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访郭贵春教授与成素梅教授

 芝诺 2008-11-21

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
——
访郭贵春教授与成素梅教授

本刊记者

http://philosophy./chuban/zxdt/dtgqml/08/0805/080501.htm


[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5-0005-06

 [编者按]近些年来,郭贵春教授领导的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的成员持之以恒地站在语境论的立场上研讨当代科学哲学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正在形成科学哲学研究的特有风格。为了进一步明确地了解与把握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纲领的基本思想,本刊就这个问题对郭贵春教授和成素梅教授进行了专访。

 

问:近些年来,从语境论的视角研讨科学哲学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山西大学科学哲学研究群体的主要特色,比如,语境与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语境论的真理观语境实在论语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科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当代数学哲学的语境选择及其意义量子时空引力的语境分析一系列论文,似乎都内在地贯彻了语境论的思想。请谈一下选择语境论的视角来探讨科学哲学问题的理由。

郭贵春(下称郭):怎样认识、理解和分析当代科学哲学的现状,是我们把握当代科学哲学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推进它在可能发展趋势上获得进步的重大课题。反思20世纪科学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当代科学哲学面临着四个引导性难题:其一,重铸科学哲学发展的新的逻辑起点。这个起点要超越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后历史主义的范式。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没有明确逻辑起点的学科肯定是不完备的。其二,构建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各个流派之间相互对话、交流、渗透与融合的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彼此可以真正地相互交流和共同促进,从而使它成为科学哲学生长的舞台。其三,探索各种科学方法论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的新基点。在这个基点上,获得科学哲学方法论的有效统一,从而锻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创新理论与发展方向。其四,坚持科学理性的本质,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消解科学理性的围剿,要持续地弘扬科学理性的精神。这一点,应当是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一个极关键的东西。同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谈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去谈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论、科学史以及科学文化哲学等等的流派或学科之间的关联。否则的话,一个被消解了科学理性的科学哲学还有什么资格去谈论与其他学派或学科之间的关联?

这四个从宏观上提出的引导性难题内在地体现了20世纪科学哲学两个极其鲜明的特征:第一,科学哲学的进步越来越多元化,所提出、求解和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难题,均在一定意义上与语境问题本质地相关,即试图从不同的语境视角去重构或重解这些难题。第二,多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展开,愈加本质地相互渗透、吸收与融合,通过再语境化的途径,以朝向后现代性发展的趋势,抛弃一切单纯形式的、经验的、范式的或框架的依托,而转向将所有科学之历史的、社会的、语言的和心理的层面统一到一个不可还原的、整体的语境基点上去。因此,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三大转向的科学哲学,而今走向语境论的研究趋向是科学哲学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或者说,把语境构建为科学哲学理论未来发展的生长点,不仅是战略意义的选择,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把语境作为语形、语义和语用结合的基础,从语境的基底上透视、扩张和构建整个科学哲学的大厦,是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方法以及什么样的基点或核心去决定科学哲学未来走向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一回答与语境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本质是分不开的。

成素梅(下称成):其实,郭贵春老师早在1997年就在《哲学研究》杂志发表了《论语境》一文。这是国内哲学界从哲学的视域中关注语境问题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为进一步构建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提供了很重要的方法论启迪。就语境概念而言,汉语中的语境概念与英文中的“context”一词相对应。“context”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话语、语句或语词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或前言后语。可替换术语是“linguistic context”“co-text”;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文本、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可替换术语是“environment”“context of situation”。各门学科运用语境概念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语境的元理论研究才引起了社会科学研究中许多分支学科的关注,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语义学中的语义场、心理学中的语意情景、语法学中的语法场、现象学中的视域、科学哲学中的观察渗透理论、科学说明中的整体观的意义理论、库恩的范式理论等等,所有这些概念与观念所强调的都是语境理论在本学科中的具体应用。这种在研究方法上的巧合绝不是偶然的,但是,从这些共同的方法中抽象出共性的方法论特征,并在关注这些方法论特征的基础上,意识到语境分析方法论的重要性,却需要独特的学术眼光。

问:这就是说,从语境论的视角研究科学哲学问题是在20世纪科学哲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科学哲学演进逻辑的内在要求,那么,语境的本质是什么呢?

