除留长榫外,还加留三角形小榫。小榫也有闷榫与明榫两种。抹头上凿榫眼,一般都用透眼,边抹合口处格角,各斜切成45度角。凳盘、椅盘及床榻屉都有带,一般为两根,考虑到软屉承重后凹垂,故带中部向下弯。两端出榫,与大边连结。四框表面内缘踩边打眼,棕索、藤条从眼中穿过,软屉编好后,踩边用木条压盖,再用胶粘或加木钉销牢,把穿孔眼全部遮盖起来。

趱边打槽装板

  “趱边打槽装板”此种木工的造法,远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已反映出来了,它是木材使用的一项成功的创造。长期以来,此法在家具中广泛使用,如凳椅面、桌案面、柜门柜帮以及不同部位上使用的条环板等等,举不胜举。趱边打槽装板的优点是首先在将板心装纳在四根边框之中,是薄板能当厚板用。木板因气候变化难免胀缩,尤以横向的胀缩最为显著。木板装入四框,并不完全挤压,尤其在冬季制造的家具,更须为木板的膨胀留余地。一般板心只有一个纵边使鳔,或四边全不使鳔。装板的木框趱成后,与家具其他部位连结的不是板心,而是用直材造成的边框,伸缩性不大,这样就使整个家具的结构不至由于面板的胀缩而影响起稳定坚实。木板断面没有纹理,装板后使木材断面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花纹,色泽优美的纵切面。因此趱边打槽装板是一种经济、美观、科学合理的造法。

立柱与墩座的结合结构

  凡是占平面面积不大,体高而又要求它站立不倒的家具或家具装饰品,多采用厚木作墩座,上面凿眼植立木,前后或四面用站牙来抵夹的结构。实物如座屏风、衣架、灯台等等。明及清前期墩座常用的抱鼓,为的是在站牙之外又有高起而且有重量的构件,挡住站牙,加强它的抵夹力量。

栽榫和穿销

  在构件本身上留做榫头,因曾受木材性能的限制,只能在木纹纵直的一端做榫,横纹一触即断,故不能做榫,这是木工常识。如果两个构件需要连结,由于木纹的关系,无法造榫,只有另取木材造榫,用“栽榫”或“穿销”的办法将它们连结起来。

  明式家具中使用栽榫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 厚板拼合,在拼口内栽榫、凿眼粘合。
  • 某些翘头几案或闷心橱的翘头,用栽榫与抹头结合。
  • 某些卡子花,如双套环,用栽榫与上下构件结合。
  • 桌及的搜花角牙,或趱框的牙子,衣架或面盆架搭脑下的卦牙等,多一边栽榫,一边留榫与相邻的构件结合。
  • 床围子、透阁橱上的各种用趱接门簇的方法造成的图案装饰,如四簇云纹、十字套方等,常用栽榫加以组合。
  • 桌按牙条的上皮,裹腿做或一腿三牙式桌面垛边的上皮,有的用栽榫与边抹的底面连结。
  • “两上”,即束腰与牙条两木分做的桌几,“三上”即束腰与牙条和托腮三木分做的桌几,束腰与牙条二者之间及束腰、托腮和牙条三者之间常用栽榫结合,以防分离生缝,闪错不齐。
  • 官皮箱两帮和后背的下缘,用栽榫与下面的底座结合。

  穿销不同与栽榫。栽榫一般比较短而且隐藏不露,穿销则较长,明显外露,故多用与构件的裹皮,在家具的表面是看不见的。

走马销

  南方工匠师城之为“扎榫”,它一般用在可装可拆的两个构件之间,榫卯在拍合后推一下栽有走马销的构件,它能就位并销牢;拆卸时有必须把它退回来,方能拔榫出眼,把两个构件分开。因此有“走马”之名。而“扎榫”则寓意扎牢难脱之意。它的构造是榫子下头大,上头小,榫眼的开口半边大、半边小。榫子由榫眼开口大的半边纳入,推向开口小的半边,这样就扣紧销牢了。若要拆卸,还须退到开口的的半边放能拔出。在明式家具和家具摆设品中,翘头案的活翘头与抹头的结合,罗汉床围子与床身边抹的结合,屏风式罗汉床围子扇与扇之间的结合,屏风式宝座靠背与扶手的结合等,都常用走马销。

关门钉

  极少数明式家具在榫卯拍合后,用趱打眼,销入一枚木钉或竹钉,目的是使榫卯固定不动。北京匠师称之为“关门钉”,意思是门已关上,不再开了。修理古典家具,遇到这种情况时须将钉凿碎,方能拆卸,否则会把榫卯拆坏。良工制榫实在无此的必要,故疑此乃一般工匠所为,或因当时定制者有此要求,不得已而为之。

 

  以上种种只是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结构之点点,配之以本次展览中所见,尚有许多待下次祥尽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