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Taylor 2008-12-22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拜耳材料科技的施乐文博士在2008年MEDTEC中国展会上接受《CMDM》杂志的访谈。施乐文博士是聚碳酸酯业务部亚太区电子电器、消费品及医疗部门副总裁。

Steilemann在近期于上海举办的MEDTEC中国展会上,拜耳材料科技公司展示了多种由模克隆聚碳酸酯材料生产的创新医疗产品,这包括一家瑞士公司生产的眼科手术镊,该款手术镊由8个模克隆Rx 2530材料制成的活动部件组成,但长度和宽度仅为几微米。据该公司介绍,手术镊在使用时能够自由旋转,这得益于模克隆树脂的机械性能、韧性及光电导性。

展会上另一产品是一款称为Injex的无针注射系统,可通过短时的超高压将耐压安瓿中的药物注入皮下。根据拜耳公司介绍,模克隆Rx1805材料高度透明并可耐受伽马射线灭菌以及应力开裂,对于研发这种无痛自助治疗方法扮演了关键性的脚色。

拜耳预计未来几年模克隆聚碳酸酯材料在医疗领域的销量将继续增长。中国拥有数目巨大的人口数量及蓬勃发展的医疗器械行业,无疑是拜耳集团的重要市场之一。事实上,公司早已开始在中国本地——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拜耳集团在德国境外规模最大的投资项目)——生产聚碳酸酯材料。同时位于上海的聚合物研发中心可提供研发及技术支持。

展会上,《CMDM》编辑Yaling Lee与拜耳材料科技公司的施乐文博士就公司位于中国的运营、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承诺、及其在这一高速成长市场的角色进行了交谈。施乐文博士现任拜耳材料科技亚太区聚碳酸酯业务部消费品及医疗部门副总裁。他在德国及瑞士学习化学与经济学,并获得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1999年毕业后加入拜耳集团。

问:您能谈谈您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了解吗?

答:拜耳材料科技公司的独立市场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约为40亿美元。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动荡,我认为医疗器械市场可以保持稳定而持续的增长。根据我们的外部市场研究,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计至少可以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到底是10%还是12%,还有待讨论。但不管怎么说,这就是我们对于未来4、5年之内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期——持续而稳定的增长。此外,我们预计中国国内市场将会出现质的飞跃。我认为中国将从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制造模式转向生产更加精密的高品质医疗器械产品。各种根据国内市场特别设计制造的产品将会大量涌现,而非仅仅针对出口产品。目前,许多高品质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流向欧美及日本等大型市场。

问:是否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医疗器械制造商开始向贵公司咨询原始设计方案?

答:是的。确实如此。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我们同样注意到制造商迫切希望获得高品质的产品;不仅仅是我们的高品质原材料,而且要将这些材料变成他们的高品质产品,特别是满足国内需求。推动这一趋势的真正动力是更加强大的研发能力。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市场机遇,因为我们在中国拥有大量的本土研发专长。例如,上海聚合物研发中心(PRDC)拥有研发整套成型工艺链的超强能力。此外,我们具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销售团队:与客户携手合作,并支持客户的研发需求。

问:拜耳集团在中国的业务营收中有多少份额来自于医疗器械行业?

答:对于我们而言,不要仅仅盯住数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样十分重要,尤其是医疗器械领域。我们必须成为一家值得信赖的供应商,时刻站在客户身边,真正了解客户的意图以及如何支持客户。实际上,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最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我们的优势在于拜耳作为全球性合作伙伴,在中国当地开展业务。这在医疗器材行业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全球网络确保我们能在国际范围内向客户给予支持。例如,我们在欧美拥有数十年的丰富经验,其中包括处理法律事务的专家。我们可以与中国本土市场分享这些经验,帮助客户处理法规事件。因此,我只能说医疗领域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问:贵公司在开发中国市场方面遇到了哪些挑战?打算如何克服?

答:我认为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市场发展非常快。我们必须调动一切可用资源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但我们的工作相当出色。我很高兴能够接受这些挑战,因为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与客户协作,我们提高了很多。例如,快速回应客户需求的规定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改善了内部流程,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客户提供更多特别定制的灵活服务。因此,我认为满足客户的灵活需求并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问:中国市场与其它拜耳服务的市场有何不同?

答:欧美市场的不同之处是那里相对成熟,我们的客户基础亦比较稳定,而中国依然有许多新的市场入口,这对我们意味着许多新的客户。此外,中国市场迫切希望缩小其与发达国家市场之间的差距。客户需要快速支持,以便缩短产品推向市场所需的时间。中国是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我们十分欣赏这一点,因为这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机遇。

问:拜耳能给客户带来哪些优势?

答:首先,我们是一家全球性聚碳酸酯生产商。我们的聚碳酸酯生产工厂遍布世界各地,因此我们可以就地生产各种级别的产品以供应该当地市场。例如,这样可以缩短交货时间。同时开设本土工厂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当地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方便地改进产品以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从生产角度来看,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我们是一家全球性合作伙伴。此外,我们可以保证长期、可靠地供应各种原材料,这在医疗器械行业是一项重大优势。一旦获得法规机构的批准,您就必须知道原材料供应商能否信守数十年供应该种材料的承诺,只要您认为需要。还有一项优势就是我们设在每个地区——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技术研发中心。PRDC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整套技术支持。我们在中国的每个重要地区都着力打造本地销售团队,包括与客户关系紧密的销售与营销人员以及现场技术人员。最后,我们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众多大型企业拥有数十年的合作关系。鉴于这些欧美企业目前正在大力扩张,这将对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们可以与中国本土的制造商分享我们的经验。

问:过去几年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对中国制造商有何影响?贵公司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种状况?

答:我们都能感受到市场压力,但这不仅仅是医疗器械市场的问题。这是一种全球性经济现象。如我所言,我们依靠的是长期合作。这对我们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竭尽全力为客户提供获取成功所需的全部支持:包括提供具有杰出性能的高品质原材料、必要的技术支持、以及帮助客户提高效率。此外,我想做一点个人补充。我们正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论这些话题,但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尝试用科学创造更好的生活。这实际上就是拜耳的座右铭“用创新科技使生活充满活力”,时刻以人为念,改善生活质量,帮助克服疾病,享受每天的生活。

问:您是否关注中国医疗器械法规的发展情况?

答:我们必须这么做。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与所有政府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始终关注怎样才能满足这些标准的具体要求,因为与中国本土客户的合作关系要求我们提供绝对安全、可靠的原材料产品。对我们而言,这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问:近期,中国制造产品受到污染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您认为这对医疗器械行业有何影响?

答:我认为生产高品质产品的意识正在迅速增长,这与我在政府部门见到的整体情况完全吻合。政府机构正着手制定严格的标准以确保各种医疗产品的安全水平,无论是药物还是医疗器械。中国政府的反应之快实在惊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