:“语境至少有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在本质:其一,语境是一种具有本体论性的实在。正像所有实体的存在都是在相互关联中表达的一样,语境作为一种实体是在诸多语境因素及其相互关联中实现的,并由此构成了整个科学哲学理论分析的十分经济的基础。其二,语境是在一切人类行为和思维活动中最具普遍性的存在,它不仅把一切因素语境化,而且体现了科学认识的动态性。这是因为,一旦消解了语境与实体的二元对立的僵化界限,一切认识对象便都容纳于语境化的疆域之内,并在其中实现它们现实的具体意义。同时,所有的语境都是平等的。因为语境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超时空的特权或权势,因而科学的平等对话的权利更有益于人们去面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及其富有规律性的发展。其三,语境作为科学哲学的研究基底具有方法论的横断性。在一切科学研究中,证据绝对不等同于方法,而方法必然要超越一切特殊证据的背景要求的狭隘性。因而对所有特殊证据的评判只有在语境的横断性的方法论展开中,才能获得更广阔的意义和功用。在这里,语境在某种意义上的超验性与它的方法论的横断性是一致的。其四,语境绝非一个单纯的、孤立的实体,而是一个具有复杂内在结构性的系统整体。语境从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上整合了一切主体与对象、理论与经验、显在与潜在的要素,并通过它们有序的结构决定了语境的整体意义。语境的实在性就体现在这些结构的现存性及其规定性之中,并通过这种结构的现实规定性展示它一切历史的、具体的动态功能。

总之,语境的本体论性与结构性决定了语境的灵活性与意义的无限性,它有可能为科学实在论取消一元论哲学的特权,摆脱二分法的固有困惑,走出追求终极真理的困境,在多元背景下重新审视科学,提供方法论的启迪。

:近十年来,山西大学科学哲学研究群体在老师的语境论思想的指导下,分别从当代数学的元理论层面、量子测量解释的多元性、量子时空观的演变、科学发展的整体性与模型化趋向、科学隐喻问题、科学修辞战略、心理意向性问题等方面揭示了语境论的方法论优势。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内在地表明,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任何一种关涉理解的活动都必然与语境相关。正如解释学家海德格尔曾指出的那样,理解需要以前有前见前设所构成的前结构为中介。前有是指理解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知识状况、精神物质条件及其心理结构的影响而形成的东西,这些东西虽不能条理分明地给予清晰的陈述,但是,却决定着他的理解,前见是从前有中选出的一个特殊角度和观点,成为理解的入手处,通过前见,外延模糊的前有被引向一个特殊的问题域,进而形成特定的见解;“前设是理解前有的假设,从这些假设得出前有的结果。在这里,海德格尔所说的前有前见前设说明了理解语境的存在性。只有在理解语境中,理解者才能通过特有的约定形式对可能的意义进行意向的说明、重构与筛选。特别是当一个理解对象从一种时空向另一种时空变换时,其指称与意义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正是由语境结构的具体性所给定的。语境的结构性确保了意义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的飞跃。因此,理解活动本质上是创造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对本文的内在意义的还原。理解语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理解对象与理解者直接当下的背景信念、价值取向、时空情景相关的真理性对话,而不是对对象固有特性的终极揭示。

在语境的理解活动中,超语境前语境的东西没有直接的认识论意义,任何东西都只有在再语境化的过程中融入新的语境之中,才具有生动的和现实的意义。从这个基点上讲,语境的本质就是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在语境的意义上,任何东西都可解构为一种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理解其内在本质。而这种关系的设定则依赖于特定语境结构的系统目的性。这是因为,关系的趋向性的确定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变换。同时,从关系的视角看,语境也是一个,或者说,是一个必需的联结点。一切人类认识的内在和外在的信息,都只有通过语境才能得以联结、交流和转换。或者说,再语境化是一个意义的创造性的问题,它集中体现了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程度和时代特征。各种相关要素只有在被语境和再语境化的过程中,才能必然地带有语境的系统性和目的性,而不会孤立地作为单纯的要素存在。与此同时,各种要素被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过程,也将语境本身历史化与过程化了。

:根据您们的观点,在语境的基底上构建整个科学哲学大厦和重解科学哲学论题,有什么样的独特优势呢?

:首先,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看,语境是科学理解活动最经济的基础。可以把它看成是用奥卡姆剃刀削去不必要因素的最直接的阐释基底,而不需要在形式上再做抽象的本体论还原。这是因为,在语境中理解对象,不是将对象特性与意义的表达仅仅作为终极真理的载体来看待,而是强调理解的当时性与相对性。这种理解避免了单纯真值理解的狭隘性,而且,从多重语境因素及其相互关联中理解对象,会使对对象的理解更加丰富或更加丰满。所以,从整体论的意义上讲,语境的本体论性既是一种有原则的撤退,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性的前进”;它在减少还原的同时,原则性地扩展了意域

其次,在某种程度上,对语境的本体论性是一种关于意义的最强约定,它构成了判定意义的最高法庭。因为只有在这个法庭之内,一切语形、语义与语用的法则才是合理地可生效的。在一个确定的语境内,人们可以通过特有的约定形式对可能的意义及其分布进行不同意向的说明和重构,甚至导致不同范式之争。但是,语境的本体论性的本质决定了不可能通过任何形态的约定,去生发或无中生有地构造意义。这就是说,语境的本体论性决定了它的约定性,而语境的约定性只是展示了意义的各种可能的现实性,不是它的本质的存在性。因此,语境的本体论性作为一种关于意义的最高约定,涉及到了主体的一致性评价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主体间的信仰的区别并不等同于特定语境下的意义的不同,信仰问题是一个潜在的背景趋向问题,而意义问题则是一个特定语境下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的问题。两者虽然是相关的,但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容混淆。语境的本体论性的现存性与约定的相对性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了科学理解的深入展开。

再次,语境的本体论性是它的实在性的具体化。这种具体化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化。它要求获得时间、空间以及在其间一切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整个系统集合。这一集合包含对象的整个可测度的运动轨迹、因果链条或合理的可预测性。当然,这一点可以是直接的或潜在的、显形的或隐形的,但绝对不是现存的。同时,这种具体化表明,任何一个有意义的语境都不是偶然的、绝对无序的,在它们的现象背后隐含着不可缺少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或者,反之,任何一个有意义的语境都不是完全必然的、绝对有序的,在它们的背后也同样隐含着必然的统一。即便是在以形式体系表现的科学语境中,任一语境所需要的定律也都不能唯一地决定那些抽象的实体,决定这些实体的必然是一个具体的系统集合。所以,这种具体化是要创造一种确定意义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必然能够突破逻辑本身的自限、形式表征的自限,甚至是人类理性的自限。这是因为,人们不可能在形式上求得完备的表征。而语境对于特定命题意义的规定性,只在于它的内在的结构系统性。

最后,语境本体论性的根本意义是要克服逻辑语形分析与逻辑语义分析的片面性,从而合理地处理心理实在的本质、特征及其地位问题。命题态度作为讲话者对其提出的命题所具有的心理状态,譬如信仰和意愿等等,是心理表征的对象。从语境的本体论性上讲,这种对象性就是一种实在性,即承认实在地存在着具有意向特性的心理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在行为的产生中因果性地蕴含着的。而且,这种实在的意向性同样地具有语义的性质,即使是在表征科学定律的符号命题中也同样地存在着意向特性;同时,那些在因果性上具有相同效应的心理状态,在语义上也是有价值的。从这一点上讲,关于命题态度的实在论,其本身事实上就是关于表征状态的实在论。这样一来,就可将外在的指称关联与内在的意向关联统一起来,扩张和深化实在论的因果指称论,展示实在论发展的一个有前途的趋向。

语境本体论性的这些基本特征表明,语境不是一个单纯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整体系统范畴。这种整体论的语境观又恰恰是立足于实在论的立场上,去消解传统认识论中将主体与客体、观察陈述与理论陈述、事实与价值、精神与世界、内在与外在等等进行机械二分法的方法论途径,它正是要从实在的语境结构的统一性上去解决认识的一致性难题。因此,在语境的基底上构建整个科学哲学大厦具有传统的科学哲学研究进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成:语境论的科学哲学进路还有下列三大优势:在认识论意义上,它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却在当时的研究语境中也曾起到过积极作用这个沿着传统的科学哲学思路所无法回答的敏感问题,有助于解答科学实在论面临的非充分决定性难题,从而为科学实在论坚持的前后相继的理论总是向着接近于真理的方向发展的假设提供了很好的辩护,也有力地批判了各种相对主义的科学哲学对科学实在论的质疑,更用不着担心会出现理论间的不可通约现象。在科学史上,后来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并不等于是一无是处的理论,反过来说,科学史已经表明,即便是正确的理论也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方法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关于科学概念与科学观点的修正问题,科学研究越抽象、越复杂,研究中的人为因素就越明显,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越重要,科学研究的语境性特征也就越明显。在价值论意义上,能更合理地理解与反映科学的真实发展历程。语境论的科学观作为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消解绝对偶像、排除唯科学主义等的必然产物,在科学实践中结构性地引入了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要素,吸收了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优点,借鉴了解释学和修辞学的方法论特征,超越了逻辑经验主义所奠定的僵化的科学哲学研究进路,架起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沟通的桥梁,因而是一种更有前途且更富有免疫力的新视域。

目前,从语境论的视角来构建科学哲学的大厦,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去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系访问期间,曾就这个问题与帕特里克·苏佩斯(Patrick Suppes)和海伦·朗基诺(Helen Longino)进行过讨论,他们都认同从语境论的视角重新理解科学哲学论题是可行的。特别是海伦·朗基诺对我们的观点非常感兴趣,她将于今年九月份访问山西大学,期间,我们将就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进路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目前,就国际科学哲学界而言,虽然大家都在潜意识地从语境论的视角思考问题,但是,明确地把语境论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贯穿于科学哲学研究的始终,形成一个有特色的纲领,还处于广泛的探索之中。

我在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里只查到了一本与语境论相关的科学哲学著作,即《语境实在论:现代科学的一种形而上学框架》,是1986年出版的。该书首先用了近五分之四的篇幅立足于哲学史对传统知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考察,最后一章取名为语境实在论。作者在这一章中指出,正像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以研究方法与研究语境为前提的一样,试图对当代科学知识做出形而上学概括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超越自己所处时代的有限预设是多么的困难。物理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已经范例性地说明了科学现象的产生、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理论的传播、科学实验的实施等的条件性与时代性。朴素的或常识的实在论者认为,日常的宏观世界是真实的世界,科学的物理实在观是可疑的或假想的:激进的批判实在论者则把对世界的科学表征接受为真实的,把日常的宏观世界看成只是一种主观现象。这两种立场虽然都适当地处理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世界的复杂性,但是,都是相当片面的。无法穷尽的、不可还原的语境概念不要求把实在塌缩为某一个维度来理解。然而,该书对语境实在论观念的论证是非常宏观的,没有提供微观框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的探索与研究是超前的。

问:既然从语境的基底上重构科学哲学大厦是科学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那么,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纲领的核心要点有哪些呢?

郭:语境论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强调从综合的和动态的视角考察科学及其发展。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主要由语境论的科学观、语境论的实在观和语境论的真理观所构成。

语境论的科学观强调把科学放在现实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多元语境中来理解,把科学看成是依赖于语境的产物。这种观点既不需要担心由于一旦发现科学知识的语境性与可错性,便会盲目地走向非理性主义的科学观,也不需要在排斥人文文化的前提下来捍卫科学实在论。相反,这种科学观有助于把多学派的各种观点联系起来,为真正地架起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沟通的桥梁提供可能。

语境论的实在观不再是从科学的纯客观性与绝对真理性出发,而是从科学的语境性与可错性出发,在科学知识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动态发展中,阐述一种语境论的实在论立场。这种立场一方面能够包容反实在论的各种立场,使它们成为理解科学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环节或一种视角,得以保留;另一方面,也不等于把科学研究看成如同诗歌或散文等文学形式那样,是完全随意的主观创造和情感抒发。在科学研究实践中所蕴含的主观性,总是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研究对象的信息的约束,是建立在尽可能客观地揭示与说明实验现象和解决科学问题的基础之上的。

语境论的真理观不再把真理理解为科学研究的结果,不再把单一的科学研究结果看成纯客观的,或者说,不再把纯客观性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而是把真理理解为科学追求的目标,把科学研究结果看成主客观的统一。这样,有可能把已有的这些真理论看成是从不同视角对真理的多元本性的揭示,看成互补的观念,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科学概念的语义与语用的不断演变、运用规则的不确定性、科学论证中所包含的修辞与社会等因素,不仅不再构成关于科学的实在论辩护的障碍,反而是科学理论或图像不断逼近实在的一种具体表现,使科学研究中蕴含的主观性因素有了合理存在的基础,并成为科学演变过程中自然存在的因素被接受下来。

成:对于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而言,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不仅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更合理地理解与把握当代科学发展的内在本质,有助于我们在与国际科学哲学研究的主流趋势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形成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特有风格,有助于改变中国科学哲学研究长期以来处于引进介绍阶段的局面,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的有前途的方向。

问:语境论强调把科学研究中的所有因素都语境化,那么,这将如何避免陷入相对主义呢?

郭:这是理解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纲领必须应该讲明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语境论既强调科学认识的条件性与过程性,也强调科学真理发展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但是,强调认识与真理的条件性不等于走向任何一种形式的相对主义。这是因为,相对主义最典型的特征是突出理论、方法或价值之间的不可比性或相对性,而条件性不等于不可比性或相对性。强调动态性意味着,在科学研究实践中,现存的真理论只代表了主客观相互作用方式中的两种极端的理想状态,而实际存在的却是许多中间状态,这些中间状态体现了不同程度或不同层次的主客观的统一。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主客观统一的语境中理解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形象既不是像真理符合论所要求的那样是对世界的镜像反映,也不像各种形式的主观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是社会运行的产物或主观意愿的满足,而是关于世界机理的一种整体性模拟。模拟活动的表现形式体现了理论模型描述的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相似性。所以,语境论的真理观使真理成为一个与科学研究过程相关的程度性概念,而不再是一个与科学研究结果相关的绝对性概念。

总之,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是在反叛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方面维护了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容纳了科学认识的社会性与建构性。从而使科学认识的社会化与符号化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把逻辑和理性从它们先前高不可攀的高度降低到历史和社会的网络当中,把作为一个维度和一种影响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从科学的对立面融入理性的行列。

成:在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是与绝对主义相对应的,这是两种极端的观点,语境论的进路正是试图为融合这两种极端的观点提供一个合理的平台,开辟一条有能力融合各种对立观点的中间之路。它既不像绝对主义那么教条地维护科学的客观性,反对科学的社会因素和主观性成份,也不像相对主义那么灵活地抛弃科学的客观性,夸大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或科学研究过程中内含的社会因素。如果说,绝对主义的科学哲学观是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宏观科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相对主义的科学哲学观是立足于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对这种绝对观点的反叛的话,那么,语境论的科学哲学观是在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微观科学研究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更加理性的观点,是一种有助于超越宏观认识的盲目性与教条性,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科学本性的一种新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